加急见刊

试议河南城建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研讨

余海静  2012-09-29

论文摘要:结合给水排水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情况,论述了给水排水特色专业的专业定位、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措施,最后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与体会。

论文关键词:城建特色;给水排水;专业建设

我国高等学校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进行了“高等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的战略部署。特色专业建设是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是高校办学特色、办学实力的体现,从这种意义上创建特色就是一种主动定位,是未来高校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河南城建学院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行校企合作,科学确定学校定位,科学制定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办出了优势和特色。目前,河南城建学院是建设部确定的国家建设类一级培训机构和一级建筑业与房地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点,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定点单位,河南省商务厅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建有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学校“材料加工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为省级重点学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城市规划”为省级特色专业;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材料、水处理工程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此外我们还与企业共建了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面结合我校给水排水工程特色专业建设进行经验总结。

一、分析校内校外环境,明确特色专业定位

河南城建学院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为了实现中原崛起,河南省制定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建设目标。河南城建学院结合当前形势,本着“依托建设行业,服务城镇化”的服务面向,确定了“建设城建特色大学,培养综合创新人才”的学校定位,学校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每个专业在符合学校总体定位的情况下,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凝练本专业的专业特色。

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根据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目标(主要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再结合本专业教师经常从事中小城镇的净水厂、污水厂和给排水管网设计、改造、运行管理(以杨广建为首的5位教师,平顶山市舞钢自来水厂、污水厂多年来一直聘请杨广建为企业指导)、中小工业企业污水处理(以郭一飞为首的6位教师),所以定位为培养中小城镇的市政建设和水环境治理两个专业方向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及探索,结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凝练的特色是“322”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三条途径、两个专业方向、两种能力。

(1)三条途径为校企合作(开放办学)、本科生导师制(个性提高)与课内外相结合(全方位培养)。

(2)两个专业方向为中小城镇的市政建设和水环境治理。

(3)两种能力为强化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

二、结合实际,明确建设目标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最初从重点高校(重庆工、哈建工)引进一批优秀教师创办专业,后又引进多名硕士、博士,该专业一直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1995年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高等工程专科专业教学改革第四批试点专业,1998年12月通过原国家教委鉴定;另外,2002年平顶山工学院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的子课题“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参与单位有广州大学、青岛理工学院等8所院校,并于2004年12月结题。2005年4月,给水排水教研室根据前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并在学院立项,2007年通过院级鉴定,并与2008年获院级成果二等奖。根据多年的建设经验和多年的沉淀,制定出以下目标: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经过3~5年的努力,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设成为中原乃至全国给水排水行业人才培养的两个基地:一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二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给水排水行业急需的一线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基地。通过两个基地建设,使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居于省内领先地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深入实际,确定建设内容与具体措施

1.制定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也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给水排水教研室教师密切关注行业和专业发展,进行专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时关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为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提供依据。特色专业要解决好满足专业基本要求与建设专业特色的关系,应在夯实专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强调建设专业特色。

首先从社会调查入手,走访了主要地区的用人单位,听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种能力的要求,其次与相关企业一起从岗位职责任务入手,细化能力目标,制定出培养方案的初稿(如从事设计岗位,首先要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设计规范、施工方法、施工验收规范知识及了解相关专业内容,相应开设相关的课程、实习、设计),再者到建筑类高校进行调研,最后结合本教研室教师的强项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经论证,形成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如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施工”等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形成一整套“以应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应用”为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建设与改革

(1)根据专业主要从事的岗位需要,一是对开设专业课程的种类、课时进行优化;二是对某些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主要指将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整合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处理工程、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三是进行专业分方向和增加选修课的数目,特别是本专业课程专业知识加深和某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课程(如供热工程、建筑供配电与施工、工业水处理等课程、专业软件使用等),还吸纳同行业专家和双师型教师的建议,出版充分反映本专业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新要求、新内容的系列化特色教材,已出版了教材10部。

(2)制订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制订出2010~2015年课程建设规划,已按计划完成了校级精品课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水处理工程”3门课程,“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课程准备申报省级精品课程。

(3)教师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施“双主”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2010年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2011年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3.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1)加大实践环节,使课内与课外的实践相结合。如设置暑期社会调查和暑期专业实践,并与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由专业教师指导,合理进行成绩评定,与学生平时的量化管理挂钩,实现学生管理与专业培养相结合。

(2)设置“验证性实验”、“展示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多类不同层次的实验课体系,特别要求每门课程都必须设置“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1项,通过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运用已有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水排水教研室教师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已完成校级教改项目“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研究”和“水处理实验室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研究”。

(3)加大资金投入,一是扩大现有专业实验室的规模,实现重点实验室的全面开放,二是进行专业的平台建设(如河南省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水处理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 (4)加强企业合作和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实习方法,提高实习效果。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现有专业实习基地15个,同时将平顶山市污水净化公司、平顶山市自来水公司、平顶山市规划设计院等实习基地建设成品牌实习基地。建立学生实习“双导师制”和形成科学的考核体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每届学生都在100人左右,不但采取了到实习点分组分批、轮换岗位的实习方法,还在某一实习点实习前组织学生观看实习课件,实习结束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实习课件的补充完善和交流,最后进行实习答辩。目前已制作的实习课件有:白龟山水厂、九里山水厂、平顶山市污水处理厂、七矿水厂、蓝湾国际。

(5)毕业设计提倡真题真做,采用和共建单位共同指导,并鼓励部分学生分散到有培养能力的其他单位。近2年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室、工程实践中完成。在毕业答辩中,共建单位的指导老师和其他聘请的专业人员都给予毕业设计很高的评价。

(6)构建了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使学生的相关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知识竞赛,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主要以教师科研项目或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创造条件让高年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科研和应用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

(1)给水排水专业教师实施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教学、科研和技术社会服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科学科研和技术社会服务,资助教师参加相关执业资格培训(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一方面带动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社会技术服务项目;另一方面聘请生产、科研第一线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做兼职教师。近2年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教师承担项目30余项,如我校新校区东院的室外给排水管道监理、校园污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的设计、武汉市阳逻电厂净水厂(1万吨/d)技术改造、尼龙66盐提高污水处理负荷的科学研究、新农村饮用水工程设计、宝丰县新农村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信阳明巷水厂改造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等项目。

(2)内部挖潜,更新知识,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和引进高级人才。近2年来进站博士后2人,攻读博士2人,引进博士1人。

(3)聘请共建单位的专家到学校兼职授课,建立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目前已基本建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科研能力强、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具有双师型教师10名,并受聘于相关单位,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创新人才1名,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1人,校级优秀骨干教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

5.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1)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骨干教师、辅导员和共建单位指导教师等相关人员组成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设小组,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套制度健全、执行严格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保证及监控评价体系,由系主任亲自负责专业建设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讨专业建设、专业教学等问题,实现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并与学生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管理和优化。

(2)成立由担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所有课程的教师组成的综合教研室。综合教研室每学期召开会议2~3次,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主要是协调相关课程的授课内容、深度和衔接。

6.特色专业建设的领导和管理

(1)建立校系两级特色专业工作小组。系级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小组由特色专业负责人和特色专业成员组成,负责特色专业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校特色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督促检查专业建设。

(2)建立特色专业网页,内容涵盖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条件、教学改革、科学研究、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

(3)做好特色专业建设的各类文件、资料分类归档工作。包括申报书、任务书、培养方案、上级文件、制度决议、会议记录、交流资料、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学生方面需保管的必要资料等。

(4)制订经费使用制度,严格手续,管理和使用好专业建设经费。

四、建设体会

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办学定位,对建设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背景、办学条件确定自己的个性发展目标,办出自己的特色。

特色专业建设要按不同层次和类型,结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强化特色、突出能力。

建设内容与措施要以现有的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为基础,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内容教学改革。

特色专业建设要全员参与,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体系、反馈机制,有步骤地实施。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