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卢奇 2008-11-20
摘要:本文论述了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分别讨论了“探究—发现—合作”教学、“自学辅导”教学、“活动”教学和“教授—注入”教学四种有效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学无固定模式,教学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并追求有效教学的结论。
关键词: 新课程 有效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 “自学辅导”教学 “活动”教学 “教授—注入”教学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综合体[1]。一种教学模式,总有一定的理论主张、理论倾向和理论依据[2]。课堂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教学过程的诸多要素在时空的组合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新课程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切身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探究—发现—合作”教学模式
“探究—发现—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相当,教学民主,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意义建构、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期达到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状[3]。笔者认为,该模式适合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化学基础、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教学章节中,同时还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条件和教学环境量力而行。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SO2的化学性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知识,预测出SO2可能有氧化性和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化学性质,然后给学生提供适当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再如,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盐类的水解》一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首先从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通过实验找出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规律;然后以水的电离平衡知识为基础,讨论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离子、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继而合作发现出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在“探究—发现—合作”中,积极地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化学学科知识的能力。
二、“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即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和辅导,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弹性[4]。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适合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不多的教学章节中。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教学中,教师只须提出问题——N2、NO、N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让学生自主地在教材中找寻答案。
再如,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整章教学以及高中化学选修5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的整章教学,这些章节的教学要求不高,知识点也比较少,均可采取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教材中自主地找寻出答案。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自学辅导”过程中,切实地提高了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节约了教学时间。
三、“活动”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5]。
活动教学结合课堂上的书本知识,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学生充满创意和激情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学习和探索科学智慧的火花。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网络,针对合金和铝制饮料罐的两个话题,让学生以“合金的成分、性质和用途”为主题并针对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饮料罐的主题,自行写一篇论文或者开展演讲赛的形式进行非常规模式的教学。
再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硫与氮的氧化物》的“酸雨”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记,查阅相关网络,结合中学实验和家庭实验条件,以“分析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如何防治酸雨”为主题,进行实验、演讲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化学学习兴趣,有很强的自主分析和解决生活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急待激发的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授—注入”教学模式
“教授—注入”教学,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信息的来源,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协调者[6]。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但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授—注入”教学模式就再不符合时代潮流,再不适应时代要求了。新课程并不排斥必要的“讲授注入”,而是对讲授注入的要求提高了,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教学生成过程等相关学科基本要求后,深挖教材知识的内涵和外延,选择关键性问题、重点问题,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地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授注入。
例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教材对于Na的化学性质叙述,只提供了Na与氧气、水的反应,而对于Na和可与之发生反应酸溶液、盐溶液等重要知识点,却只字未题。这对于学生学习和认识Na的化学性质,很容易导致学生认为Na只与氧气、水反应,从而错误理解为不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由于学生缺乏Na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知识经验,很难自己建构此方面的知识结果和系统。所以在此类章节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要的“注入—教授”,将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提高教学时效发挥着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又如,高中化学教材必修《氨 硝酸 硫酸》对于“浓硫酸”的介绍,只阐述了其“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而对于其“酸性”、“吸水性”却未涉及。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中,很难去建构浓硫酸具有酸通性和“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三大特性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系统。因此,教师的注入—教授很有必要。
再如,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烃和卤代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等章节,只是简单地呈现了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有机物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常见的化学性质,这对于学生系统学习有机化合物知识、迁移有机化学知识很不利,且这些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和网络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这些章节的教学中,对于各有机物按照结构简式、结构式、电子式、分子式(继而分子通式)并通过结构式分析其结构特点对“结构”进行“四式一特”分析,继而简单地认识代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并系统地分析各代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并始终如一地按照“结构→性质”这条教学主线建构有机知识系统。
实践教学活动表明,“教授—注入”教学模式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课堂教学模式中其他教学模式不能替代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也是课堂教学的“大主角”。特别是使用了新版本的新课程教材后,高中化学实际教学已呈现出新教材的知识点在连贯性、系统性方面很薄弱。尤其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中,建构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弄明重点和难点,是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教授—注入”教学是不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所谓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并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课堂往往是多种教学模式的杂糅和交叉应用。也可以说,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实际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地位、角色、关系、相互作用应因时、因地制宜地服务于教学,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某种教学模式,而应追求有效的教学,务实教学,让教学真正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1] 夏竟文,《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讲义,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2006,第3页;
[2]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学科学出版社,2005,第91页;
[3]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第26—27页;
[4]夏竟文,《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讲义,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2006,第7—8页;
[5]田慧生,李臣文,《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78—86页;
[6]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第102—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