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尚卫丽 2021-05-13
摘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各地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抑郁、焦虑、空心病、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发展
现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的重视,而且它还制约着经济文明的发展。社会发展越快,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同时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在学校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心理以及自身的发展等。因此本文就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做了以下的讨论,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1教师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这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教师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将近三成的教师已出现轻度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初中和高中教师,小学教师会更容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甚至完全丧失工作热情,并且更容易对学生表现出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小学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外还需要给予更多生活上的照顾与呵护。因此,关注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同学者围绕教师心理健康提出了不同的标准与结构界定,受到广泛认同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还有学者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具备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个性以及能力五大心理健康素质。
2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2.1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他们大多数每天到达老师,而学生通常每天在学校与老师呆十几个小时以上,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导师和导师。事实上,一步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一些心理健康教师来说,他们很有能力促进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害怕骗子和侵权行为的做法,这也与教师的影响有关。当然,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较高的教师、精神疾病较高的学生和精神疾病较低的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较低。
2.2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若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稳定平和的心态以及开放豁达的态度,就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积极正向的支持与激励,对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的小学教师能够营造更加生动活泼、平等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展现更多包容学生、支持学生发展的关怀行为,满足小学生诸如能力、归属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乐于主动探索学科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面对的教师始终以冷淡、刻板、严厉的态度进行教学与辅导,特别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大发雷霆、严厉指责,那么学生则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渐渐降低学习动机,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3 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影响
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也是很难有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的,相对来说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急躁冲动而且情绪也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更加紧张,在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学习成绩可能并不会理想,教师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经常这样的话,学生也会经常地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还会下降,长期这样下去还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疾病等。但如果教师的心理是很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每次上课学生都能够看到教师的笑容,可能他们的心情也会比较轻松,学习氛围也比较良好,他们也就不会感觉到有压力,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上课的教学效率也更高,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校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提升所采取的措施
3.1 学校一定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学校的管理方案
要以人为本,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教师是在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和开展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活动和兴趣,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每个校长需要考虑的,管理者应该把教师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也要尽可能地去满足,管理者一定要尊重教师,还要依法参与管理学校的民主权利,让教师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
3.2 教育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会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及相应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教育能力。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把价值观和积极心理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彻底解决好学生的“空心病”问题。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硕士阶段扩大教育硕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规模,在教育博士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与质量,特别是开通与扩大教育博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渠道,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水平实践型研究人才。三是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分层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不断提升与拓展心理健康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空间。
3.3 努力克服消极影响,发挥小学教师心理 健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 直接关系到学生 各方面的发展。 若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 问题,在情绪、人格、行为等方面以不良的状态表 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则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影 响,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若小学教师善于 主动培养并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乐 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 社会适应以及完善的人格对待周围的世界,那么也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友好 的人际交往行为以及对外界环境的积极探索,从而 对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 此,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对学生 发展的影响,努力克服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发展的 消极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挥自身心理健康 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 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从以上方面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教师个人,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成败和发展。所以说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自身的心理障碍,然后成为一名心胸开阔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