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中历史教学中心理学原理的运用

甄艳敏  2010-04-10

1.运用“ 移情”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移情意味着教师必须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考虑问题,体会他们的所思所行,体察他们的各种需求和烦恼。象关心自己、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关心对待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

作为一位历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组织历史教学,满足学生日益增强的成人感和独立性的需要。学期伊始,我会以“欣赏我自己”为主题,通过学生对自身历史学习的优点和长处的认识及欣赏,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历史的信心。每次走进教室,我总是面带笑容,始终保持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信任和尊重学生的心态。在课堂上,记住学生的名字,记住与他有关的一些事情时,从他的面部表情、举止反应看到的是惊讶,意外,更是喜悦。在教学中,采用“鼓励+微笑法”进行历史教学,多鼓励、多表扬。即使在学生犯错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以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

对学生移情式的关爱,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回馈,又有助于教师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师生彼此体验教与学的愉悦和快乐,把教与学的过程上升到一种非常美好的境界。

2.运用“知识迁移”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心理学所说的知识的迁移作用,就是我们在了解学生原有的历史知识结构基础上,把新旧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引出新的历史知识,再把新的历史知识纳入旧历史知识结构,从而产生新的历史知识结构,因此,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处理历史教材,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利用兴趣的迁移现象,促成兴趣的转移,发展学生历史的兴趣。真正使兴趣成为学习的最好的营养剂和原动力,使之伴随的其他学习动机得以持久。

3.运用“注意”规律 ,有效掌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手法来组织历史教学,使学生既不感到疲劳,又能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到历史教学内容上。

3.1引人入胜的历史情境;课堂教学也要求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此如何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情境颇有必要。我们可以从一个浅显而有趣的生活事例,通过对有关的趣味史实的叙述,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其求知欲。如一首激昂的《共青团团歌〉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首深情的歌曲《春天的故事》让大家重温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颂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丰功伟绩……一篇学生欣赏配乐诗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听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从而引出“一国两制”等。切合学生实际引人入胜的历史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找回了历史的感觉,又加深了对史实的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2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心理学表明,人的注意力是会不断转移的,历史情境再好毕竟是个序幕,要取得课堂上最后成功,还有赖于对中心课题的精彩讲述,有赖于材料详实、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只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能始终控制住注意中心的转移。如讲述五四爱国运动这一节,我们将分四个环节来阐述五四运动:寻源五四、图说五四、感悟五四、弘扬五四。又讲述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时,我们把知识整合为三个部分。统一之源、统一之道、统一之路。同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沿着我们的思路去寻根究底,直至问题完全解决,等于说老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达到目标,学生就有一种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好学和兴趣,

3.3精心剪裁与合理安排;有意注意时间过久而引起的疲劳。这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应该认真考虑的。一般来讲,在备课时必须明确所要讲述的课题中哪些是重点难点,精心剪裁合理安排,把重点难点及深奥抽象的问题列为有意注意,并将其分散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使之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比如在教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课时,洋浦实验学校吴永红老师在该课设计的“芭比娃娃”教学情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用课件展示“芭比娃娃”图片后,向学生介绍:“自1959年面世以来,‘芭比娃娃’已经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每年总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平均每一秒钟在世界上就有3个芭比娃娃被售出。真正实现了贸易的全球化。”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弊时,又设问:“中国不入世,我们能买到便宜的‘芭比娃娃’吗?”引导学生借助“芭比娃娃”情境进行思维拓展,深思中国入世的利弊问题。

这样,课堂中既有概念观点的科学论证,又有一些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图片和妙趣横生的实例,学生听课就如在知识的王国寻胜探幽,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总之,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而不断创新。作为当代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实现心理效应与教学实践的有效链接,新课标历史教育教学理念一定会顺利实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