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王朝杰 2012-07-29
论文摘要: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探讨了贫困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极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也是令人关注的特殊群体,约占高校学生的五分之一。经济上的窘迫使这些学生为生存和求学而奔波,使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工作既是体现高等教育公平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中不乏有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优秀者。但是,大多数贫困生不但负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还承受着由此所带来的精神压力。这些问题很容易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学习择业等方面,具体表现为: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希望成为老师和同学尊重的对象,但由于自己成长环境的制约,贫困生感觉与其他学生存在着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学校各项活动中也相形见绌,导致他们很难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在矛盾冲突中,把经济上的不如人、见识上的不如人扩大到能力的不如人,以致扩大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自己产生怀疑,陷入自卑心态。尤其是刚刚进入大学的贫困新生,远离了在高中阶段因学业成绩优秀得到同学崇拜和老师赞扬的目光,有着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从而也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
(二)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经常处于一种悲观和不安的焦虑状态。有的贫困生为家庭焦虑,他们或是不放心父母多病的身体,或是担心家中的欠债增多,或害怕家中再发生意外;有的贫困生为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焦虑;也有的贫困生担心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愧对父母而产生焦虑。贫困生这些过于持久或过度的焦虑体验,会损害他们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影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
(三)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人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作为贫困生自知经济不如其他同学,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贫困生的内心尤为敏感,容易产生嫉妒之情。对于富裕同学表现出来的傲慢和优越感,随心所欲,用钱大手大脚,心生不满,产生憎恨。长期形成这种偏见情绪,既会让贫困生性情孤僻,又会影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
(四)封闭心理
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一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只好采取逃避的方式以免自尊心受挫。二是不愿意让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和困难,想方设法加以掩盖,靠自己的忍受和个人的努力渡过难关。三是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和接纳自己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离群索居,独来独往,缺乏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
(五)粉饰心理
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担心因为困难而让人看不起,就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平常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与真实情况极不相符,甚至完全相反。如平时可以省吃俭用,但衣着打扮却特别讲究;平时囊中羞涩,但在同学聚会时很大方;平时表现平平,但在同学面前总要表现出一种傲气,做出高人一等的姿态。甚至把贫困当作一种耻辱,不愿意接受老师的关心。
(六)愧疚和无奈心理
贫困大学生,大多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或地处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山区;或兄弟姐妹同时上学,家庭经济负担异常沉重;或父母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挣钱困难;或家庭遭遇人力无法抗拒的灾害等。这些情况都使贫困大学生为自己不能自立而苦恼,不能为父母、为家庭减轻压力而焦虑,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而表现出无奈和失望,生活在自责、愧疚的心理状态中。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导致贫困大学生负面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体。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个体的心理素质导致心理问题
由于家庭经济拮据的困扰,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认知和悦纳自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水平不高,容易发生自我评价偏差。这种偏差往往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他们在思索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因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有些贫困生认为,作为贫困生就应该得到学校的关心和大家的照顾,一旦自己认为得到的关心和照顾不够时心理就会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愤怒的情绪也随之而生。部分贫困生把贫困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生活态度消极,当面对困难和失败时又把贫困作为逃避和退缩的理由,形成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这些错误认知,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危害,加剧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社会环境导致心理问题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环境通过个体的人格和行为对贫困生施加影响。首先,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不断刺激学生的消费欲望,这无疑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现在高校中存在的消费攀比的不良风气,加剧了他们对金钱的渴望,这种心理与贫困现实的剧烈冲突导致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妒忌心理。其次,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这种现象使贫困生感到在现实生活中金钱具有重要作用,没有金钱也就没有地位。有些贫困生不愿承认自己贫困的现实,同时社会部分人群对贫困生的种种偏见,使一些贫困生虽然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感觉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和消极人生。由此导致心理失衡,总认为自己经济不宽裕、穿戴不时髦、被人看不起,因而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
(三)学校环境导致心理问题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这些地方的中小学教育长期以来以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在这些学校只是空话,因此导致他们综合素质较差,个性缺乏充分发展,进入大学后感到各方面都比别人差,所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般来说,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与周围人群的生活状况不会有太大的反差,也比较容易融入到各种组织中去。但在进了大学之后这种反差却突然变得明显起来,许多学生在同学聚会、衣着消费、娱乐消费等方面互相攀比,大显身手,贫困大学生很难在这一类活动中找到心理归属感,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对自己进行自我封闭。
贫困生作为特殊的人群,近年来受到了全社会和学校的极大关注,但是冷静地观察就会发现,这种关注主要表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关注的很少,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三、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是应该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讲座、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使他们明白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加可怕,经济困难是暂时的,只要以自尊、自信、自强的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坚定自己的信念,牢固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是可以战胜经济困难,摆脱家贫的状态的。
(二)完善心理咨询机制
目前大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档案库,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对全校的学生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疏导和治疗,进跟踪观察。但如果方式传统,形式单调,可能无法打开一部分自尊心较强、自我保护意识过重的贫困生的心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意识,不断完善心理咨询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咨询调查手法,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生,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指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鼓励他们进行自我完善的尝试,尽力做到在“润物细无声”的关爱和帮助下,引导他们走出心理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上、校园里确实存在拜金的不良风气,高校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人本性建设,倡导平等、关爱、自强、拼搏的文明新风,提倡较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活动,倡导以开阔的心胸包容和帮助弱势群体。此外,学校应充分尊重贫困生的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深入了解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些沟通、多点理解、多份关爱,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就会慢慢得以解决。
(四)积极发挥家庭的作用
学生的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毫无疑问,家庭的经济状况更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经济条件,学生的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差别。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经济上未独立,人格上不成熟,所以家庭的支持是不能忽视的。这不仅包括物质上的,更指精神上的,即亲人的关爱、喜欢、信赖等情感,对贫困大学生具有相当重要的平衡心理的作用。家长与孩子多沟通,注意了解孩子的疾苦,与学校密切配合,及时与辅导员联系,减轻他们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负担。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上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家长应适时调整教育方式,发扬民主,尊重子女人格,为他们创造一个民主、祥和的家庭氛围、创造出一个有利于贫困大学生个性成长的良好氛围。
贫困生的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对困难学生实施物质资助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困难学生实施精神救助,针对困难学生的思想情况、心理状况、精神状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