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完善
未知 2009-01-04
摘要:情感教育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应坚持“以情育人”。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要从教育理念、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上采取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情感”的社会主义新人。
关键词:高校;情感教育;缺失;育人为本
高校德育一般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对个人而言,优良的思想道德也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是个体在认知的基础上将源于外在社会的善恶、荣辱等思想道德规范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只有具备了情感体验,人的各种内在因素才会被激活,才有推进自身行为的动因。但是,这种情感同样需要通过教育来催生。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的内在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养成良好思想政治品质的过程。就层次而言,情感教育可分为道德情感、政治情感、理智情感;就内容来说,情感教育应是以亲情、友情、爱情为核心的品德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想教育和求真向善、积极乐观的意志教育等等。真正的道德政治品质应该是个体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律的状态,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相结合的心理结构。
一、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个体的心理构成包括个体认知、个体情感、个体意志等方面。个体心理中知、情、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个体的“知”要外化为“行”,离不开“情”、“意”因素的参与。个体认知也可称为个体认识,它是指个体对一定的思想道德规范及其所蕴涵的思想道德必然性和思想道德规律的认识。个体情感是个体基本的心理要素,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内部体验和潜在动机,对人们的心理世界起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意志是指个体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出决断,并使之付诸实践的能力。个体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思想道德规范的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做出的稳定的反应。在现代社会中,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很难有正确的行为规范。但由于个体需要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种知识、信息可能有不同的体验,也有可能导致他们有不同的行为和习惯。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情感作动力的认知是苍白的,没有认知作基础的情感是盲目的,没有认知作指导的意志会流于偏执。只有经过理性认识并伴有坚定信念的情感才能执著、稳定。完整的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环节的统一,只有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施加影响,使它们向同一方向平衡而协调地起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品质的发展。
从思想产生的规律来看,人的思想是对客观的反映,是思想中“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性因素是指系统化的理论知识,非理性因素是指情感、意志、兴趣、欲望等,是人与外界接触时产生的主观感觉。由于人的思想意识构成中包含理性和非理性两种成分,所以德育既要着眼于人的理性因素,又要着眼于非理性因素,既要着眼于人的理论知识教育,又要着眼于人的心理塑造,培养健康的情感。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是个体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规范与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评价,从而产生认同、喜欢、接纳或排斥、抵触等情绪。如果没有情感,学生获得的知识则是空洞的教条,也不能称之为正确的思想。如果缺乏正确的思想,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品行当然是无从谈起。
二、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
高校历来重视思想道德认知的教育,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情感的教育。对于德育的整体而言,思想道德认识要转化为相应的品行、习惯,需要经过情感的中间环节。积极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健康发展,使其产生和鸣共振、互动互补的张力。如果离开学生的情感层面,不可能铸造他们良好的精神世界。高校的德育片面强调教育目标的工具价值,忽视情感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价值。这不但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引向功利主义,而且使原本脆弱的情感体验更加肤浅。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教育者的高度注意。
1.情感认知的功利化
在高校德育中,我们只是坚持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以人为本”没有得到真正的注重。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教育陷入了误区,不自觉地选择了应试教育。虽然大家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弊端,它与现代教育的发展格格不入,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可事实上,我国的教育制度也好,人事制度也好,基本是把考试作为法宝。学生通过考试步入大学的殿堂,通过考试步入人生的辉煌。在他们年轻的经历中,考试始终与他们形影相随。文化素质靠考,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也是靠考,情感的强烈、情商的高低还是凭卷面成绩打分。“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成为高校德育的一句口号,德育课程开设了不少,但最终还是以考试来衡量品行的高低。针对应试教育的严重弊端,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学生的社会实践变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在一些“义务劳动”、“献爱心”活动中,学生就像一个看过剧本的演员,只要把预先规定和策划好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就行了,道德实践活动成了在教育者操纵下的没有自主判断、没有情感投入的政治性活动。这种行为又像在答一张思想品德课的试卷。学生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中变成了考试“机器”,变成了一根根灌满各项思想政治规范的“香肠”,理论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只是一种“概念”的存在。它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失去了向善的动力,泯灭了求真情感,直接造成了人性的扭曲。
2.情感体验的表面化
现代大众传媒由于其自身的商业品格,使之在思想传播的过程中带给青年学生的情感激励由原来的深刻、高尚转变为肤浅、表面。情感体验的表面化,一方面导致学生道德教育流于形式,道德变成一个纯粹的文字。现实中大众传媒是用文字、图像和声音等符号来表达道德教育的信息内容的,如果青年学生自身的知识素质较低而缺乏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大众传媒就很难起到教化的作用,甚至产生误导作用。光是“视听”大众传媒或者是简单的“人机”对话,学生不去亲身体验生活,久而久之,他们在现实中将迷失情感自我,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交流会被忽视,变得越来越疏远。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成长中缺少共同成长的对象,减少了对合作精神的体认,减弱了对快乐和忧愁的体验,减少了对挫折实践的经历。进入大学以后又是坐在课堂里,听别人说,或者是浏览媒体,看别人做,道德实践的能力极低,很难产生激励的效果,这样有可能导致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障碍。另一方面导致学生思想教育的结果是表面性的,而不是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的内在升华。大众传媒的多变性、多元化使得学生思想教育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主流价值观时时受到网络中异质文化的冲击。网络媒体的普及使大学生获取了大量的社会信息,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早日融入社会的需要。然而,海量的信息却增加了他们选择的难度,令人无所适从。多元的价值观、多重的选择又使学生的思想陷入迷茫之中,国家民族观念变得虚无,政治情感摇摆不定。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不知道思维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出现“精神”的困惑和“选择”的困难。
3.情感教育的异化
现代青年学生缺乏正确的情感,既与在开放社会条件下,各种信息繁杂,各种思想激荡,年轻的学生缺乏实际锻炼难以做出正确选择有关,也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实际有关。我们现在对德育的投入大,花样多,但实效差。自从2004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之后,全国高校都加大了对德育的重视力度,但是由于德育的目标过于空泛,德育的手段明显滞后等方面的原因,德育的效果始终不能令人满意。现在,无论是社会还是用人单位都感到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人际冷漠,缺少关爱;信仰虚无,满足世俗;偏激狭隘,急功近利。高校的教育者在课堂灌输上可谓“煞费苦心、方法用尽”,正是由于教师以道德的权威者、真理的化身自居对学生进行道德说教,无视这些理论是否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能否解决学生生活中遭遇的道德难题,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的抵触,走向道德教育的反面。以诚信教育为例,目前大学校园里可谓“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盛行;恶意拖欠,考试作弊成风。”诚信是道德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某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情感,别出心裁地推出“课室无人监考”,实行“一人作弊,株连全班”的做法。学生诚信,则对其实行奖励;如果作弊,则毫不客气,全班取消成绩。这是将个人诚信教育束缚于对集体荣誉的敬畏,依托于物质奖励的诱惑,说到底,这是德育走进误区的表现,是对诚信教育的误解。当诚信需要功利来诱导,当诚信需要惩罚来威慑,当诚信需要投机取巧来装点,这样的诚信何以为之“诚信”,这种不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基础上,而是装点过、修饰过的诚信,其实是情感教育的异化。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有智商而没有智慧,有文化而没有教养,有欲望而没有理想,有青春却没有热情。
三、高校情感教育的完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实现高校德育功能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情感教育,培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心境和思想道德情感,应当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指向。情感教育应当成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体现出主体性、亲和性、深刻性和渗透性的特点。
1.在教育理念上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主体性
“育人为本”原则是普遍而抽象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它要求高校的教育者应当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充分完善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主体意识的觉醒,尊重他们的权利,尊重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健全自身的人格,实现自身的价值。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还要求教育者要把握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及时做好对大学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工作。现代大学生阅历和经验都很不成熟,难免会出现思想上的波动、政治上的鲁莽、行为上的失范。在他们失意、迷茫、痛苦甚至堕落的时候,非常需要教育者给予帮助和指导。高校的情感教育包含“在大学生最需要引导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大学生分清什么东西是他们需要的和适合他们的,什么东西是不适合他们的,特别是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长的过程中,这种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缺乏了这种引导,可能会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极大的损害”。没有引导的个性可能会变成任性,没有原则的“尊重”可能会变成“纵容”,没有约束的“自由”可能导致“自由的滥用”。
2.在课堂教育上贯彻情理交融的原则,体现亲和性
首先,教育者在进行理论灌输的时候,应当以积极饱满的热忱、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形象投入教育过程之中。自己对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深信不疑,确信自己所讲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对自己传播的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感情。其次,教育者要善于利用讨论、启发教学法,制造和谐友好的教育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爱憎分明、是非明辨的情感,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使受教育者“相信”理论,而不是“记忆”理论。只有“相信”才能把知、情、意的内在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一种确认而不怀疑的态度,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如果教育者本身缺乏必要的情感,教育对象也就很难受到情绪的感染,而相关的教学活动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再次,从教育内容上看,既要选择严密科学的理论内容,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也要选择富于时代感、生动鲜活的事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论教育应当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深入到生活的微观层面,要在“事实穿透”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揭示”。总之,课堂教育应当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彼此平等,彼此信任,避免陷入“功利化”、“应试化”的误区。
3.在实践教育上贯彻情感体验的原则,体现深刻性
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品德的形成,实践活动是必经之路。学生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只是一种外在的强化,外在的强化能否成为内化的自觉,必须借助实践生活的检验。离开了社会实践,再完美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内化成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传统的道德教育主张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教育的锤炼,把实践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避免实践教育“走过场”。如果说课堂的理论教育是学生用脑去记忆或思考,社会实践教育则是让学生用心去体会、感受。社会实践可以克服理论教育的不足,避免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激发情感,感悟社会,体验人生,培养品格,增长才干,这种亲身体验与课堂教育的感受完全不同。实践让学生在火热的生活中感受,在感受中感动,在感动中净化心灵,复杂的实践生活有利于学生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和功利主义情结。
4.在环境教育上贯彻情境优化的原则,体现渗透性
所谓环境,《辞海》上定义为周围的境况,是一个极为广泛、十分抽象的概念。广义的环境,是指人们周围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包括地理条件和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环境,是指人和事物所处的客观条件。人离不开环境,人和环境的作用是交互的。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的熏陶,使自己的思想发生变化,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外在因素,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包围着人们。其中社会环境随时随地都在对人施加一种无形的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要求我们优化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优良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感召和促进作用,人的情感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来培养。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主张“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它构成了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教育者要善于灵活运用环境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以历史、个案、遗址等为背景的自然情境;在社会实践中创设以诚信、关爱、责任、和谐为主题的对话、行为情境;在大众传媒中的情境介入要突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把道理寓于情景之中,使他们在日常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形成高尚的思想和品质。另外,对自己所处的微观环境还可以有目的地进行优化:优化校园的舆论环境、强化校园的制度环境、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美化校园的物质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治理学校的周边环境,以此来深化学生原有的情感。环境教育可以强化学生自主认知的态度,合理协调情感因素与教育因素的内在的本质联系,激发、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情感,抑制和改变消极性的情感,使情感成为他们选择、认知教育信息的内在尺度和驱动力,不断提高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在德育中的积极效应。
高校的教育宗旨是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假如没有情感的内涵,“德智体美”将是一句空话。“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要把学生的道德认知与情感体验结合起来,使他们在接受道德认知的时候有充分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情感素质。情感教育不仅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手段,而且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要贯彻“以情育人”的原则,从而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情感”的社会主义新人。
[1]李萍.现代道德教育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韩迎春.非智力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J].理论探讨,2004(4).
[4]李辉.论道德示范的现代可能及其实现[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
[5]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