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杨平 2011-12-23
: 摘要:“要想富,先修路”。高速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在当今社会经济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对沿线的物流、资源开发、招商引资、产业结构的调整、横向经济联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就建设高速公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关键词:生产函数 扩散效应 区域经济 资源优化配置 产业结构 产业布局
1.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和基本状况
交通建设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行业。高速公路建设改善了我国高速公路网结构,促进了区际和区域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有效拉动内需,刺激高速公路附近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河南是中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自古就有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中原通则天下通”之说,如今的河南交通更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四通八达。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全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河南境内700多公里。地处中原连接东西的地理优势,对交通的要求较高。我国自1998年以来大力投资投资高速公路。河南省紧跟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对高速公路投资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较优的成绩。
河南的高速公路使人过“路”不忘,不仅建设里程长、建设水平高,而且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自1991河南第一条高速公路——郑州-开封高速公路动工建设,拉开了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但直到1994年,河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81公里。令人不敢相信的是:2006年,河南高速公路建设一跃实现了六个“全国第一”,即: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全国第一,达到3439公里;当年投资总额全国第一,达到397亿元;当年通车里程全国第一,达到761公里;在建里程全国第一,达到1696公里;全程监控里程全国第一,达到2250公里;无主线收费站联网收费里程居全国第一,达到3439公里。2006年,是河南高速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007年底,河南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3.8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556公里,当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达1500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4万公里,率先在全国中西部地区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水泥(油)路目标。如今河南已形成了“五纵七横”为主骨架的河南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按照《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总规模将达到6280公里,构建成以郑州为中心,辐射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高速公路网格局,可实现河南省所有县市1小时内抵达高速路网,98%的县(市)30分钟以内抵达高速公路网。届时,以郑州为中心,3小时可以到达河南省任何一个省辖市,6小时可以到达周边6省任何一个省会城市,8小时可以到达北京、天津、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将使河南成为了中西部地区陆路交通最为发达和便捷的省份,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东西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改善了河南投资环境,优化了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了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高速公路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作为一项长期投资的基础设施建成项目,其发展能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潜在的,无论在建设期还是在运营期都是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2 高速公路建设期对河南省经济的影响
2.1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速公路投资在初期也许见不到收益,或收益甚微,但从整体看它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时不可忽视的。建设初期平均每建设1公里的高速公路,就需要大约3000万元左右的投资,那么假设那么,若某地区超前建设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意味着大约30亿元的投资。这些还不包括公路建设引起的服务业发展及消费支出。高速公路作为低风险、高回报率的新兴行业和朝阳产业,具有较大的生产函数、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
高速公路是一种极有效的融资手段,对拉动投资、加快河南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公路建设投资具有投资乘数效应,经交通运输部门研究和测算,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乘数效应在3左右,即每1元公路建设投资带动社会创造的GDP接近3元,远远高于目前我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创造GDP的平均水平(143元)。而且,高速公路拥有快速、便捷、安全、通行能力强等优点,能够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改善了河南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利于国民经济增长、利于民生的领域,是对资本的有效配置,同时也为未来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有利于创造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在京珠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了以安彩、新飞、许继电器、黄河旋风为龙头,以中原油气、新乡化纤、银鸽投资、双汇食品为骨干企业的快速经济走廊;在连霍高速公路沿线,形成了一个以商品集散、市场贸易、高新技术、信息产业、旅游开发为主体的新的经济产业带,构筑了河南经济发展的“脊梁”。5年来,全省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5%,2005年河南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2006年全省交通建设完成投资526亿元,就拉动全省GDP增长1.2个百分点,2007年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五位,成为河南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2.2 对中原产业群的辐射作用
以“五纵七横”为主骨架的河南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使省会郑州到周边省辖市的时间缩短到2小时之内,增强了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中心的辐射带动效应,初步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通新乡、南达许昌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奠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同时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促进了城市群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协调发展,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培育形成了沿国道主干线的“新郑漯”和“郑汴洛”产业发展带,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和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中原城市群9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由2002年的53.9%提高到2006年的57%,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36.7%提高到目前的40.7%。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初步形成,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支点和平台。
2.3 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即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更合理发展。所谓的更合理既是产业结构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产业结构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更高发展层次既是指产业从第一产业向二、三层次发展。
印象中,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粮食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在河南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相对欠发达。由于科技的进步农业逐步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亟待解决等一系列问题都表明河南的产业结构已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产业结构优化的任务必须解决。河南省政府也一直致力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作,其中“招商引资”就是发展二、三产业,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从而优化产业结构的很好的方法。为了招商引资,便利的运输条件是吸引外资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近5年多来,以“五纵七横”为主骨架的河南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大大缩短了区域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各大经济区联系更为紧密。建立了更能适应信息能够产业发展的高速公路运输体系。,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豫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至2007年底,河南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448家,实际利用外资132亿美元,已有4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河南。2006年,河南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408亿元,实现利税201.13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35.88万人。近年来,河南利用境外省外资金已占到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20%以上。从而带动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了产业布局,优化了产业结构。
2.4 扩大生产、 刺激消费
经济发展具有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的内涵。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一国国民经济的总和。发展即使物质实现,又是一种精神状态,通过社会的、经济的和制度过程中的某些综合,社会取得美好生活的手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生产的增长,而且还包括摆脱贫穷、落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但一般意义上我们首先关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长期目标,而经济发展是短期可实现的目标。拉动经济增长有三架马车:投资、出口、消费。
河南地处中原,古丝绸之路的要道;是东、西部沟通的桥梁,但由于资源、人口、环境等限制经济欠发达。近年来河南省一直谋求经济发展之路,希望通过道路扩建、基础设施的完善、环境等美化等方式,一方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主要的是能招商引资、吸引项目等来带动河南的经济。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1」的产业链很长,对机械、建材、物流等产业具有较强的拉动效应。基础设施建设每投资1元,将会拉动相关产业7元的投入效应;建设1KM的高速公路,平均需要1000t钢材、9000t水泥、1500t沥青。按照《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总规模将达到6280公里,目前,《规划》中的6280公里中已有2678公里在2005年底已经完成,现有在建工程2214公里,待建工程1388公里,分别占总里程的43%、35%和22%。《规划》规定每公里的造价不低于150万元,经计算这将是一笔重大投资。其中大部分用来购买原材料、支付服务费等,这些投资大部分转化为新的市场消费需求,有效地刺激和带动钢材水泥、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
以“五纵七横”为主骨架的河南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从根本上提升了河南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强化了各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机衔接和紧密协作,大大提高了综合运输效率,优化整合了运输资源,共同组成了强大的综合运输通道,极大地促进了全省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几年来,全省公路客货运量年均增幅均在10%以上。同时促进了沿线农业、商业发展,促进了沿线以高新技术为主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加快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了河南的重要产业之一,开始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成为河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60.05万人次,旅游创汇2.16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超过1亿人次,旅游收入782.31亿元。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7.6%,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6年接待游客1.3亿人次,居全国第六位。大大拉动内需,存进了经济的增长
2. 5增加就业
河南是人口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但经济不发达工厂较少,存在严重的就业问题。也就造成了河南农民工大省的事实。但大量的民工外出打工又给社会创造了一系列问题,农民工是目前数量最为庞大的弱势群体「2」,对社会的稳定有重大的影响。调查显示,农民工群体普遍存在工资待遇差、劳动关系不规范、社会保障缺失、居住条件较差等问题,对于失业、伤病的承受能力相当薄弱,长期来看还将面临沉重的养老、子女教育等压力,因此就业的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那么高速公路建设到底对就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的建设期较长,可暂时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投资高速公路建设不仅拉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经国家专业部门测算,投资1亿元的公路交通建设设,能够直接生产15000个就业岗位,间接生产约2000个就业岗位。其中2010年公路的建设为公路施工企业提供了35.88万人万个工作岗位。工程建设将吸收大量的沿线的农民工就业,这些岗位让许多在珠三角失业的农民工看到了希望,为那些不想奔波他乡的农民工提供了在家乡就业的机会。同时工程建设配额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将成为他们以后就业的重要保障。
2.6 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
交通条件的提高,将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首先以“五纵七横”为主骨架的河南高速公路网的基本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沿线人民的出行条件,从省会郑州出发在6个小时之内可以到达首都北京以及所有周边省份省会,出行时间缩短5-8小时;从省会郑州出发在3个小时之内可以到达省内所有省辖市,出行时间缩短了4-5个小时,人们的出行范围不断扩大,出行时间大大节约。
其次,众所周知,“要想富,先修路”。高速公路「3」的发展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路过的农村地区高速公路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离农民越近,闭塞和贫穷就会离农民越远,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的向外转移,这对与平衡城乡经济差异有着更重大的促进作用。高速公路有助于农民走出城镇,把自己种植的粮、菜、瓜果和土特产品卖出去,购买质量更优、价格更为低廉的生产、生活用品,获得更高的利润,降低消费成本;有助于农民更及时更多的获得市场信息,按照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和经营项目;有助于吸引城乡居民走向农村,使农村的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得到发展,拓宽农村致富渠道。农村的发展,反过来又将会促进城镇的发展,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将形成众多小城镇繁荣发展的局面,河南的城市化速度会有很大提高。
3.结语
高速公路建设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较前的扩散效应,对就业、招商引资、产业结构优化、改善人们的生活等方面有重大的影响。在适应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抓住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发展河南经济是很好的契机。
根据《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0年河南省省高速公路总里程目标由5830公里扩军到6280公里。2011年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是河南省同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中的重中之重,建好高速将能够对河南的经济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继续推行交通优先发展、掀起高速公路建设高潮的重要机遇期,相信在高速公路“引擎”的带动下,河南经济发展将踏上“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