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经过演变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徐一平 丁建隆  2008-12-11

摘 要:介绍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发展及线网架构和功能等级的划分,综述了线网规模规划、系统规划、系统选型及资源合理配置。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分层规划;资源配置

1概况 1988年12月,广州市和法国里昂市合作完成了《广州市地下铁道可行性研究——示例报告》,最后确定了旨在满足至2010年发展的“十”字形基础路网。规划的地铁路网由2条线路组成,总长为35km,设31个车站(包括公园前换乘站)。1996年5月16日开展 “广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提出由7条轨道交通线组成的远景轨道线网构架,线网规模206km。 200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撤消番禺市和花都市,改设为广州市番禺区和花都区,按广州长远战略规划,实施规划调整工作,除已建成的地铁1号线和在建的地铁2号线外,提出在2010年前还将建设轨道交通3号线、机场快线、市郊列车等线路,线网总长为123km。2003年新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型,提出了一个由1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条郊区铁路和3条城际线组成总长717km的远景轨道线网。同时提出,在2010年前建成9条线路总长200多km规模的线网。 因此,在规划理念上,广州市轨道交通的规划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的战备型、80年代的客流追随型到近期的规划引导型的演变,这一演变也正是城市发展的写照。 2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 2.1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背景 2000年,广州市番禺、花都撤市建区后,城市形态由原南北40km、东西50km的“L”形城市形态变化为南北120km、东西50km的长条形,市区规模由原市区面积1434.7km2增加到3718.5km2,城市空间布局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指导下,形成“一江多岸、两个发展轴、两个转移带、三条用地带、三个大港、四个物流中心”的都会区结构。随着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广州市作为华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急需巩固和强化城市地位,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以适应并支持城市发展战略。 2.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目标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使中心城区及人口大于50万人口的边缘组团、卫星城(除南沙片区)的时空距离基本控制在30min以内,并通过与城际轨道交通的衔接,使广州与佛山、东莞等周边地区交通时间基本控制在1h内。 网络建成后,以公园前、体育西路两站为中心,按照居民平均出行时间40min计(其中搭乘轨道交通30min),线网覆盖面积占整个都会区3个发展带用地超过50%,其中珠江前航道发展带线网覆盖比例超过80%,线网承担全市机动出行总量的40%~50%。并尽快形成轨道交通网络,实现轨道交通网络的规模效应,实现“公交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策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上目标是以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为前提确定的。 2.3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经广州市政府批准的《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了由城市轨道线、市郊列车线、城际轨道线三层线网组成的全长717km的轨道交通线网。其中城市轨道线14条,总长610km,车站总数278座;市郊列车线1条,长67 km,车站18座;城际轨道线3条,线路总长40 km。线网基本构架由“交通疏导型”和“规划引导型”两类线路构成(图1)。

图中:1号线是中心组团内部的东西向主干线;2号线是中心组团内部的南北向主干线;3号线是贯通都会区南北向的主干线,起到拉开城市布局、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引导作用;4号线为串联南拓轴上各组团的南北向干线;5号线是贯穿中心组团旧城中心区和珠江新城CBD中央商务区,连接西部发展区和东部产业转移带的东西向快速干线;6号线是中心组团内部的东西向辅助线,加强中心组团与西北向、东北向客流连接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为加密线;7号线是都会区轨道交通线网南部的半环线,承担珠江后航道内各居住组团与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间的集疏功能,为加密线;8号线是中心区连接城市北部与河南地区的干线,承担中心区与城市北部、珠江前航道河南地块的组团内交通,为加密线;9号线(槎头—荔城)为加密线;10号线(紫坭—新城)为组团内主干线;11号线为南沙环岛线,是组团内辅助线;12号线(沙湾—新城)、13号线(大良—南沙)、14号线(花都汽车城—从化街口)为组团内主干线;广佛线、广珠线、广深线为城际快速线。 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借鉴了国际上大城市轨道交通的经验,勾画了广州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蓝图,内环路以内线网密度1.27km/km2,站密度0.78个/km2,环城高速公路以内线网密度0.77km/km2,站密度0.43个/km2,都会区以内线网密度0.26km/km2。轨道交通线路覆盖了广州整个市域范围,并考虑了以广州为中心向整个珠三角辐射的可能,兼顾了旧城中心区、珠江新城CBD地区、广州新城地区、南沙发展区等重点地区的发展,较好地适应了广州作为华南中心城市的地位,同时线网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为线网的发展和调整提供了可能。 3近期建设规模规划 3.1城市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预计 广州市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已连续7年保持13%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根据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2年底,全市总人口994.2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0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69亿元。广州市市区的建成区面积已达707.0km2,其中,中心组团建成区面积为386.5km2。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广州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水平。预计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1155万人,市区人口965万人。市辖十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约1092km2,GDP超过64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8万元。 3.2近期线网建设规模 根据规划实施的原则和思路,轨道交通线路的修建顺序既要有利于形成轨道交通线网的主骨架,又要满足 重点项目发展的要求。通过轨道交通线路的向心和交织,不断提高城市向外辐射功能。通过综合分析,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近期建设应首先形成骨架线网1、2、3、4、5号线,然后再修建提高线网服务水平的6、7号线,并对原2号线解列,修建解列后的2号线以及8号线。形成8条线路组成的205.5km的近期线网(表1、2)。

根据建设构想,近期线网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后,线网覆盖面积420km2,占整个都会区3个发展带用地779km2的54%,其中珠江前航道发展带(原荔湾、越秀、东山、天河、白云、海珠和黄埔区原规划发展区等)线网覆盖比例达85%。2010年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总长度约占远景轨道线网的30%,依据客流预测,近期分担的全日客运量为280~314万乘次/日,占公交客流预测总量的29%~31%。 4系统选型及网络资源配置 为了更好完善城市线网功能和效率,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在2003年度开展了“保持线网先进性系列专题研究”工作,提出近期工程实施的基础方案和功能配置,并致力于探讨广州市2010年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方案和技术发展方向(表3)。

4.1车辆配置 在广州已运营线路和在建线路车型选用的基础上,根据客流特征、线网结构、建设时序、线形条件和工程条件,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进行各线车辆的选型分析。通过客流分析,未来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大、中运量级线路居多,将占主流。根据车辆的适应性分析,未来线路选择A型车的可能性将减少,选择B型车或运量级相当的L型车具有较大的适用性。 以2010年将建成的8条轨道交通线为重点,广州线网采用A型、B型、L型(线性电机车)3种车型。 通过车辆的适应性分析,未来线路中选择A型车的可能将减少,而多选择B型车或运量级相当的L型车。 4.2车辆基地选择与合理配置 广州市从1993年开始正式进行地铁工程建设,至今已建成的车辆段及综合检修基地有1号线芳村车辆段、2号线赤沙车辆段,正在新建3号线洛溪车辆段和4号线新造车辆段。为配合广州市轨道交通2010年建设项目的建设,还需建设4座车辆段。为了有利于车辆段及综合检修基地资源在线网中的合理配置,按以下原则进行规划设置。 (1)A、B型车可共用综合基地,L型车原则上需单独的维修基地。 (2)受到车辆限界等因素影响,A、B型车的检修综合基地,应选在A型车的1号、2号、8号线车辆基地为宜。 (3)考虑未来车辆维修模式的发展,都会区内的旋转电机车辆、直线电机车辆的综合基地,在2010年前分别选择1个,同时,分别选择1个第二基地,作为2010年后的备用基地。 根据以上原则,本着车辆段及综合检修基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原则,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远期规划控制用地总计347.9万m2,比原用地规划减少182万m2。近期规划用地174.3万m2,其中已建车辆段2座(芳村、赤沙),工程用地60.4万m2;在建车辆段2座洛溪、新造),用地38.5万m2;新增3座车辆段,新增规划控制用地约75.4万m2。远期线网规划设置正线之间联络线连接点共15处(表4)。

4.3供电系统选配 根据广州的实际情况,一条25km左右中运量的地铁线路通常需设置2个2×40MVA主变电站,如果每条线路单独考虑设置主变电站,那么到2010年广州市建成9条地铁线路时(含广佛线),将至少需要设置20座以上的110kV主变电站。远期规划15条地铁线610km,则需要更多的主变电站。这样必然会造成土地资源、电力资源以及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因此,必须将地铁供电系统提升到网络的高度来统一规划、统筹考虑从而形成合理的布局。 根据线路分布和建设工期情况,按照上述原则合理地设置,结合各条线路供电主变电站的数量、地理位置以及主变压器容量。2010年建设项目在考虑了远期线网预留的条件下,需设置18座主变电站,其中新建10座主变电站。远期需增设6座主变电站,各主变电站互为备用,大幅减少了主变电站数量,同时提高供电网整体可靠性。 4.4其它系统选配 对于主要机电设备系统(通信、信号、主控、通风空调、自动售检票等系统和控制中心)进行了选型与合理配置。 5结论 2010年广州市线网建设完成后,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将达到200km规模,初、近期车辆保有量1057辆,运营定员约1.3万人。如此巨大的资产需要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设计者多方努力,同时亦需要我们定时检讨规划成果,才能保证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具有的先进性和指引性。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