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议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电力行业的专才与通才

蒋锐航  2012-11-09

论文摘要:电力行业对人才需求具有特殊性、专门性。伴随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技术领域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电力类的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以人为本,注重适应企业一线需要的应用能力人才的培养,使毕业生成为了解行业的专才,又是一专多能的通才,使电力类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力。

论文关键词:应用能力;专才;通才;可持续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将“电力行业发展到哪里,专业就延伸到哪里;电力行业有什么岗位,就有什么专业;电力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电力类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及时把握、了解掌握行业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为电力行业培养素质全面,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门人才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专才、通才,是电力职业学院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发展办学的导向。应用能力是一种真正可持续发展力,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适应行业发展的行业专才、通才教育,是电力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一、从政策落实到观念转变

自2008年起,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工作重心调整为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方案的实施,更加注重实际成效,引导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来。

应用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电力类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应用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文化底蕴的积累是一个过程,是人文素养、大学文化、职业修养诸多因素构建的接受力,理解力,能够形成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合力,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同时,潜移默化成终身学习的潜力。这种应用能力是专才、通才创新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电力行业更加注重真实环境中专业技能的锤炼,运行的规范性、损失的不可逆性、环境的高危性要求必须是行业专才才能胜任。因此,电力类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材和师资建设上都要紧紧围绕行业特点构建,根据需求不断调整,培养的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专才,为行业可持续输送人才。

对企业而言,专才与通才都是极其重要的人才,两者缺一不可,少了通才,企业格局无法拓展。电力企业的岗位多而复杂,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电力行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职业资格是职业技能的标准,是能力培养的一种载体,它可以使学生以专业为主线,适应不同岗位需求。

与此同时,要认清能力本位与技能本位和资格本位本质差异,真正处理好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以及职业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技能强调实用,职业资格注重资质,职业能力注重内化。

二、仿真,调整,延伸的人才培养途径

1.要为专才创设一种情景:仿真,即在真实环境中长期反复锤炼技能

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建成能够满足“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训练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鼓励教师自主研发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动、电、变多用途仿真实训软件,模拟真实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备运行。通过长时间大规模的仿真实训,使学生成为熟悉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熟练技术专才。

还应在在教学探索中不断创新。以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电气工程图阅读”是企业现场中、高级运行工检修时应掌握的重要技能,这一实训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将其列为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开发的现有的图纸全部是目前国内主流电厂、典型技术资料,对本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内涵丰富的训练。

又如,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工程系开设的“对轮找中心”实训,这是一项电厂安装检修中要求在高速运转的齿轮上完成的高、精、准的操作,在正常课程设置中是没有的。在职业技术学院加设入这门实训课程,提高了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还有通过校企合作改革创新的“电气安全教育”课程。安全生产才能给电力企业带来最大效益,因此,安全意识、遵章意识、掌握规范的操作要领以及能够分析判断安全隐患的本领对电力系统的从业人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影像资料生动展现工作场景和违章操作带来的触目惊心的后果;利用人体模型模拟现场紧急救护,包括触电急救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两项操作;实际验电操作停电、验电、拆装接地线、悬挂标识牌和装设遮拦等保证安全工作的重要技术措施的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训练,实现安全实训课程讲、演、练一体化,使学生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这些精益求精的实践课程设置,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计划地推行教师轮岗制度,每学期选派专业教师到仿真室、实验实训室工作,参加实验室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学习锻炼,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鼓励教师参加技能鉴定考评员、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与认证,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促进教学、科研能力同步提高,形成一支实践能力强的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构建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聘请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聘请名誉教授定期来校举办讲座;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真实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按企业的需要,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在学院进行教学,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实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的速度,快速成为技术骨干,这也是培养行业专才的意义所在。

2.立足主干专业拓展技能、调整

使学生除了拥有熟练的技能,还能兼容并蓄了解掌握行业内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未来工作中,专业发展上有见识,有见地,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成为行业通才。

“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毕业时拥有毕业证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这一制度明显拓宽了学生的技能和就业渠道。

例如,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和授权下设立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及黑龙江省第一火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可对电气、汽轮机、锅炉运行值班员等72个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既担负学生的实训教学,还可以进行发电厂动力运行值班员、安装检修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装表接电工等二十多种技能鉴定培训,初、中、高级技工到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考核认证,涵盖了电力行业所有工种,学生就业前可以参加各个级别工种的考试,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专才化、通才化。

通过增设行业内迫切需要的小专业,例如: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等,借助职业院校的实训资源,使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弥补高等专业院校偏重理论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学生跨专业辅修学习与学生本专业的学习相辅相成,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作为有益补充,也使学生深入了解行业与职业特点,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更利于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优化组合教学资源,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使教学更加专业化、专门化,学生在学习中时时与电相关,处处与电连通,校园小环境创造电力大系统,一专多能、专业突出的通才化教育在人才竞争中不断凸显优势,全方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

3.严格培养,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延伸专才、通才的应用能力

让学生在更大的校园环境中体会电力行业特点,将专业技能、审美情操、价值理念、文化修养杂糅整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高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应用能力。电力行业需要严格自律的精神,严格的自我管理,严格的自我约束,为此从学生自我管理、课堂教学,到学生生活的严格管理,从行为养成到性格培养,使学生自由散漫的生活习惯在循序渐进中变得严谨规范。电力行业是高危行业,唯有如此,才能为行业安全、健康、持续发展输送合格的专才与通才。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结合企业需要,学院的内涵建设要紧紧围绕企业、行业的发展进行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始终以开放的姿态,“走出去”与企业联合,增加学生专业及企业实践,“引进来”邀请专家,聘请双师,以应用能力为本位,教育专才,培养通才,努力造就素质全面、专业突出的掌握电力行业高级技术的能工巧匠。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