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破解的研究——从老子德育观说开去

张敏  2010-09-09

论文关键词:老子德育观 政治课教学 困境 研究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背离的困境,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以其独特的德育思想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老予以“不言之教”而“复归于朴”,顺任自然天性而返璞归真,无疑为我们破解这一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价值。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转为大众化的教育形制,对大学生的思想素养、人格操守的塑造,愈益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令人尴尬的困境:一方面教育部门给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极大的关注,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另一方面收效不显,大学生普遍对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表现出可有可无、应付了事的心理倾向。笔者尝试以老子的德育观来破解这一困境。

一、“复归于朴”的德育宗旨

目前,造成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德育目标的“高大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学生的个性心理成长轨迹。德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共生性的社会现象,“从德育的目的上看,历来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取向,即‘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牡会本位的德育目标强调的是德育的社会政治功能的实现,个人本位的德育目标倾向于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类德育的整体性目标应是两者的有机统一,这也是德育本有的逻辑。但长期以来,人的自由个性在社会政治功能泛化的挤压下萎缩、变形、异化。早在文明发展的初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就为我们从哲学层面上揭示了德育的应有宗旨。

老子的德育宗旨是从“道”人手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以下凡引(老子》只注章数)大德的样态是由道决定的,老子认为道体德用,“德的内容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通过德反映出来;大德的表现,是随道变化发展的。’乍佬子又将“德”区分为“上德”与“下德”,所谓“上德”就是那种体现了“道”的“德”,即“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则是背离了“道”的“德”,即“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叹第三十八章)。显然,老子的德育宗旨是要达到体“道”的“上德”境界。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在老子的视界里,道是宇宙万物万象的根源、母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不仅创生天地万物,而且“道”更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规律,“道法自然”的法则融人万物万象之中,主导着万物万象的生成、发展乃至衰亡的全过程。顺任自然,尊道而行,就会“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否则“不道早已”(第三十章)。

道的规律,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即“天之道”与“人之道”。老子深恶背离“人之道”的“有以为”的“下德”,在老子看来,“仁、义、礼、孝、慈”这些“有以为”的具体道德规范,“是自然素朴的本真状态遭到破坏之后人类堕落的结果。’,阎正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失道而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三十八章)儒家企图通过“仁、义、礼、孝、慈”这些“有以为”的道德规条,达到整伤秩序,匡正人心的目的,但实际上这些人为性带有强制色彩的人伦道德只能是对人自由天性的抑制与束缚,是一种伪饰与造作,“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十八章)老子毅然否决了违“道”的“仁、义、礼、孝、慈”这些“有以为”的“下德”。

老子认为体“道”的“上德”之境,是“无以为”的“复归于朴”,“是要把人性恢复到原始素朴的自然状态,使每个人都保持那种质朴的天性。’甲在老子的话语系统里,老子所珍视的是“赤子”“婴儿”。因为赤子、婴儿没有经历文明异化的熏染,没有遭受后天欲望的扭曲,保持着人类自然朴真淳厚的天性,“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老子希望人们“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道家德育的终极目标是体现本真人性之美的“自然朴真”之“德”。

“复归于朴”的德育宗旨遵循了人道德成长的内在规律,德育心理研究表明,人类的道德形态必须完全发自内心,是自律性的身体力行。没有朴真的心理机制,难有追寻道德的需求,以及实践道德的能力。社会功能的道德要求必须建立在个体自由人性敞开的基础上,没有淳厚、朴实、真诚、谦和、宽容等这些基础性的个人品德,也难以培养出大公无私、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等这些高层性的社会道德。因此,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应以基础性的个人品德的培养为重点,力求还原、塑造自然朴真的大写的生命。

二、“不言之教”的德育方式

造成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灌输、说教的德育方式。在“高大全”德育目标的规引下,从事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大都在有意无意间、有形无形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形:要么自视为真理的化身、道德的楷模,居高临下地教导着学生;要么成为传输指令的机械操作者,刻板无趣地将“真理的教义”全盘复制注人学生的大脑。不管哪种情形,都无感染学生生命的热情,激发学生对道德的追寻。因此,要想破解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说教、灌输的德育方式。老子的“不言之教”对我们改变传统的德育方式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老子的“圣人”在现代语境里可以理解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不言之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不用语言教导,实际上内里蕴涵着丰富的意蕴。

1.“不言之教”乃“善言”

教育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工作,因此,不可能不言。但这种言不是空言、大言、妄言,而是善言。老子说:“善言,无瑕滴。”(第二十七章)教师要想打动学生、吸引学生,必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甚至要言之精、言之慧,才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北京大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行教学组式的教师组合方式的改革,应该说是深得“善言”的要领。具体的做法是将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细分为若干专题,突破院系,乃至在更大范围里聘任主讲教师,组成实力雄厚的教学组阵容。由于主讲教师对所授的专题都有一定的专深的研究,教师用自己深刻理解、体悟、内化了的东西去讲解思想政治理论,可以避免照本宣科式灌输说教的弊端,排除学生的逆反和浮躁心理,从而打动学生、说服学生,不仅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知性内容,更使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2.“不言之教”乃“善行”

要达到德育之效,仅“善言”是不够的,更需要教育者的“善行”来配合。“善行,无辙迹。”(第二十七章)善行是指教师行为的示范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家孔子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教师的行事为人对学生的影响要远远超出有声语言的教化,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教师要着力进行自我人格塑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第五十四章)教师以道的法则自我修身,其德性就会真实纯正。富有纯真之德的教师必然会以无私之心,关爱着每位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着每位学生;以处下之心,托举着每位学生。一切是那么的自然,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阴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升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和内在感染力。

3.`‘不言之教”乃“自化”

道德有其内在化成的规律,非外在人力强制灌输所能为。“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五十一章)道之所以受尊重,德之所以受重视,是因为它对万物不加干涉,而是任万物自生自化自成。因此,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的作用,可采取问题讨论、主题发言、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与自觉。教师应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心态,因任学生自然成长之势,辅之、导之、引之,少言教,多启发,正所谓“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留给学生自我体悟、自我化育的成长空间,从而达到自我生命的觉悟和精神境界的升华。

总之,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是多因素的,主因在于德育目标的理想性、空泛性,远离学生的成长实际;随之而来的是德育方法的呆板性、单一性。目标与方法两者均背离了学生身心成长、道德养成的内在规律。主张“道法自然”的老子德育思想对于破解这一困境有其独特的价值,老子以“不言之教”而“复归于朴”,顺任自然天性而返璞归真,给人以扑面而来的清新通透之气。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