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阅读新思路的分析和启示
佚名 2013-02-05
现在我们常见的古诗排列方式,总是一行两句,两两对应,整齐美观。这样的排列符合人们的读诗习惯,横向排列,清楚自然,并且从左到右,也符合人们眼睛观察的顺序。
可仔细地想一想,古人的诗词都是竖行排列的,由右向左,自上而下,也是十分的有序,并且体现着古人的思考习惯。现在,我们换种排列方式,竖行单句排列,那么,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变成了这样的形式: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我们姑且就把这种格式叫做单行排列,以区别于常见的双行排列。
对于一首诗,我们总是习惯于横向思考,从作者生平到时代背景,从意象到人物形象,力求全面把握。实际上,这样处理往往很难到位,写出的答案甚至与命题者的初衷相背。运用单行思考,有利于考生对诗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更有利于他们做好诗词题。
下面,我就谈一下单行层次的思考方式。
【示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鹳雀楼高几层?
(2)前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我们先用单行划分层次,四句可分为两层,一二句为第一层,是写景;三、四句为第二层,是抒情。(1)题的关键在于要照应到上下两层,第二层中的“更上”表示第二次上了一层楼。我们不妨推理,第一次上一层楼就上到二层楼,第二次再上一层就上到三层了,大致就可以确定鹳雀楼高三层。再推上下两层的关系,我们已知第三、四句是作者站在第三层楼上看到的,那么,第一、二句就是作者在第二层楼上看到的景色。
该答案的推理过程,充分运用了单行、层次的原理。抓住上下两层的关系,以诗人的位置变化为中心,让解题思路和作者的游览、行进路线一致,使平面的诗变成了立体的图画,因而极具精确性。
(2)题探讨景情的关系。本诗的景情就很有特点,我们先分析景色本身的特点,作者通过“白日”“山”“黄河”“大海”这些硕大的意象,创造了一个宏大的意境,造成了一种磅礴的气势。接着,我们再用竖行、层次原理,以一、二句为中心,向上下看,上句就是题目,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描绘意境,是为鹳雀楼服务,把鹳雀楼放入这宏大的意境中,让读者想象鹳雀楼的宏伟气势。在诗中,这种宏大意境的作用,就是烘托鹳雀楼的气势。再向下看,三、四句是一种远大的境界,这种远大境界就是从一、二句宏大景色中联想出来的,一、二句景是三、四句情的基础,同时,三、四句包含的哲理是对一、二句的升华。
我曾统计过此题的答案,70%的学生可以答出诗歌本身的意境,但只有20%的学生可以答出上下句作用,也就是说,80%的学生在上下层次方面存在问题。现在用单行、层次的原理,至少可以从认知、感受方面,给学生一个体验,让学生明白,作用必须从上下段、上下层看。我想,再辅之以一定数量的训练,当可解决这个问题。
单行、层次,不只是处理前后层次的关系,它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景情先后次序的判断,明晰整首诗的次序。
【示例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1)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2)作者为什么写到雁?
我们先用层次的格式来分析一下,第一、二句是抒情,第三、四句是写景,这与常规的诗词有矛盾,一般都是先景后情,由此我们可大致推知此诗为倒装。不妨先摆正顺序,先景后情,理解起来就比较自然了。
(1)抒发的情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题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思乡之情从何而来。从诗来看,是大雁引起的。在古代诗词中,大雁经常被用来比喻书信,大雁南北迁徙可比作游子四处漂泊。借此可整理为:大雁多比喻游子,用大雁南归比喻游子思乡,用雁可归而游子不归,衬托游子的凄凉伤感之情。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判断是倒装呢?这就需要用常规的诗词知识去推理。在一般诗词中,总是先景后情,由景引发情,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就养成了先景后情的习惯。阅读中,一旦发现次序不对,就应换用单行、层次的思路进行整理,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诗词的次序。
古人在诗词中所运用的方法,有时十分巧妙,短短的四句,却包含着无尽的变化。这些变化有时是因为押韵,有时是为了强调,有时是为了对称。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改变,却给现代人的理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请看下面一首诗。
【示例三】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有人说:“独怜京国人南窜”一句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此说?请说明理由。
(2)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
首先,整体把握这首诗,一、二句有“昔”“今”。表明是回忆;三、四句有“南窜”“北流”,表明是对比,有方向性。一、二句有景有情,三、四句借景抒情。
(1)题,从单行、结构上看,第三句是诗歌的记叙中心,作者在“南窜”的路上,看到花鸟忧伤,看到园林回忆起过去伤感,看到湘江水,就联想到返回朝廷。很显然,此句是关键。从内容上讲,所有的抒情都围绕着该句,都是从该句生发出来的,此句是抒情的基础。故题(1)的答案为:同意。从结构上说,该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正在南窜途中。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展开,从这一句生发的。
(2)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译出来就是“伤感时,看到落花就流泪;听到鸟叫就心惊”,是移情于景,同时,用花鸟这些欢乐的景反衬伤感的情,也可叫乐景衬哀情。原诗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就是典型的例子。故题(2)的答案为:“今春花鸟作边愁。”春天的鸟语花香本是赏心悦目的,但因为作者“南窜”而成了“边愁”。诗人以“花鸟”来反衬“边愁”,可见内心悲伤之重。
古代诗歌中,对仗性极强,对偶句也比较多,第三、四句,第五、六句也经常以对偶的形式出现,上下包含着许多的联系,通过两句对举,可以明白许多隐藏的东西,此时,单行、层次理解的方式,可以让你迅速、准确地理解诗句。
【示例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昔人写诗,经常使用对比手法。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对比的?
(2)经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叹?
运用单行、层次可以清晰地看出,该诗可分为两层:一、二句写“街西紫牡丹”,记叙中饱含情感;三、四句为第二层,写另一种“无人看”的牡丹。对比:街西——(街东),紫牡丹——(白牡丹),热闹——(冷清)。
(1)题,“怎样对比”就是必须说出修辞或者使用的手法。景,一般都是描写,描写运用的字词以及所形成的画面需要说清楚。故题(1)的答案为:运用了描写画面和对比的手法,前两句极写豪贵们争赏紫牡丹的热闹场面,与后两句写白牡丹空对明月、承着冷露而无人瞧看的情景组成鲜明的相比。
(2)题,“诗人的人生感叹”,严格讲,出题不够准确、具体,如果“裴给事”与“裴潾”是同一人,则答案比较好写;若是不同的人,则答案比较复杂。原诗的中心是“紫牡丹、白牡丹”的对比,诗人把“裴给事”比作“白牡丹”,借以烘托裴给事卓越的才干和高洁的品行,通过“热闹——冷清”的对比,在于说明裴给事才高行洁却无人欣赏,也包含着对社会埋没人才的批判。故题(2)的答案为:1.表现了诗人对裴给事人格廉洁而无人欣赏的人生叹息。2.对豪贵们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批评。3.借别人说自己,叹息自己怀才不遇。
前面主要讨论的是绝句的变化,其实,诗歌越长,其记叙性就越发明显,层次结构就愈发突出。常见的律诗,用单行、层次理解,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示例五】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寻”有什么好处?
(2)请分析“英雄”的具体含义。
(3)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何也?
先划分层次,八句四层,每一联为一层,对应记叙角度,经过单行、层次的分析,整理出了一个完整的小记叙文,诗歌的内容就了然于心。理解清楚,答题也就自如了。这只是大的方面,实际上,在字词方面,层次对举,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要理解“寻”,先对举一、二句,第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问,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是答,是知。由问到知的过程就是“寻”,这里面包含着作者的坚持之意、敬仰之情。
较长的律诗一般可分为三层或四层,因此,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到层次,有几个层,就有几个含义。诗中的人物也要这样归类,歌颂的对象是诸葛亮,是诗中主要的英雄;杜甫无限向往,也是英雄,由此引申,那些千千万万想建功立业的仁人志士,也是英雄。不过,这些是分类概括,必须看出这些英雄的共同特点,那就是出师未捷、愿望无法实现、留有遗憾的人。
单行思维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举,强迫你向这个角度思考。“蜀相”与“诸葛祠”是对应的问法,按对举的原则,首先必须解释清楚“相”与“祠”本身的含义,接着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这样就会相应地顺畅、全面。
故(1)题答案为:寻,即寻找(本义或修辞),从不知道的地方去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译原句显示意境或画面),表现了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由物到人,由景到情)。
(2)题答案为:有三层:A.文中描写的中心人物,建功立业的诸葛亮。B.渴望建立功业的作者杜甫,来参观诸葛亮庙就是表达为国建功的愿望。C.千千万万像杜甫一样渴望报效国家的有才之士。这些英雄都是“出师未捷”“壮志未酬”或者“报国无门”的人。
(3)题答案为:A.“相”强调人,突出的是功绩、官职。“祠”强调庙,是物,是一般人都能达到的程度。B.彰显文章的侧重。以写人、功绩为主,少写甚至不写建筑的磅礴大气。C.“蜀相”是虚写,“诸葛祠”是具体实物,前者留给人的想象余地大,后者略显真实局促。
【示例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先用单行、层次判断,八句诗可分为四层,用记叙确定位置,是作者游览赤壁这个地方。
运用单行对举解释字词,“拳”展现的是鹭鸟安静的状态,形象性强,画面感清晰,是静态。“退”是远处飞鸟的状态,表现的是飞行的过程,是动态。
诗作的层次性非常明显。全诗四个小层,实际上是两个大层。前四句为一层,后四句为一层,前后的关系是,由于功绩被流水冲走,所以羡慕隐逸的生活。但具体分析时却必须逐层解释清楚,即答出每一层的具体含义,再概括两个大层的含义,这样才比较完整。
故(1)题答案为:“拳”和“退”。“拳”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的神态。“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飞鸿在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题答案为: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鹭鸟、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慨,于是提出“最羡鱼竿客”,想驾一叶扁舟在风雨朦胧中归去。
我们顺便对比一下高考答案,以第(2)题为例,“结合全诗”表明的是层次。答案中用①②标明,分两个大层解释清楚。两层之间的关系,用“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慨,于是提出‘最羡鱼竿客’”标出。点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因为功绩流走,才想去过隐居生活。原因、结果、层次,全都展现出来,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我无意奉承高考答案,只是想说必须研究、学习高考答案。
与传统的诗歌理解手段相比,单行、层次无疑比较简洁,传统的作者、时代背景、相关资料等内容繁杂,不容易看懂;单行、层次摒弃这些,直接从层次的角度理解诗歌,接近学生实际,使其更容易看懂。在实际考试中,给予过多注解的东西很少,很多时候,都要靠学生去猜测,去填充相关内容,单行、层次能够提供需要的一些东西。在制作答案时,单行、层次又能给学生多种启发,让他们尽可能地写全答案的要点。当然,要熟练地掌握这一方法,还需要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在练的过程中,以提高制作答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