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孔子的启发诱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张鑫鑫 2012-12-06
论文摘要:孔子的启发诱导是其教育教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取得教育成功的关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推崇。启发诱导的内涵十分丰富,意义相当深远。继承和发扬孔子启发诱导的思想,有利于提高当代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孔子;启发诱导;当代教育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其前后有弟子三千余人,培养了不少博学多才的学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总结、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这些理论不仅在当时行之有效,对于今天教育改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孔子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今天仍被大众广泛赞誉的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思想。其中尤以启发诱导最为人称道。
一、孔子眼中的启发诱导
在孔子著名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中,启发诱导处于重要的位置。“举一反三”,实行启发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对于学生,先使他经过苦思冥想,如果想不明白,心中有疑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心中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开导他。这样,他所学的的知识才能巩固。孔子就如何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已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主张,“能近取譬”,即善于运用学生比较熟悉能被理解的浅近事物阐发较为深刻的原理。他主张多方设计情境,令学生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而知二”、“闻一而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而既能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而对于那些不肯主动刻苦钻研的学生,实行启发式教学是使学生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历来为执教者所重。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试行,确实难能可贵。 而如何坚持启发诱导呢? 第一,努力尝试多种方法,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也就是说抓住良机适时教育。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论语·子罕》中有言:“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第二,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当其可而教。就是说如果在旧的知识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就不再传授新的知识了。 第三,温故知新。论语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凡是照本宣科,不知道所教学科知识的重难点的老师都是不合格的。对于所教的要有创新,不仅把原有的东西教出新意来,而且观点要新,有自己新的见解。 第四,罕譬而喻,言近旨远。这是对老师表达能力的要求。意思是说比喻打的少道理却能让学生明白,说的是眼前的事情意义却深远。就是深奥的道理用浅显的话表达出来。正如《学记》中对于优秀教师的要求:“其言也,约也达,微而藏;罕譬而喻,言近旨远。” 第五,存疑问难。真正的启发让学生有问题,不断产生新问题,学了还想学。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也就是说使没有疑问的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并帮助他解决疑问,还要产生新的疑问。如此反复,螺旋上升。使发问和解疑节节逼近,相辅相成。换句话说,没有让学生产生疑问的教学就不是成功的教学。
二、孔子的启发诱导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我们目前的教育,家庭和学校都承担了一部分责任。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是否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掌握了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好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呢?回顾我们多年的教改实验以及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似乎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也在慢慢渗透中思考着自己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可取,是否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经过数年的社会变革和对教育的重视演变,旨在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早已经精彩纷呈了。当代教学中,也有很多很有天分的教育者们在随即设计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新情境,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在这方面可贵的探索中,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情境教学、人本观念、课堂讨论、师生对话、辩论演讲、角色感受等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许多家长也自觉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中汲取新鲜的营养。但是这样的教师和家长在我们目前的教育领域为数极少。我们目前的教学还是大量存在着模式教学,把优秀的孩子教育成“模坯子”。家长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不堪重负。当精神逻辑超负荷运转不灵的时候,很多孩子出现了心理障碍和扭曲的人格特征。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教师和家长该怎么样运用好启发诱导的方法,真正做到行之有效,并努力构建和谐的符合孩子发展的现代教育情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