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析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

佚名  2011-11-29

摘要: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从解读、申说《论语》切入,以虚构人物蔫姜追忆先师的形式再现孔子游学、授业、传布政治主张的行踪轨迹,彰显孔子思想的形成、发展及《论语》的成书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了孔子形象。

关键词:历史小说;“孔子”题材;河南

1989年,时值孔子诞辰2540周年之际,日本着名作家井上靖推出了长篇历史小说《孔子》。该书出版后膺获了该年度野间文学奖,并在东亚地区和欧美国家得到译介出版,产生了积极的文化影响。

《孔子》全书凡二十万言,内容分五章。以第一人称对话体式结构布局。作品的叙事主人公为作者虚构的具有蔡国遗民身份的孔门弟子蔫姜(其意为干姜、老姜),小说以蔫姜追忆先师孔子生前经历的形式展开情节,再现了孔子在其有生之年游历讲学、授业传道、推布政治主张的行踪轨迹。通过基础于实证性考察的文学想象,描写和勾勒了孔子与门下弟子的社会活动和彼此间的情感关联,探示与彰显了儒家学说的形成、发展以及《论语》的学术思想。小说“把舞台置于春秋乱世这个大时代背景,再让孔子一行登台表演,那么,孔子、子路、子贡、颜回以及其他弟子都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符合历史时代的风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在这历史中产生的孔子言论以及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就必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1}

在日本近现代文学创作中,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作为描写对象的作品并不鲜见,谷崎润一郎的《麒麟》、太宰治的《竹青》、中岛敦的《弟子》等等均是。然而,上述作品要么截取某一横断面叙写孔子的生活经历,要么从他者视角勾描孔子的人际联系。只有井上靖的《孔子》从解读和申说儒家经典《论语》思想观念作为审视和切入的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了孔子形象。

井上靖在其耄耋之年选择《孔子》为自己的文学生涯封笔收山,与其本人自幼从习汉学、接触并受到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有直接关系。1977年,曾在井上靖和汉学家吉川幸次郎之间进行过一次以“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冠名的学术对话,其间井上靖便提及其幼时就读的中学开设有汉文课程,从那时起便对《论语》一类中国文化典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强调说自己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用上课的形式,而是自然地深入其中,受到熏陶的。”{2}在《孔子》的序文《致中国读者》中,井上靖自述“我深感《论语》中孔子对人生的见解里以具有神奇魅力的韵律的现代式语言中蕴藏着全部理想和感受。它深深地打动我们这些即将对人生进行总清算的老人的心”。他还说:“我晚至七十岁才读《论语》,为之倾倒,到八十岁又将《论语》编成小说,就是《孔子》”。③井上靖认为,“孔子的思想至今没有过时”,鉴于历史书籍和学术着述的阅读面较窄因而影响力有限,只有小说这种拥有最多受众的文体形式才是让更多人接受孔子学说、弘扬《论语》思想的最佳途径。一言以蔽之,折服于《论语》的深刻思想蕴涵是井上靖构思和创作《孔子》的初衷。

在确定将“孔子”作为小说创作的题材后,井上靖便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广泛搜集、解读、理解、消化与孔子有关的史料文献中。《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是井上靖首选的指导性文献,该典籍的记述为《孔子》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凭依的基本史料。另外,井上靖还博览群书,广征博引,从《汉书》、《春秋左氏传》、《谷梁传》、《吕氏春秋》等史籍以及顾颉刚、郭沫若等中国当代史学名家的着述中汲取诸多参考借鉴。

就在将《孔子》第一部分书稿交付出版社之际,年逾80岁的井上靖被确诊罹患癌症,做了食道切除手术。“最后,我已无能为力,只有听任‘天命’的安排,……横躺在手术台上,任由麻药夺走意识。”{1}从那一刻起,井上靖真正领悟了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天命”思想。病情稍缓,井上靖立即投入《孔子》的写作,发誓“在有限的生命”里写出自己所理解的孔子。癌症手术后井上靖对“天命”的感受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孔子》写作的题材抉择和内容导向。孔子学说中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仁”,除少数篇章外,《论语》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仁”字。然而,出自井上靖笔下的小说文本里,描写和陈述“仁”的内容较之《论语》相对弱化,而对与“天命”相关内容的铺陈与探讨则着墨甚多。

《孔子》的创作过程是井上靖抗争疾病和运笔描摹孔子命运同步展开的过程。井上靖本人与以疾病和死亡为表征的“天命”进行抗争的文学表述,便是小说中晚年孔子在遭遇爱子信徒相继亡故的命运打击之下,仍然恪守道义,坚持完成讲学、传道的伟业。在井上靖看来,“孔子毕生最伟大的业绩,产生于孔子生平最悲伤、最孤寂的时期,而正是这些悲伤、孤寂支撑着他。”{2}究其实在,小说《孔子》不但是井上靖文学生涯的巅峰之作,更是其在清醒意识到生命大限即将来临之际,倾全部心力谱写出的超越生命极限之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可以看作井上靖以小说形式留下的辞世遗书。

井上靖通过《孔子》的序言《致中国读者》概括说:“孔子是怎样一个人?我以为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是乱世造就的古代(公元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③小说中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天下无道、礼崩乐坏,整个社会陷入了“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的灾难深渊。而孔子心中向往的理想化社会模式是尧舜和周公时代,意图使现实政治回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轨道上去,提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信仰坚定的程度几达痴迷,以致因为在梦境中见不到自己敬仰追慕的圣人周公而感伤不已,慨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周公”。为实现政治理想,孔子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自我“放逐”,14年漂泊浪迹、周游列国,无论是“斥乎齐,逐乎宋、卫”还是“困于陈、蔡之间”,虽历经艰难险阻,屡受失败挫折,均不能使其更移志向,亦没有让他止步退缩。孔子以治理乱世作为上天赋予他的使命,“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尽管穷毕生之力大都没有产生预期效果,但他从不气馁,明知无望成功,依然坚持不懈、笃定执着。

对于《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一般以“早晨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都是可以的”作解。但井上靖在作品中超越习见,对这句名言给以了独到的诠释,即“要是早晨听说已经出现一个以道德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让我当晚死去也心甘情愿。” 在这里,井上靖将文句中“道”的涵义从“真理”上升为“以道德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这般解释正是身为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的晚年井上靖面对着当今世界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做出的理性思考。

对“天命”观念的探讨,是小说《孔子》的一项重要命题。小说开篇章节即有如下表述: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夫子言道,天何曾说了什么。诚然如此,天什么都没说。四季照样运行无阻,万物照样生长,天却是什么也不说。{4} 然而,孔子率领门生周游列国,却一再因“天命”使然而改变行程轨迹。因“不得用于卫”,孔子决意投奔晋国“西见赵简子”,携子路、子贡、颜回众位弟子抵达渡口欲渡黄河之际,忽闻晋国政情有变遂被迫放弃晋国之行。孔子仰天慨叹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认定此一事件变故系由“天命”设定。另外,孔子师徒游历途中曾在陈国、蔡国居留数载,后得楚昭王“使人聘”,孔子“将往拜礼”、跋涉远奔楚地,目的在于谒见说服楚昭王接受和推行其政治主张。然而,孔子这一经过长期思虑、数年谋划的政治诉求却因楚昭王的突然薨逝而瞬间化为齑粉。井上靖写道: 不得谒见昭王,命也。——夫子的心情想必如此,但夫子一言不发,返回宅第之后,坐到可以望见夜空的走廊一隅,等到大伙都来齐了,于是宣布了下一个行动——“归与,归与”。{1}

与天命相争无果,孔子结束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重返鲁国传道授业。

《论语》中记载的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一说,被井上靖的小说表述为“我于五十岁时,自觉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上天所赋予的崇高使命”。认为既然意识到这种使命感,就应该为之不懈地努力,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应该努力去做,成功与否都是天意。依照井上靖的理解,“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自我意识到天赋的使命;二是既然具有这种使命感,就要奋力而为,能否成功,只能由天裁夺。“无论任何事情,……成功与否只好由天”。

井上靖认为孔子周游列国的14年,就是不断与“天命”抗争的漫长的14年。返回鲁国之后,孔子接连受到爱子伯鱼夭折,信徒颜回、子路相继离世的沉重打击。颜回之死引出孔子“天丧予!天丧予!”的悲叹,可视为其对无情“天命”的悲诉。如果说,“知天命”是孔子对其自身使命和生存方式的反思,那么,“天丧予”则是晚年孔子面对着晚辈后人的接踵谢世,向着“天命”发出的无奈悲鸣。

井上靖在探讨《论语》中“天命”观的同时,也对蔫姜本人对“天命”的感受以及相关经历进行了描写,蔫姜对“天命”的逆反性思考,实际上正是一直抗争“天命”的井上靖真实的内心写照。在小说中,蔫姜有两次因感知“天命”而改变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第一次是身为仆役的蔫姜在村落破屋中亲眼目睹了孔子及其徒众泰然面对狂风暴雨时引发的思考。在天摇地动的自然暴力面前,孔子既无恐惧,亦不闪避,而是正襟端坐,泰然处之。就在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蔫姜生平第一次看到世上竟有这样处变不惊的沉稳高尚之人。于是,一种想法在蔫姜心中油然而生——即便生逢乱世,身为人者仍然应该理性清醒地直面人生。小说叙事中孔子坦然面对狂风暴雨的情景正是80岁高龄的井上靖接受食道癌手术的内心写照。“第一次冷静地正视自己的命运就是在决定接受食道癌手术的时刻。”{2}以80岁高龄接受手术不啻于与“天命”抗争,而手术能否成功,惟凭“天命”使然。井上靖“正身端坐、坦然迎接”,奋力书写《孔子》正是其抗争“天命”的形象写照,小说的字里行间饱浸着作者“看透之后仍旧战斗”的顽强精神。

小说中蔫姜感知“天命”的另一次经历发生在孔子辞世之后。蔫姜隐居山村,房东农家生有****,平时认生不让蔫姜接近。但在该女孩儿两周岁生日那天突然向蔫姜伸手示好。这一情境遂成为蔫姜60年生活中最为美好的记忆。然而就在当晚女孩儿突患疾病,旋即不治而亡。蔫姜陷入长久的沉思,难道这也是“天命”使然?女孩儿向人示好并非过失,何以受到“上天”的惩罚?历经世事的蔫姜虽百思而不得其解。在井上靖的现实生活中,于此相类的“女孩儿”事件曾经真实发生。井上靖的自传《春》有载,“前年,快两岁的可爱的孙女英子突然得了脑炎,完全丧失了意识,至今未愈。那么纯洁、无辜的孩子为什么会遭到如此厄运?我抑制住自己悲伤的心情,将‘天命’作为《孔子》的中心命题进行创作。”这里的“前年”是指1987年,即井上靖做食道癌手术后次年,重症手术和爱孙患病对于井上靖来说都是极其沉重的生活磨难,由此衍生出了《孔子》中所表述的“天命”观念:走自己所信奉的道路,成败与否,任由天意。这是井上靖总结出的孔子身居乱世时的生存理念,也是写作《孔子》之时井上靖本人心理状态的精当概括。

在《孔子》中,井上靖明确表达出一种寄希望于未来的积极态度。为了创作《孔子》,井上靖在垂暮之年倾全部心力钻研《论语》及相关文献,力图尽可能接近孔子生存与活动的原初状态,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也尽可能地与中国历史人物孔子的思维契合趋同。尤其对于《论语》名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诠释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生思考更与传统的日本式理解大相径庭:

过去的一切如同这大河的流水,昼夜不息,人的一生、一个时代、人类所创造的历史也都奔流而去,永不停止。这样每时每刻变化流逝的现象弥漫着难以言状的寂寞的氛围。河水奔流不息,注入大海,与此相同,人创造的人类历史也和人类自古梦寐以求的和平社会的实现注定地维系在一起,不可能不连结一起。{1}

井上靖认为,基于这种心理,孔子才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这种积极的解释在小说《孔子》中得到反复论证。作者对孔子的所作所为充满了敬仰之情,认为“孔子的魅力在于对正确事物倾注的热情,在于对拯救不幸的人们,所具有的执着。”{2}认为孔子所追求的那个理想的世界必将到来。

距离开始写作《孔子》十多年之前,井上靖曾就“逝者如斯夫”这句话写过随笔,文句中有“每一次想起这句话,都会多少有些不同的体会。……失意的时候,感到人生无常地流转;得意的时候,感到人生无限的动力。之所以常常想起这句话,就是因为它的内涵随着人生境遇的不同而不同”。1989年,由新潮社正式出版的小说《孔子》所附序言中,井上靖就此一题旨再次命笔写道:

孔子的“逝者如斯夫”,每一个时代,都有些许不同的诠释,这正是孔子最伟大的地方。我是在核时代接受孔子思想的,但我认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底蕴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要相信人类,相信人类创造出的历史。如果没有这样的信任,我们就不能坦然迈进21世纪,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也不会延续至今。③

井上靖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阐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创制安定的社会秩序,建立一个和平的理想社会。而“建立和平的理想社会”也正是井上靖长期思考的问题。

综览井上靖一生,亲近、认同中华文化,坚持投身于日中友好交流事业是他一贯坚持的基本立场。从1974年担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起始,尤其是1980年接续中岛健藏出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之后,直到1988年身患癌症入院诊疗为止,井上靖每年至少有一次来中国访问考察,连续15年从未间断。

作为其政治、文化观念的文学性实践,井上靖一生创作过大量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从西域作品《楼兰》、《敦煌》、《苍狼》、《天平之甍》到《孔子》皆是成功力作。除《孔子》外,其他作品多为凭依史料记载作为基础,通过文学想象进行写作的。《孔子》是井上靖作品中唯一一部多次实地考察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历史文化场景、反复印证题材和素材来源之后创作的中国题材作品。在其生命历程的最后十数年间,井上靖多次踏上河南大地,身负着为长篇历史小说《孔子》确证历史背景、搜集创作素材的使命和任务,为在小说叙事中再现当年的历史环境,尽量还原孔子的生存与活动情景,井上靖自1981年起至1988年期间“六下河南”亲赴各地的作品情节、事件的实际发生地进行文化历史考察,行迹遍及豫东的商丘、周口;豫南的信阳、驻马店;豫北的安阳、濮阳和黄河沿岸的郑州、开封等地。

河南之行为井上靖解决了创作《孔子》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未解难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给历史地理名称“负函”定位。史载孔子一行曾在陈国国都滞留3年,继之到达楚国的负函。孔子到过负函的文字记述出自《论语》的记述,《春秋左氏传》则有“叶公诸梁,致蔡遗民于负函”的记载。然而,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负函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给井上靖造成了不小困惑。为查考负函的确切方位,井上靖“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许多与书本记载不同的新线索。在写作中,因对《论语》中提及的‘负函’地名有疑问,不得已停下笔来,亲赴河南信阳考察。”{4}井上靖多次访问河南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在小说中给负函城准确定位。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信阳附近的淮河岸边发掘出一座“大楚王城”,遗址位于信阳县长大乡苏楼村,面积约有68万平方米。井上靖从信阳地方史志专家口中得知,这处城郭遗址应该就是他所寻找的古城负函。井上靖河南之行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确认蔡国的新旧国都,以在小说中能够准确描写孔子“久留陈、蔡之间”时在蔡国滞留的实际所在。《史记》和《汉书·地理志》等均有蔡国历500年迁新都延续40年被强楚所灭的记载,为弄清上蔡、新蔡两地作为蔡国新旧都城的次第顺序,井上靖连续造访新蔡和上蔡,为小说创作做出实证性判断。

井上靖创作《孔子》的目的在于借中国古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影射当今世界,进而探讨人类社会的出路问题。用井上靖自己的话说就是:“虽然事隔2500多年,孔子的许多话好像就是对当代人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吸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并身体力行,有利于尽早实现我在《孔子》书中所希望的‘融洽的社会,和平的国家关系,一个光明的世界’。”{1}井上靖将自己笃定探讨人类社会出路的文化肇始原点聚焦于豫北平原上一个小小的村落——葵丘。1984年,井上靖在国际笔会东京大会致开幕词时说:

中国古书《孟子》中所记载的二千六百年前召开的葵丘会议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去年十二月,我到了距河南省的古都东面一百公里的小村葵丘。那是个桐树环绕的小小的、美丽的山岗。我到葵丘,是为了向二千六百年前的会议表示敬意。这古代的事件,使我相信人类,相信人类创造的历史。作为一个文学家,我对此坚信不移。世界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灾难的人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追求个人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没有他人的幸福,怎么能有自己的幸福?只追求自己国家的和平繁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没有他国的和平繁荣,怎么能有自己国家的和平繁荣?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