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王静 2011-10-23
鲁迅的作品中充满了坚韧的战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中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悟,把握鲁迅精神,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的文化大餐之一,有助于学生养成真挚的充满人性的品格。对于当下的中学生语文学习来说,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味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变化和语言的声音。
初中语文课本共收录了鲁迅的9篇文章:其中有两篇选自《野草》(《风筝》《雪》),三篇选自《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三篇选自《呐喊》(《社戏》《故乡》《孔乙己》),一篇选自《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其中阅读课文(除了文言文、诗歌、写作之外的课文)总数为108篇,鲁迅作品约占7%。从这个比例来看,鲁迅作品可算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从作品的体裁上看,几乎涉及鲁迅创作的所有方面。可见,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地位。
为了更好地挖掘鲁迅作品的深层文化意蕴与感受作品当中的诗意,鲁迅作品一般在中学语文课上是精读课文,是属于阅读教学。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学语文课堂孜孜以求的鲁迅作品教学目标包括:领略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于鲁迅作品,茅盾评论说:“在中国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这些“新形式”,除了独特的叙事方式外,当然还包括他特有的语言风格。其语言结构的繁复、修饰语的叠加、标点符号的活用,都是同时代作家所不可比拟的。这一点在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诸多篇目中,都能感受得到。例如,《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话语方式的对照,《孔乙己》中孔乙己表现出来的失语症等等。这一表现形式就是要广大教师带领学生去感受的。而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由于鲁迅作品作为文学作品,要让学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说出这些体验,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
然而与此同时,中学语文课堂上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分析的太琐碎使学生失去兴趣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中学鲁迅作品的学习也不例外。面对鲁迅作品,许多老师所做的依然只是语言教学工作,呈现给学生的课堂体系是语言化或文章化的。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一句话或某一词语反复推敲,不厌其烦,造成教师讲得口若悬河,学生听得晕晕乎乎的现象,致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事实上阅读理解文本需要解读能力,浸入文本需要鉴赏能力,与文本对话需要整合能力,阐释文本需要逻辑能力。而分析太琐碎,对知识能力目标是一种违背。
(二)片面的处理教材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篇课文,如果教师讲得太少,学生总觉得心里空空的,而教师们呢?倘若不把课文分析得透彻,似乎也觉得不放心。于是乎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就成为理所当然。由于担心学生读不透鲁迅作品,每一篇文章几乎是以老师静态的“讲”完全取代了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体验和多元理解,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教师像大鸟一样将食物嚼细,再喂给嗷嗷待哺的小鸟们。粗看是教师对学生宠爱有加,生怕食物有块骨头,刺坏了学生的喉管;细想却是教师的粗浅疏漏: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早在嚼细的过程中流失了,吞食了残渣的学生能得到什么?而且每篇课文教师都滔滔不绝的讲析,日复一日,学生们都在教师的大包大揽中学习,久而久之,关于语文的视觉、听觉和思维都变得不敏锐甚至是迟钝了。在这种依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养成一种惰性:就是读书时,不求甚解和懒于思考。
(三)主题的落后导致学生体验情感而不得
理论上教学目标应该锁定在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爱戴鲁迅,激发对鲁迅这个人的兴趣。目标不高,但教学实践却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正是由于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着一个不易察觉、而又根深蒂固的弊端,就是相信课文中的意义是作者早就赋予的、永恒不变的。而所谓的理解课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一种方法去挖掘这已经存在的意义。《孔乙己》这篇课文,已经读了几代人,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一直遵从教参的说法,把孔乙己看成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从其自身找原因,也不难发现其缺乏适应生存的能力也是其不幸的原因之一,由此获得一个启示:学会生存,这样的见解也许更有见地、更贴近生活。若是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不了情感,那要亲近爱戴鲁迅便很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在现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鲁迅作品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的养成,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对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以下设想,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有足够的文化积累。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很好地传递鲁迅精神给学生,首先要对鲁迅作品有很好的领悟。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
而实际教学中也证明这一点。比如现今的教学理念提倡问题意识。而要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前提是教师对鲁迅作品形成自己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积累足够的文化底蕴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二、对于鲁迅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见解”。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思想观念不断更新,思维模式不断变化,对作品的理解,也会因为生活体验、兴趣爱好、性格品质的不同而有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若强调答案统一,扭曲他们自己对某一事物独到的看法无疑是在扼杀他们的思想。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新颖、丰富。例如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理解,对中学生来说,可能“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追根究底的性格特点和天真可爱、活泼生动的内心世界”这一题旨,会比“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说法更具有说服力、沟通力和亲和力。
三、强调以文为本,提倡感悟法。
中学鲁迅作品可以采用感悟法,强调以文为本,让学生先感后悟。采用此法需将作品“还原”来读,即“把审美对象的描写恢复到人的本质属性的原状,对文学形象进行本体考察。”阅读中,教师应从文本入手,创设情境,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比如对《风筝》的解读,我们可以试着从亲情这个角度让学生去感受小兄弟对风筝的入迷,看到别人放风筝,小兄弟如痴如醉;而当“我”毁坏了小兄弟的风筝以后,在“封尘的什物堆中”的弟弟的反应。“我”蛮横地毁坏了风筝,并“傲然”离去;小兄弟只“绝望”留在原地。兄弟俩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一个是追求美的心灵被扼杀而痛苦无告,一个是缘于病态的偏见和封建长幼尊卑伦理的威力而进行戕害美的心灵。越抒写“我”的“胜利”,则越显得“精神虐杀”的可恶。特别当“我”怀着“沉重”的心去讨他的宽恕时,小兄弟却“惊异地笑着”,还说:“有过这样的事吗?”而且“全然忘却,毫无怨言,”这也不正是美的情操么?朴实的语言,展示两颗美好的心灵:一个严于自责,有错就改;另一个是宽于待人,不计较别人的错处,这也正是美的心灵的写照。这种从人性化的角度去解读这篇课文,学生觉得特别,也容易悟出“我”心情“沉重”的道理。也正是在这种感与悟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具有整体把握的能力,而且通过自己的阅读与思考,使他们领悟作品的人性美、体验作品的生活美、学习作品的语言美,感受作者的人格美,从而获得审美的情趣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灵活,课堂充满智慧
教学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技巧、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可以形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化难为易,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故乡》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这是我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面对学生的提出的“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一意外的问题,老师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来开一笔,然后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及时收拢。一收一放,自然天成,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突出了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