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媒体的发展

钱庆义  2012-06-15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催生了很多新的媒介形态的同时也在融化着传统媒介之间天然的壁垒,不同媒介之间内容和传输平台的共享不再受到媒介传统属性的限制,内容可以在不同媒介平台间自由流动,媒介融合的趋势表现得日益明显。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①政府的政策支持将有力地推动媒介融合的进程。电视作为数字技术出现以前最大融合多种信息表现形式的媒介受到媒介融合的影响自然也最巨大:电视媒介的渠道资源稀缺优势正在丧失,对信息的多媒体集成不再为电视所独有,传受界限的模糊和信息从内容到形式的海量选择提升了电视受众的地位。电视的生存环境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的节目制作、内容发布、品牌营销、运营管理、人才培养亟待调整,以适应媒介融合下的传媒生态。

媒介融合的内涵

当前对媒介融合的概念尚无统一界定,最早提出媒介融合概念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它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过去为不同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媒体提供;过去为一个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②数字技术为信息的内容共享提供了支撑,只需进行内容资产的一次性创建,就能够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重复使用,而计算机网络则构建了一个多媒体平台,实现了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各种信息形式的有效整合和传播,而在网络媒体出现以前,对声像画的整合能力是电视媒体独有的优势。技术的进步促使各种媒介的传播平台趋于融合,受众在融合网络的各个节点上获取多种媒介的多样化信息。电视媒介再不断拓宽送达到用户终端渠道,使媒介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取得规模经济和范围效应的同时,也在丧失着自有传播平台的媒介独占优势,面临更多的潜在竞争者。

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介生态的变迁

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大规模应用是媒介融合的主要推动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正成为推动各种媒介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改变着电视媒介的媒介生存环境。杰金斯教授将媒介融合的影响归纳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③

内容资源优势属性的改变。数字技术对媒介边界的消解,瓦解了信息对传播渠道的特殊依赖,传播内容可跨平台自由流动,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来源都呈现出“无限”的状态。过去以时间和空间为依托的稀缺性媒介资源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得以释放,媒介渠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几近无穷地出现。媒介融合使得电视媒介的传播平台不再成为稀缺资源,那种依赖渠道稀缺下销售广告获利的运营方式将逐渐被淘汰,传播渠道的拥有和掌控能力对电视媒体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贡献将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将是电视的内容原创能力、内容资源配置能力。媒介之间壁垒的消解使得媒介市场的竞争不再受媒介平台的限制,任何一种媒介随时面临跨媒介的竞争。电视长期依赖的传统资源竞争优势正发生着转变:对节目内容音视频信息的接近不再为电视媒体所独享,多元化媒体的内容提供与网友使用数码相机和DV制作的草根内容使得信息的内容和形式极大丰富,第一手音视频资料的占有不再是电视媒体的核心优势。全媒体竞争环境下对用户注意力的争夺空前的激烈,电视要与更多的竞争者去博弈受众的注意力资源。

传受界限模糊导致受众地位的提升。网络媒体的出现在媒介融合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推力。网络媒体依托网络传播的逻辑拓扑表现出天生的互动优势,其拓扑结构特点表现为: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发送信息,成为相对中心节点;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在收到信息后,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回反馈信息;网络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和中间节点进行信息的交流,并且这种交流路径不止一条。④传受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不再是拉斯韦尔的线性模式,而是类似于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受者会变成传者,传者也会变成受者。在媒介融合的情景下,整个传播网络中,不存在信息发送的中心点,只存在信息传递的节点,信息的传播体现为较强的去中心化。加之DV和视频编辑软件的普及,Web2.0中SNS、微博、播客、博客等代表性应用的大量电视受众的占有,电视受众被赋予了生产并快速地传播自创内容的能力,受众参与的内容生产使得信息源呈现多元化,公民新闻和草根媒介大量涌现。电视受众传播能力的提升在使受众积极从事传播内容的生产并丰富了媒介内容的同时,也拓展了电视受众获取信息的能力,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媒介内容的轰炸,而是通过搜索筛选自己感兴趣的媒介内容,选择自己方便的接收终端。电视受众成为电视媒介内容生产的中心,地位得到提升。

信息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在传播理想中,信息的传播完全不受信息形态的限制,需要用什么样的信息形态来最有效地完成传播任务,就可以自由地使用什么样的信息形态。⑤借助数字技术,人类离自己的传播理想是如此之近,传播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融为一体,根据信息传播的需要来选择信息传播的载体,信息的形式完全服务于信息的内容,具体体现在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和信息形式的多样化。在媒介融合的情景下,信息内容既可以是广播、报纸、电视台的报道,也可以是门户网站的策划、甚至可以是博客中的日志、播客中的DV、微博中的心情和网友的互动;信息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网页。信息从内容到形式的极大丰富,使得电视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并且这种需求被持续地强化,使得电视受众对信息形式和内容的选择变得更加挑剔。

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的发展策略

媒介融合带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媒市场格局调整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媒体的没落,只要电视媒体根据所处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构性地进化自己的采编播业务,加强与各种媒介多方式、多角度的融合,凭借其专业的人才资源、内容渠道和庞大的受众群体,电视仍将在媒介融合生态下的受众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立体化传播推动跨媒介的资源共享。在媒介融合情景下,传媒的竞争日趋激烈,单独的任何一种媒介形态很难形成传播优势,用户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信息、多形式的包装、多通路的送达。每种媒介平台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媒介融合的精髓在于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为信息选择合适方式和平台,让信息得以快速的流动。手机电视、视频网站、网络电视、播客、IPTV甚至手机短信、微博都应该成为电视媒体内容的来源,电视媒体表现形式的借鉴,电视媒体传播借助的手段。当前电视媒体也在积极地进行立体化传播尝试,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电视台建立网站,依托电视台现有的节目,提供播出节目视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央电视台的网站CCTV.COM。另一方面是组建传媒集团,对接多种媒介平台,整合不同类型媒体的内容资源、传播平台,开展跨媒介的资源共享。但仅仅做到这两点并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立体化信息需求,电视在媒介融合时代制胜的关键是将信息的内容与表现分离,根据不同的媒体形式为内容设计立体化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多种通道立体化送达受众,并允许受众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模块化的定制。

变独创为共创让互动成为电视的内容。单向传播一直是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诟病。在早期的电视节目中就已经看到电视人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努力尝试,比如通过观众来信、观众热线的形式让电视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台开始注意使用网络媒体平台对电视节目进行互动性推动,往往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互动板块接受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反馈,但要真正实现对其他媒介的有机整合,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电视需要创造性地嫁接其他媒介平台,让互动从形式变成节目的内容。在内容选题时,关注网络互动平台,选取网民点击量最多的话题,借助自己内容的原创能力,通过记者现场、网络连线,演播室主持人、嘉宾讨论对话题事实再现和群体讨论。在原创性内容报道中,邀请观众通过论坛、微博、播客、DV展播等形式参与,把观众作为内容生产的合作者、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针对通过网络收看节目的观众,还可以考虑提供专门的网络通道,让观众实时地参与到节目中,并将互动的过程以节目内容的形式呈现。

培养具备全媒体制作能力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占有是电视媒体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媒介融合给电视媒介的人才培养,尤其是记者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奎恩教授曾对媒介融合下的记者能力做过如下描述:对于一个传媒集团来讲,最理想的是拥有三个层次的记者。第一个层次是能够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第二个层次是一个记者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又能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还能为报纸写稿子;第三个层次是既能为报纸写深度报道,又能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实片。⑥目前对我国电视媒体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开设广电新闻专业的高校,在培养方式上可以考虑将传统广播电视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和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相结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广电人才。在报道技能上,全媒体的记者应熟练地运用数字化采编工具并能熟练地使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网页等形式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整合。当然对一个记者来说要做到对所有媒体形式都很精通确实很困难,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一般做到一专多能就可以了。电视媒体也应树立人才培养的责任,强化对记者跨媒介技能的在岗培训,提升记者队伍的全媒体制作能力。

开发全媒体媒介资产管理系统。电视台节目素材的选择多遵从帕累托定律,即拍摄的素材只有20%有用,80%不过是垃圾而已,但如果这些垃圾被分类处理储存,并非常便捷地为后来者和其他媒介检索、利用,那些每天被抛弃的素材垃圾就成为重要的核心资源。⑦这就要求对海量节目素材的共享进行高效管理,媒介资产管理系统就是针对这种需求开发出的产品。

结语

随着我国三网合一工程发展速度的加快,媒介融合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任何一种媒体面临的都将是一个变革与挑战的生存环境。媒介融合在使电视媒体丧失很多传统优势的同时,也使得给电视受众提供更好的内容服务成为可能,电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不同媒体之间合作和竞争并存,对于明天的电视人来说,把握不同媒介的特点,借助新技术的支持,整合内容资源,创造性地发展自身的融合内容业务,培育媒介融合产业,是电视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http://www.chinanews.com.cn/it/news/2010/01-13/2070600.shtml

②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Ithiel de Sola Pool,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1,P316

③Jenkine, H.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④李逊林:《计算机网络》,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⑤王文宏:《网络文化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⑥王丽萍:《媒介融合:传媒与受众全新对话平台》,《中国传媒科技》,2009(8)。

⑦黄升民:《升民视点——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媒介》,2006(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