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画的传统精神
谭平 2012-01-12
摘要 中国画传统是以线条为造型手段,以书法为骨法,以诗的境界为灵魂,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诗情画意为内涵、抒情言志,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自然观的关照中表现出物我一体不可分割的静态美,以凝重、浑穆、典雅形成特有的审美理想。线性审美体现了东方的审美理想,也蕴涵着东方哲学对美的理解,这也是中国画传统精神的根本文化渊源。 关键词:中国画 神形兼备 线条 外师造化
一 引言 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征,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艺术的主流。中国画传统是以意境为灵魂,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诗情画意为内涵、抒情言志,在老庄哲学自然观思维中表现出虚淡的静态美,成为中国艺术特有的审美。气韵是中国画审美的重要内容和审美标准,在《古画品录》中“气韵生动”被定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而气韵并非是很玄的东西,它由笔墨而生,舍笔墨无从谈气韵。中国画追求气韵生动,强调笔墨功力,以宣泄自我情感为目的,在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构建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气质与性格。 二 用线用墨的传统 中国绘画,从远古岩画、山洞壁画上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的。而用线的方法是与使用的作画工具分不开的,中国绘画主要使用毛笔,人们称之为“软毫”,由于作者在作画用笔过程中的动作变化产生粗细、曲直、刚柔、飘逸的线条,线的运用成为中国画的一大表现手法。所以,中国画对于线描功力十分重视,古代人物画、花鸟画都是以白描勾线表现的。白描是一种单纯依仗线条来表现对象的形神画法,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和直观性、完整性,不必施加任何色彩和淡墨。用线用墨的好坏,离不开“无起不藏,无止不收”,“力透纸背”。每画一条线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起笔逆入藏锋,忌锋芒毕露,行笔不可轻浮,收笔注意回锋,俗称“一波三折”,这样线才有法度、有变化。中国画用线条来表达艺术思想情感,它与西洋画块面为造型手法不同,西方绘画中以光影体积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只有体积存在,线是不存在的,线是一种视觉的错觉,是面的转折,一切物体都是由块面组成。而中国画主要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线是具体的物象在作者头脑中产生的主观产物,是主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对物体的提炼概括。南齐谢赫在“六法”中提出“骨法用笔”,这是对线条运用、对物象基本结构的表现,要求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所画出的线条要有精神、沉着,不死板,灵活多变,以书法线条入画,要有骨力,力透纸背,不可软柔不振。线条出自画者心灵的主观认识表现,是修养、学识、经验的发挥,也是思绪的流露和情感活动的痕迹。线条的不同变化体现了作者的个性与风格气质,情绪欢快时画出的线条呈现出流畅、轻快的感觉,情绪压抑、愤怒、激动时画出的线条就呈现出顿挫和沉重感。中国画家正是利用不同的线条传达出物象以及自己不同的情感。所谓“怒画竹、喜写兰”,无感情的线条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通过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疾徐、抑扬顿挫、虚实、疏密的线条,才能塑造出神形兼备的艺术形象。 花鸟画的勾花、画叶、写藤都有一定的线条笔法,刚柔并重,千姿百态。在人物画方面,有专为表现各式各样不同服装材料而创造的技法——“十八描”,即高古游丝描、铁线描、兰叶描、行云流水描、竹叶描、钉头鼠尾描、曹衣描等。山水画有多种皴法与点戳,如披麻皴、斧劈皴、乱麻皴、折带皴、个字点、介字点、松叶点等,表现山石纹理的不同质感与形态。 另外,在用色上,是采用固有色与主观想象创造的色彩作画,喜欢用对比强烈的颜色,如黑、白、红、兰、黄都是中国画特有的墨彩。“墨”在中国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墨”不只是一种黑色,而是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五墨”,并有“五墨”、“六彩”之说。“五墨”指焦、浓、重、淡、清;“六彩”指在“五墨”之中加上白色,“白”是纸上空白,与“墨”形成对比。在用墨上,注重“浓、淡、破、积、泼、焦、宿”的墨法,以浑厚、大气、润泽为上,以媚俗、薄弱、轻浮为病,因此墨色运用的灵活带给我们深远的审美享受。传统绘画中,不论人物、山水、花鸟哪一门,不论白描、水墨、浅绛、重彩哪一种表现形式,都离不开用“墨”。其中,白描和水墨是完全用墨表现的,浅绛、重彩都是在用墨勾勒好具体形象以后,再填入颜色的。自古以来的画家就把墨看作主要的色彩,即所谓“墨分五彩”,“色不夺形”,形象是主要的,笔墨是塑造形象的,色彩起丰富形象的作用。这才是中国画的传统特点,也是中国画传统区别于西画传统的独特表现风格。 三 诗情画意 诗歌偏于表现,侧重意境的创造;绘画偏于再现,侧重形神的刻画。古代美学强调再现与表现的结合,所以诗歌中也讲形神,所谓“状难言之物如在目前”;绘画中亦求意境,所谓“画以境界为上”,从而把意境和形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诗画一律”说使诗与画都能兼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使二者更加完美。面对一幅优秀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时,往往会被画中所释放出的某种气息所感染,这种气息就是诗的意境,这意境是中国画的精华。中国画不是对山川、地形、植物的直截图解,而是曲折含蓄地传达出作者所思所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满于海”。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中和之美”,讲究中庸、含蓄、逸气、雅逸皆是诗的格调,诗言志,诗意的绘画是一种情的表达,失去了诗情也就失去了绘画的灵魂。画作是人的激情宣泄,笔歌墨舞,淋漓酣畅,一气呵成。意境是中国画追求的目标,意境高远一直是文人画艺术引以自豪的东西,对意境的追求使中国人从一开始便舍去单纯的“形似”,而努力追求“神似”。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就说明了这一趋势走向极致。苏东坡说:“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思是要将客观的形与主观的意结合起来,达到“神似”,突出特征,抓住对象的主要精神状态,删繁就简,在似与不似之间取得作品的诗意、神情和内涵。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是文人画家用以表达内心之诗的媒介。中国画的诗意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地位,不再是工匠的手段,而是与诗一体的雅艺术,绘画与诗歌同为文人雅士抒发灵性的方式,也是情感的寄托之物。文人画与工匠画的区别在于诗情,因此,文人画艺术的成就远远超过绘画本身,在画中不能完全表达情感、展现意境时,文人们又有意识地“以诗补画”或“以画补诗”。南宋吴龙翰曾明确指出:“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文人认为中道、中和、中庸的恰到好处是最美的,如诗一般的自然风光开阔了画家的视野,大山大水到小桥流水皆是画家的主题。形成诗画合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格调,如郑板桥在画竹子题:“我自不开花,免招蜂与蝶。”在古代诗歌、书画中有大量表现清淡、空灵、虚幻为内容的作品,以此寄托着文人清静高雅的情感,这也是文人画的意境所在。这就是诗画一体的表征,诗与画相辅相成,共同表达同一种情感和意境,彼此依赖,相得益彰,这是文人画最后发展成为诗书画印一体形式的根本原因。以诗呤画、题画之风流传至今,成为现代中国画的特点。在中国农耕社会时期产生的儒释道合一的文化,其意在于安慰人们的焦虑、安贫乐道、无求无欲、不信鬼神、不论怪异、拒绝冒险、天人合一、小国寡民的思想在诗与画中表达无遗。古代文人的抱负是出仕做官,但残酷的现时打击使具有儒家济世思想的文人理想破灭,心灵压抑、消极苦闷的思想由此产生,借谈玄论道,逃避仕途派别的争斗、倾轧,遁入山林,吟诗作赋,归耕田园,安于淡泊,寄情书画,发泄内心情感。琴棋书画是封建文人所必备的文化素养,在老庄的消遥适意无为和禅宗的明心见性、自然与人和谐的哲学思想主导下,文人们通过诗歌、书画传达出高雅的生活境界。
四 社会变化对中国画的影响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初年,一大批留学日本、欧洲的学生将西式的油画、水彩、素描等技法引进中国,并将其中的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明暗观察方法都全部接收。徐悲鸿认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主张对景写生,对那种形式雷同的山水画、千人一面的人物画,以游戏笔墨模仿古人的中国绘画进行了批判否定。而今,面对西化一体的工业文明带来的单调、机械的浅浮之作,人们重新认识传统中国画的内在格调与诗意精神,对民族文化有了理性的认识,并主张在中西艺术结合、融入各种流派艺术精华的前提下发展新的中国画形式。在继承、发扬、借鉴、变革传统中国画艺术的思潮下,产生了三大类型的新中国绘画观。 1 尊重传统型 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李可染、李苦禅、傅抱石等人为代表的新中国画派,他们认为传统绘画的笔墨、图式、格调、欣赏习惯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有很高的艺术性,应当尊重并发扬光大。他们的绘画无论花鸟还是山水,都是以传统的笔墨功夫融入现代造型技法及色彩,创作了一批既有传统风格又有现代美学审美趣味的图式,充其量不过是改良而已,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画的弱势。 2 借鉴传统 这一类画家曾留学海外,以素描色彩的西画观念改革了中国画的笔墨程式,主要是用毛笔宣纸画写生而已。如岭南的高剑父、南京的徐悲鸿、蒋兆和、林风眠等人,徐悲鸿主张写实精神,以描写实物为主要方法,忽略人的主观情感的抒发,是对艺术中最可贵的想象力、夸张、概括能力的压缩,使其画作空洞、苍白而且乏味。但这类画家打破明清以来陈陈相因、只重临摹的保守僵化的传统模式,对重振唐宋绘画注重写实的画风、借鉴其传统的水墨渲染效果有一定的意义。他们在吸收西画写生的观念和表现形式上创新、发展、改良笔墨的书法内涵而变成写物的手段技法。 3 反传统型 代表人物李小山、吴冠中、刘国松、周韶华等人。李小山在《中国画之我所见》中认为,中国画已到穷途末路,只有送入博物馆保存,应另起炉灶创立新的中国画。吴冠中在一篇文章中说“笔墨等于零”。对宋元以来传统山水画形式雷同,缺乏革新和时代气息的现状,主张放弃“以书入画”、诗情画意的传统模式,以现代构成、分割、重组、解构等观念另辟新路,提出了表现当代工业社会的审美元素、追求水墨的时代特点,破除毛笔宣纸的传统材料,运用多方面的绘画语言与新的材料重塑国画的图式风格,打破地域的限制,与西方现代艺术交流对话,重点在于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的身份地位问题,能否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问题。但就目前而论,这一派只重形式感,缺少作品深层次的艺术性,容易流入工艺美术的简单化、平面化、表面化,造成空洞的令人不知所云的地步,其中只能有很小的市场,所占的比例不大。 五 结语 中国画传统精神的符号表现是线条的应用,线的悠扬舒展既表现了丰富的内心情感,又体现了东方智慧以及东方人对天地大化圆融和合的自然规律的体验。所以说线性审美体现了东方的审美理想,也蕴涵着东方哲学对美的理解,这也是中国画传统精神的根本文化渊源。中国现代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以传统农耕文化所产生的文人画山水花鸟图式已经失去它所植根的土壤,中国画传统的精神早已摆脱了对客观物象的描摹,不论是工笔还是写意,都是以意象造型为主,是在依据观察体验经过主观加工而成艺术形象,所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此意。徐悲鸿等人的改良并不能完全消解中国画用线用墨,诗意的传统精神,它将在继续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中发场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