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国画意境美化现代居住环境的展望

王毅  2009-01-23

内容摘要 :国画以文人画为主体,以中国哲学为其理论思想基础,并通过宫廷、民间绘画两个渠道延伸,形成一个程式化的稳定系统。它以形式语言的特异性,以形式语言与内在意蕴的完美结合、彰显,保持了鲜明的民族个性:线墨飞动的优美意境。对中国传统绘画这一美学特征的阐释,从其外部视觉形象即点、线、墨、色以及各种构成因素的组织关系入手,或许更益于我们准确感知、深层把握对现代居住环境的美化。

关 键 词 :意境 人性化 虚实相生 文化品性

一、线条飞动与住宅设计的人性化

古人云:“无线者非画也。”油画是色彩、块面的艺术,而国画的主要艺术语汇却是线条。国画的线条首先具有造型功能,它以线条的流动婉转为主旋律,以线条的明快、犀利、多变来表现、勾勒不同物象的形态结构和质感。人物画常用的有高古游丝描、铁线描、柳叶描等数十种线型,顾恺之用线如春蚕吐丝,细匀遒劲,韵律感强;李公麟的《五马图》《维摩诘图》淡墨轻毫,线条富于节奏变化;陈洪绶线描质朴简练,清圆细劲,有金石味。粗细长短不一、刚柔曲直各异的线条,或细腻描绘,如须发勾描、衣纹处理;或概括、摄取客观物象的神质,离披点画,简洁流畅。山水画多以线条勾取轮廓,进一步地描绘则用“皴”。披麻皴、劈斧皴、折带皴都是用笔不同而造成的线的变异形态。披麻皴运笔舒缓,延绵重叠,疏密相间,柔和闲远;劈斧皴短粗有力,豪壮顿宕,棱角分明,一气呵成。树木高低倾斜地排列,溪水回旋曲折地流走,峰峦起伏连绵地配置,也都是线的集结、交融。

国画的线条还具有情感功能。它不仅标明客体的式样性质,而且体现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体现了它特有的主观性和表现性。它是画家借以抽取、概括自然物象、融注情思意趣、创造艺术形象的基本语言,较之块面的运用,线条的抒情显然更自由尽兴。

线条是人的主观创造,是抽象认识的结果,是绘画艺术表现客体物象的视觉语言,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对客体对象的超然把握。中国传统绘画始终贯穿着这种传神写意的精心构筑,贯穿着运用线纹再现、表现客观形体本质和画家主观精神的辩证思维。

中国古代画论特别重视骨法用笔。从线条概念的“一笔画”理论到清代石涛的“一画说”,都认为它不仅仅作为勾勒物象轮廓体态的媒介,而且渗透着主观意向,连贯着艺术构想,运笔造型,缀合意笔,统领心物,左冲右突,纵横飞扬。油画的线条遁迹立形,抚摩着形体,显露凹凸,以把握坚实的感觉;中国画的线纹则飘洒流畅,笔酣墨饱,自由组织,显示物象的骨格气势与动向。也就在抽象点线的皴擦滑动之中,国画得以超脱形相实摹,而摄取万物神韵,创造意象,表达人格性情与意境。

现代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设计中应根据线条飞动的特征,合理组织各功能空间的平面关系,使各种居住行为减少相互干扰,以满足不同功能的要求;各功能空间应有良好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避免相邻住户的视线干扰,起居厅和卧室应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视野;保证各功能空间的自然通风,提高空气质量;室内装修尽量使用无污染的绿色建材等。

二、水墨交融与环境的自然化

画论曰:“墨具五色”“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淬。”(《历代名画记》)在国画中,墨是与线条紧密相联、并列依存的另一语言形式。中国画遗形似、尚骨气,薄彩色、重笔法,以墨调色,以水墨浓淡晦明稀释表现种种变化,“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内表人格心灵。不敷彩色而神韵骨气已足。”“没有彩色的喧哗炫耀,而富于心灵的幽深淡远。”①

其实,中国早期绘画对色彩运用并不贬抑,半坡彩陶纹样约略可证。民间年画、寺庙壁画、宫廷绘画设色也都相当繁复艳丽,即使文人画的墨色在绘画中的作用,也主要是钩斫轮廓,再现物象本色,其独立的文化属性没有得到艺术上的张扬。唐代中晚期后,水墨逐渐取代色彩,成为重要的造型语汇,成为作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说是水墨强化、催生了中国画的写意特性,不如理解为中国画的写意需求选择了水墨媒介。国画由“丹青”到“水墨”的递进演变,进而对水墨的强调,实质是绘画艺术由俗到雅的转换,是古代绘画文化意识的自觉,是绘画语言形式的发展与丰富。它从形态上淡化了绘画的装饰性质,突出了绘画的认读性,为绘画平添了浓郁的书卷气。重要的是,它为国画传神写意开拓了更广阔、更自由的驰骋空间。“它削弱了绘画艺匠式画的成分,进一步强化士子文人写的意趣”。②墨花飞舞情了无寄,超象立形心物交融,并以梅兰竹菊等客观物象的符号性简写,传达出画家的心志和情怀。

中国有句古话“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描述的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居住理念的精华,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生存观念的一种反映。中国传统民居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形成了极为独特的艺术造型和审美情趣。无论是北方民居的深沉厚重,还是南方民居的洒脱秀丽都给人以美的享受。传统民居风格各异,却无处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注重环境的绿化建设,关注人的心理需求,降低噪音、通风采光、隔热保暖、节约能源等,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绿色设计原则。优美的景观起到赏心悦目效果的同时,消除了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惫,安抚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绿化在生态、美学、心理以及经济效益方面都发挥着明显作用,它可调节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改善气候,并且有防风降尘之效用。近年来,政府进行城市绿化、美化,大大地改善了城市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生态质量。

三、俯仰自得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每一种艺术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基于其写真摹实特点,油画的空间意识是尊重实景的几何光影式焦点透视,对客观物象的描摹表现有着视角的制约、限定;国画的空间意识,从传神写意出发,不拘泥形态实相,分别由四面八方抽取其神态风姿,融会于心以至胸有成竹。流动视点突破了目之所极而所见不周的视域局限,徘徊移动游目周览,立足整体观察部分,主体心灵察罩全局,畅神呈意,灵动自由。因此,国画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人物大小、树木高矮、峰峦远近、河流有无,都可依据表现内容与意趣题旨,充分调动作者的想象能力,以意之所游补充身之所容、目之所瞩,以意使法,自由安排。它不必如油画写生,更习惯凭借艺术思维,虚拟和人物精神气质及作者情感意绪相映的山水花草、树木禽鸟等自然环境,在情景统一中塑造形象,抒写性灵。陈洪绶的《屈子行吟图》即首先着笔屈原忧思郁愤、行吟泽畔、形容憔悴、遗世独立的内在性格特征,最终完成屈原形象的传神写照。文人山水的淡逸荒寒也并不说明客观物象本身的季节或时序特征,重要的是,它已成为一种精神行为,拿追光蹑影之笔,抒通天尽人之怀,寓情于景,对景造意,借以完成画家或孤傲高洁、或清润淡雅、或简逸秀美等思想情怀的抒发。这种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以景物连缀不同时间情节的技巧,日益为现代居室环境设计所借鉴。 传统民居天井用渐变的方式达到内外空间的过渡。檐廊、栏杆、屏门使得天井与室内空间的过渡转换具有了渐变的特征,而坡屋顶、披檐的处理,使内院天井具有向上逐渐扩张散发的趋势,同样以渐变的方式向自然外部空间渗透。而传统建筑的立面装饰展现于内院天井,表现了一定的室内设计理念。现代室内庭园是室外化庭园的实现,通过时空结合、借景与对景创造优美意境,是现代居室环境的发展和新的生活体验。

四、虚实结合与有无相生

虚与实,是中国画论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它包括隐显、藏露、浓淡、黑白的对立统一,它生动显示山川万物的阴阳变化及创作主体的独特感受,虚实相生,意味无穷。可以说,任何一幅传统国画都是虚实的有机统一。虚,指笔线不到的空白处;实,指有笔墨有物象的实部。国画往往简单勾绘甚至干脆省略背景,留下大片空白,突出一个极具召唤性的暗示空间,以虚衬实,凸现主体,拓展画面意境,增强表现效果。中国画的留白和虚静,中国画的零度空间创造,包含着远比实景更丰富更浓厚的内容。作为画面的组成因素,作为独特的色彩语汇,它表现了画家对自然、对人生的理解感悟,渗入了创作主体的审美情感,在形式构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加强了画面构图的完美和谐。计白当黑,实景衍伸,我们感到虚空中也有生命在静静流淌、跳动飞扬。虚空的利用,扩大了绘画境界,使画外的意味变浓;虚空的利用,对应着国画的内在节奏追求,从而,节奏对比变化愈益明显,抒情写意的自由度有所扩展,画面更加含蓄空灵。虚,不是绝对的空,白之虚象容纳万景,它打破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鸿沟,变旁观为参与欣赏,国画的意境品格,就在这黑白交错、虚实互生的“妙境”中映现出来。

虚实结合是有无相生的空间观在中国美学中的具体深化。在实为有、为物,在虚为无、为境。实制约着虚、规定着虚;虚则自由地扩大实、丰富实。正如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中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文化重视虚更胜于实,这一点在民居室内设计艺术中有充分体现。现代居室环境设计经常采用“以虚破实”,化“实”为“虚”的手法来表达意境。如结构装修的玲珑剔透、内外互渗;室内色彩的淡雅空灵、见素抱朴;书法、绘画的写意传神、计白当黑;文学语言的隐喻象征、弦外之音;厅堂供石的漏透虚灵……概而言之,实是虚之躯,虚是实之魂。

五、简率冲淡与道法自然

中国画尚简,画作以简洁为上。它不讲究视觉表现的真实,也不追求客体对象的细节描绘,而注重以简洁的笔墨把握审美物象的内在特质,抒发胸臆,创造意境,简淡幽微,逸笔洒脱,它鄙睨技巧的刻意流露,转求离披点画的浑化无迹,视荒率处最为得神,一点一拂气韵蓬松,简率冲淡竟调自别。

倪云林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孤儿聊以自娱耳!”他的画有意无意至疏至淡,传达出天荒地老似的孤冷寂寥。中国画意韵和静、诗趣浓厚,墨气含意无尽。它以意趣情思统摄笔墨,以有限的物象描绘无尽的思趣。意境深邃淡远,或柳溪归牧,或寒江垂钓,或秋雨溟泊,或孤兰幽放,得之目,寓诸心,形之于笔墨画幅,尺素千里,意兴万端,雅静恬适,冷傲野逸。

中国古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认为道法自然,从而在烦嚣而狭隘的城市生活空间里创造出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江南民居。而反映在室内设计中则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种种追求。通过自由随宜、庭院式的平面空间结构使室内空间与自然空间互相融合、流动成为有机整体。通过装修的通透、开启、移动、转换使室外自然成为室内空间的图画。江南民居用材多为各种天然或地产材料,遵循顺依材性的原则,注重表现材料形、色、质等自然形态。室内各种家具、雕刻、绘画、书法、文学都以各自独特丰富的形式体现着物与我、与自然的交融和亲和。

此外,中国画诗、书、画三体兼备,齐集众美,人文意识、文学意识浓厚,有着丰富的文化品性,这种境状使现代居住环境越来越新潮。现代主题风格的文化小区,群楼云叠,栉次林立,有欧式的、法式的、日式的、中西合璧的,有古典的、现代的,极大地丰富了居住环境的文化品性,让人鲜明地感受到自然、人文与艺术共造的现代经典居住环境的优美意境。

结语

中国画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对自然抱有一种由衷的敬仰。“意境之美”是中国画的灵魂,虚实相生、时空结合、创造意境对现代居室环境设计涉及到的思想、情感、意境、风格设计有极大启迪。现代居室不是简单的“休息室”“工作室”,现代居室环境设计也非单纯的空间、形体组合,其实是一个审美活动的场所,一种民族的、个性的文化设计。在中西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今天,着重研究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深层把握现代居室环境的美化,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注释 :

①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②郑官柱,曹永红.论水墨画的文化品性和语言机制[J].文艺研究,1995,4.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