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对美术教学中儿童写生创作的思考

叶容  2008-05-27

一、体验式、感悟式的教学理念

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生学习的发展阶段。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我们往往被所谓的技能、技巧之类的目的所垄断,并将此放在教学的首位,用它作为衡量美术学科教学成与否的标尺。在这样一种教学动机的指导下,学生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领悟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儿童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和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谈何美术作品的创造呢?例如在《鱼儿游游》的授课中,

我发现有多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发言积极,可一动笔画出来的鱼儿造型大都是简笔画的样式,还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说道:“我不会画!”。我感到很诧异,刚才一个个兴趣盎然,举着小手,告诉我自己知道的鱼儿的模样,还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要画怎样的鱼儿呢,可现在却无从下手。于是,我找来类似问题的学生,问他为什么不画了?他指着自己只画了几笔的鱼儿告诉我,不知道这个部位画什么,不知道那里该怎样画。这时,我才突然醒悟:创作应该源自于生活!没有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学生怎么画?连最基本鱼的身体、构造都不明确,难道还能要求学生凭空来想象吗?创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综合运用和提高。如果没有日常的观察,记忆和想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美术创作更是无从谈起。

我们的美术教科书中,有不少课题是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的,例如《风景写生》、《用色彩画风景》等。如果教师只在教室里讲,该画哪些、那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倒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去了解树木、房屋的形态,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理发店、电线杆、行人等。这些往日熟悉的风景,让学生用稚嫩的眼光去感受它,让生活变成一幅完整的画。此时,学生在走进自然、感受生活的过程中,观察细致了,感悟能力增强了,绘画能力也得到提高了。

在指导儿童写生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让儿童作为创作的主体,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乐趣,画他们最想画的事物,教师只作启发式的引导。儿童写生的关键在于训练观察方法,写生的过程则是儿童观察、分析、理解、概括的过程,是对观察对象的体会和研究,手、眼、脑的并用,让儿童智力得到发展。同时,儿童写生最为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感觉与心情自由表现出来。在绘画中,有许多种的表现方法,无论那一种方法,追究的东西都是同样的。所以,当孩子要画一棵树的时候,告诉他们不要只用眼睛看,还要亲自去摸一摸。通过自己的双手来感觉树的凹凸不平,树的光滑之处。这种体验,就是让孩子了解树与花是不同物质存在着的。

二、游戏性、鼓励性的学习方式

以美国罗恩菲德为代表的美术教育家将儿童美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芽期和伪自然主义期。他们指出儿童作画,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完善什么艺术技巧,而是出于其观念和想象的表现愉悦。然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绘画表现逐步改变了天真、大胆、稚拙的特点,向逼真、具体、实感的绘画模式靠拢。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图式期向写实萌芽期的过渡时期,其绘画表现逐步趋向写实,他们开始注意透视、明暗、结构等绘画表现手法,他们在自我意识中会逐渐崇尚表现写实,然而儿童不可能马上具有准确的比例和解剖分析能力,他们只能凭自己的直观感觉去描绘事物,他们在自由的表现中,往往会夸大某些特征,这种无意识的变形与创作,正是儿童写生创作中最具有艺术性的东西。这种“拙”来源于人的纯朴天性,又给人以一种“稚”的美感。

对儿童写生教学,必须注意儿童的身心特点,绝对不能以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对他们只能要求尽其所能地通过观察,凭借感觉和自身独特的视觉角度,抓住事物特征、大体比例和固有色彩,允许他们的感觉方式和能力自由地去表达。此外,在题材选择上,要注意适合儿童的特点,才能吸引他们。在许多情况中,现实的场景更容易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为语言的交流提供基础,例如室外写生。

室外写生的教学内容同学生的实际能力应相结合,教学上体现多层次,教学任务要求具体明确,教学过程力求循序渐进,共同提高。学生刚开始在室外写生往往是十分兴奋,但面对大自然却不知从何画起,这是常有的事,这时要给学生一个“缓冲时间”,让学生随意表现,从尝试的“游戏作品”中体悟兴趣,其间教师要多做示范、多鼓励、勤辅导,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个把感受转化为画面的最基本的方法。随着学生写生能力的提高,教学要求因人调整。关于景点的选择上既要能满足学生写生的目的,又要给学生视觉的新鲜感,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参观艺术展览、观看风景写生光盘等教学方式来加速学生的入门步伐,这个过程越短越容易产生兴趣。

在写生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诸多问题。如不敢在多人的环境中作画,这是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疏通,可以尝试和学生一起在人多处现场示范作业并给以及时鼓励,相信学生的自信心会得以提高、心理素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另外,合理地分组与树立“典型”也是一个不错的鼓励方式,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关于学生的习作,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即便没有进步,老师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欣赏学生及其作品,让学生能大胆自觉地和教师交流分析原因。一句鼓励的话,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轻拍学生的动作,看似平常,其实蕴涵着巨大的实际教学能量,都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三、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评价

教师在点评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儿童的看法,切不可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欣赏和评价作品,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作品。儿童和成人的眼光是不同的,儿童和儿童的眼光也是不一样的。简单的说,有的孩子看到的是森林,而有的孩子看到的则是树。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孩子会有相当的影响。如果评价不好,甚至会打击、挫伤儿童绘画创作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避免单一的评价标准,多给学生介绍探索的思路,多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用自己掌握的艺术语言自由的表达。对于生性胆怯的儿童,在写生过程中鼓励他们大胆去表现;对于好动的儿童,写生会使他变的安静些;对于粗心的儿童,写生可以培养他们的细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象,这样儿童的写生创作才会富有各自的个性,才会妙趣横生。

通过多年的儿童美术教学实验,我们认识到,儿童美术教育同专业的美术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儿童美术教育主要靠发展直观知觉,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人的一切感官,让儿?童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而这其中最为恰当的方式就是写生,它是提高儿童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最为根本的方法和途径。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