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教学的艺术欣赏与职业拓展
张玲音 2011-02-13
高职音乐,既是行业,也是教育。在就业引领下,我们如何从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成为我们音乐教育的新课题。
一、本文从三个角度确认就业导向下的高职音乐教育的职业内涵纳入问题
第一、音乐教育的高职职业素质纳入——高职音乐教育在就业引领下,理论上树立了本土化的新视野。孔子曰:“移风易俗,莫过于乐”。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这种音乐美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侵入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职业、人生的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它对提高高职学生鉴别真、着、美,形成高尚的情操,进行思想教育、道德品质与纪律等方面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激励、净化、升华其精神面貌与思想境界的功能。所以,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为什么说呢?因为就业导向除了专业渠道,还有文化渠道。古人的“安居乐业”,提出了文化对职业的素质意义。随着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样,一般性的参与合作就需要发展到协助性的介入合作,最终目标是互动性的产学合作。这种形式是在前两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性产学合作。企业越来越需要完整的“人”,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要深入企业。探讨文化的融合,才能做到乐业。这种形式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已初见端倪,并赋予了合作双方更积极、更有活力的合作空间。
第二、音乐教学的职业心理纳入——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课余时间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有益活动,并给与适当的指导。所以,音乐素质教育不仅可起到娱乐作用,而且对调节学生健康的心理,预防其犯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是时间的、流动着的艺术,与高职生复杂多变的职业心理最吻合。音乐可以调节心理,教学中多让学生接触艺术性思想性强的作品,可使学生愉悦身心、振奋精神。例如听贝多芬的音乐,能使人找到一种向上的力量,感到世界之广大。自我之渺小,感到人生的航船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与狂风巨浪的搏斗,才能达到光明和胜利的彼岸。或者欣赏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更能起到一种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使人觉醒、催人奋进的作用,升华人的情感。
第三、音乐教学的专业认知纳入——音乐可以使人的心态产生变化,可以升华思维和理智,产生激情。苏联科学家的调查中发现,最杰出的科学家,从来不是局限在他们个人的领域内,而都是通晓和熟悉艺术及人文学科的。近年来。在西方高等教育领域中。无论是专科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艺术及社会科学类课程已经占到总学时数的20%。麻省理工学院为例,该校为本科生开设的360学分的课程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选择72学分的音乐艺术及人文学科课程。我国的清华大学艺术团的同学,曾用“8—1>8”来说明在读书学习的时间内抽出1个小时进行音乐艺术活动,可以使7小时的学习效果大大超过8小时全部用来学习所产生的效果。
音乐素质教育还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观察力。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职业纳入具体措施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建设当然也是处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第一、让音乐与职业沟通起来,拓展广阔的教学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编歌词,拓展思维,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教师为学生创造新的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彻底摈弃音乐教学中表现出的纯学科观点,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观念。增加传统音乐教育的比重,重视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简化现有教材中专业性强、难度大的基础知识,多选择贴近高职生现实生活的教学内容,以高职生音乐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发展为本,培养高职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使高职生学会鉴赏音乐、体验音乐。 第二、音乐与专业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当艺术与专业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它会同时刺激人的不同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互相影响,发挥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思维力、创造力的作用。例如:在教授歌曲《动画城》这首歌曲时,导入歌曲环节中,我制作了动画城片头中的许多的图片。设置了跟随歌曲《动画城》的动画播放,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相关艺术间的横向联系和相关学科的整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对不同艺术的综合感受,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以体现,教学过程的结构更加合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效率。
音乐实践包括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歌词、谱曲、配乐朗诵、舞台设计等,让学生自由穿梭在音乐中,切身感受到音乐艺术并与之交融。加强音乐艺术课外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学。通过组织这些课外艺术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创造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对创造和谐、安定、健康的校园生活环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三、企业生产是“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身体活动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专业生产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
音乐教育的实践还包括学校的课外文艺活动。比方说,组织大学生艺术团。参与各种企业文化演出,在学校内部以及企业之间举办各类文艺比赛,开展配乐诗朗诵比赛,开展企业歌曲创作征集活动等。为广大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音乐素养和才能的机会、场所。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充分领悟到音乐的审美特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学生的参与精神和创造精神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时,这些课外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他们通过排练、演出、比赛。克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调动起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进取心,为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组和,更好的投人社会生活奠定基础。并且把娱乐身心、陶冶其性情、潜移其品性、培养其情操、塑造其灵魂的文化氛围洒满学校的每个角落。
21世纪面临文化的多元化和科技发展的巨大冲击,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具有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并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音乐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