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英语公开课的艺术性和有效性研究

章亦松 赵笑红  2011-11-11

摘要:公开课的开设既有优势,也有弊端。本文通过对公开课矛盾现象的分析及其根源的探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此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公开课;艺术性;有效性

作者简介:章亦松 赵笑红,任教于浙江省富阳市第二中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展开,英语教师们纷纷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有效教学模式。为了搭建一个互相探讨、合作的交流平台,各种形式的公开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公开课上,教师们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鲜活的教学方式诠释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然而,拨开公开课的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公开课存在“二高二低,二重二轻”的矛盾现象。

一、分析现行公开课存在的矛盾现象

(一)高节奏,低效益

由于公开课的相对独立性,授课教师需在一个课时内尽可能完整地体现语言知识的输入、内化、输出和检测等一系列复杂的教学过程,深化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拓展某一方面的语用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及人文素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课前,教师们总是各尽所能,不辞辛劳地搜索大量图片、声音、影像等资料来扩充教材,以便更全面地提供信息。课堂上,教师们更是源源不断地尝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因此,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总是任务接任务,导入、快速阅读、高密度问答、精读、活动,总结一下便是:高节奏。然而,这样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是否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课堂教学的示范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在一堂公开课中,教师准备的幻灯片多达37张,可最终却只能在铃声的催促下慌乱而匆促地结束了最后一个任务,给这堂公开课留下了一个遗憾。课后这位教师抱怨说自己已经放弃了一个环节,课内也尽量加快节奏了,可还是来不及完成最后的讨论环节,是学生的基础太差,没有配合好。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初衷是加快课堂节奏,提高课堂效率,可这只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片面理解,即片面追求快节奏,而忽略了教学效益,在一味追求多、快的大容量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很难体现,并且在过多而繁琐的任务要求中,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导致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二)高目标,低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正确地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有效教学,然而,从部分公开课的教案中可以看出,不少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还存在问题。

以下是Book2 unit1 “Cultural relics”一课的公开课教学思路设计:

1.教学目标:学习有关琥珀屋的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情感目标: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遗产。

3.能力目标:学会上下文猜测词义,进一步提升查找信息,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以上教学目标包含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但两个目标都设置得过高、过泛,“有关琥珀屋的知识”包括那些?其中在这一篇文章中希望学生学会运用哪些重点词汇,重点句型?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是阶段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中该如何实现却没有明确说明。

第三项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猜测词义”,可如何训练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到何种程度才算是“学会”了?教师又将如何检测呢?带着这几个疑问听完了课,却遗憾地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落实拓展这一能力。

(三)重形式,轻实质

1.导入形式化

良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在公开课中更是如此,新颖别致的导入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调动学生的思维,形成头脑风暴,为即将引发的话题做好铺垫,同时也能吸引听课的教师,留下先入为主的好印象。然而,目前公开课中的导入大多停留在表层上,甚至出现了导入形式化的趋势。

2.阅读形式化

在布置完快速阅读任务后,教师走下讲台,从第一排走到后排,再回到讲台,然后发问: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Have you got the answer?花30秒钟的时间跳读并搜寻相关答案,这即使在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班中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公开课中为了追求高效性,阅读时间被一缩再缩,到最后甚至形同虚设。

3.活动形式化

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小组活动对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教师通常会使用discussion,interview,debate等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讨论某一指定话题,讨论后上台汇报或辩论。活动开始后,学生便按位置4人一组讨论,听课教师只听得讨论声音响亮,看见一片生动热烈的讨论景象,但学生们具体在讨论什么、讨论效果如何却无从得知。几分钟后,教师的指令再次响起:Who would like to report the result before the class?于是便有胆大的学生走上讲台,拿出写了满满一纸的结果诵读。听课教师不禁起了疑心,才两三分钟的讨论,按理说刚进入状态,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讨论结果呢?此时,作假之嫌昭然若揭。

(四)重输出,轻输入

公开课中,许多授课教师给学生听和读的时间不够,经常整体听一遍或读一遍学习材料就期待学生能够理解,并要求学生能够回答问题或参与讨论;有些教师则常在1~2次语言输入之后,就让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讨论或角色扮演;但事实上由于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新旧知识还不能被学生内化并整合成新的能力,学生很难运用所学新知识和话题进行有效表达,这样的教学即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探究公开课矛盾现象存在的根源

公开课开设的目的与评价机制应该是积极和正面的,可是,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公开课是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教学质量和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而进行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处于被评价的位置,对公开课感到紧张和担心,生怕在众人面前出丑或遭到“专家”和“上级”的质疑。因此,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授课教师往往耗费一两天的时间精力,甚至与学生提前“演练”,以达到预期效果。而这种作“秀”的行为,恰是公开课矛盾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教学是一门艺术,但绝不能为了艺术而去作秀。其次,授课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有效课堂理解不全面,个人理论素质不高也是导致公开课中矛盾重重,有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

三、建议

(一)评价原则

要想遏制公开课中过火过热的表演现象,则必须调整与优化公开课的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公开课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评价公开课的有效与否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得到进步与发展。 评价应遵循平等、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听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评课需防止有意指责或不切实际地过高评价。评价者要有条有理,有理有据地提出观点,应在听课过程中找到例证,切忌言之无物,空洞说教。

(二)公开课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方法

1.指导思想

有效教学需要有效设计作为前提,有效的课堂设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因此,教学设计者必须以帮助每个学习者有效学习为己任,通过系统设计教学,保证没有学生处于教育的劣势之中,使每个学习者都能有机会利用自己的潜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公开课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是有效的,它的有效性应体现科学有序的基本设计程序:分析学习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考虑教学策略------构建教学过程------形成评价与反思。了解学情是有效教学的立足点,用好教学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设计适当的目标是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改变学习方式和优化讲练策略是有效教学的着力点和效益点,教与学的和谐互动以及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和生长点。

2.设计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公开课教学设计必须突出新的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虽然教无定法,但这并不等于教学没有方法;教学提倡个性,并不等于教学没有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一般的原理,通过举一反三,开拓思路,才能取长补短,灵活运用,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我们研究教学设计的方法,是一些共性的东西。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读《课标》,研究教材,明确要求

《课标》是纲领性的教学文件,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领会《课标》精神,吃透教材内容,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以《课标》为指导,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安排好教学的全过程。

(2)研究学生实际,掌握真实情况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研究学生要做到: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掌握“学” 的基础,明确“学”的差异,使教学具有针对性;研究学生的学法,处理好“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用” 的关系。课堂是互动的、灵活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根据学生实际来实施课堂教学。

(3)研究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善学

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法。根据教学要求,选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而不乱,紧张有序地进行;使学生满怀信心,主动地学习,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研究教案编写,优化板书设计,合理利用媒体

编写教案如同战前调兵遣将,板书设计如同战时下达的命令。“调遣”要在预见的前提下进行周密部署,全面考虑,系统分析;“下令”要简洁明了,科学合理。好的板书设计,能使人通晓全课,了解全貌,控制全局。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能加大课堂容量,丰富教学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总之,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体现“五有”和“五备”:胸中有“纲”,脑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法”;备目标,备学生,备过程,备板书/媒体,备练习。

“公开”课,到底该“秀”怎样的课?公开课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在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上面进行巧妙而艺术化的处理,把一堂生动而又有血有肉的课展示出来,又令听课师生意犹未尽。公开课的开展应以推动教师的职业发展,推广成功的教学经验,增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目的,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整合多元教学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反思。总之,有效而又科学、巧妙却不失智慧、充满创意又不乏具有情意的公开课设计依赖于我们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生的关注、对教学的感受。于丹教授说,我们不能改变生活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生活的宽度。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改变公开课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公开课的宽度,延伸公开课的深度,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公开课世界。

[1]Taba.H.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hought Processes [J].Teachers College Record

Fall,1984

[2]张时信.英语公开课教学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