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亚健康的干预作用及方法

陈海容  2009-01-23

内容摘要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为求将来的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精神的压力日趋增大,这是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要高度关注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要不断完善音乐疗法在心理学领域的功能, 使它更好地为学生工作服务。

关 键 词 :音乐疗法 亚健康 干预作用 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之为“第三状态”,国内常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一般是指机体虽没有器质性病变指标,但却呈现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低下、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心理状态。2005年大连大学于霞、王廷俊两位教师以大连市6所高校4个年级的部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附表): 由附表可见,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约67.33%,且男生高于女生,需敲响警钟状态占26.37%。由此可见,大学生已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 一、大学生亚健康的表现与成因 由于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人们的各种压力逐渐加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社会转轨的需要,高等学校逐渐加大了改革力度。对于心理状态尚未稳定的大学生来说,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的激烈竞争,思想观念的撞击,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以及诸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求将来的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精神的压力日趋增大,这是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受家庭因素的影响,或大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的原因之一。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伴有连续性的不良情绪和不同程度的反应症状,一般身心特征同向发展。其生理特征,表现为失眠、多梦、头痛、记忆力下降、四肢无力、无名低热等;其心理特征表现为焦虑感、烦乱感、无助感、孤独感、疲倦感、无聊感、无用感、负罪感、人际关系紧张等。亚健康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往往会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烦躁,同时还容易引发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意外以及心理疾患等。所以,亚健康状态需要及时地干预和调整,避免其转化为躯体性的疾病。 二、音乐疗法对亚健康的干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学科与学科之间已突破了原有的界定, 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现代医学已发展成为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将患者生理与心理的医治融于一体。“音乐疗法”是从社会发展中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应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音乐疗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音乐手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今中外,很多学者把音乐视为人的内心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表现。我国《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朗吉弩斯认为:“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还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由此可见,音乐是一种声响、节奏、旋律的物质媒介,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与把握外在世界的感性方式。 具有节奏性和能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是音乐的两大本质特征。音乐之所以具有治疗疾病的功能,完全是由其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振动的规则和不规则可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种,由有规则的斜振波组成的乐音是音乐的主体,它使人体内固有的振动频律(血压、脉搏、心率、心律、呼吸等)产生物理上的共振。共振是物体的固有频律与外界产生的频律相吻合时才会发生。在此可把每个人音乐素质即对音乐的态度、喜恶程度、欣赏水平的差异类比于“物体的固有频律”——当音乐产生的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相吻合时,人体内的各种性质的律动会产生一种音乐上所谓的“共鸣”。所以人们对不同的音乐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愉悦感受。实验证明,适宜的音乐能提高消化系统植物神经的兴奋点并调节血流量。如果音乐中特殊的振动频率、节奏和强度与人体内的生理节奏相适应,即会产生生理共振。随着这种生理共振的产生,皮肤的温度、心跳的速度、肌肉伸缩以及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将起一系列的变化。音乐作用于医学中,一是能多方面刺激大脑皮层,使病人对外界的感觉减弱;二是能唤起病人愉快的思想联系和情感,暂时忘却置身的环境;三是音乐对中枢神经有直接抑制作用。例如使正在施行麻醉手术的病人聆听音乐,病人心脏工作减少,所需氧气也随之减少,血压、脉搏和心率都得到改善,躯体疼痛感减轻,注射麻醉药物的剂量可比通常情况减少一半。因此,健康优美的音乐可以调剂精神,驱散忧愁与烦恼, 恢复精力与体力,起到对疾病物理治疗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 [1]于霞.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4):74. [2]刘丽文.音乐疗法—— 一个愈趋重要的医学领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2. [3]姜力,韦莉萍.亚健康与音乐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05,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