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究
李晶 黄璜 2011-08-23
论文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以至于城市流动人口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义务教育问题,如教育机会不均等,情感教育的匮乏,家庭教育的缺失等,我们须从政府、学校、家庭等方面来探寻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途径。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据统计,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适龄人数已达到997.1万人,对于这些城市流动人口的子女来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教育,而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还不能与城里的孩子拥有同样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水平,因此,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日益引起政府和有关专家的关注。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
流动人口子女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数量多,分布广,其义务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特别是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状况有了显著改善。但是,政策的出台不等于问题的解决,时至今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状况仍不容乐观,其教育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机会不均等
受教育机会是衡量教育平等问题的重要标准,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机会直接反映出这一群体受教育的平等权益问题。第一,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目前很多公立学校借读的必备条件是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必须有“三证”,此外,他们仍须交纳高额的学费和各种名目繁杂的赞助费,这些程序上的为难和经济上的高额征收实际上已经将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排斥在外。第二,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水平低。由于学校的各项建设得不到政府的资金拨款,因而不能聘用到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导致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虽然入学却不能保证学习质量。
(二)情感教育的匮乏
各流入地已习惯把流动人口当作体制以外的人口来认识和思考,流动人口子女被当作本地义务教育体制外的求学对象,师生之间也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往往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性格大多内向,他们都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这个生活学习氛围之中;另外,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在教育目标系列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学校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老师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甚至有些老师要求把流动人口子女的成绩不计入考评范围,或者不让他们参加考试。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民工家长常常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只要把子女送进学校就行了;更有甚者只顾眼前利益迫使孩子失学。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比较简单和粗暴,这样只会使学生不断体验来自家长的压力,容易让儿童产生厌学心理。这些落后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发展。另外,农民工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民工教育文化程度低,素质普遍低下,处于社会就业人群中的下层,流动人口自身文化水平和教育能力的匮乏,客观上也难以承担起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责任。
三、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
1.全面提升教育政策的执行力
在现代社会,每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把发展教育看成是自己最基本的职责之一,要进一步改善流动人口的义务教育状况,中央责无旁贷地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这次改革,中央政府的责任已非常明确且已落实到位,关键是要提升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各省要按照确定的省、市、县三级进行资金拨付,确保将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如开学前要预拨一定比例的资金到每所学校,决不能因为资金滞留等问题影响学校运转。 2.加快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就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同时还要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制度,淡化包括子女入学、劳动就业、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政策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逐步脱离在“城市户口”这一标签上附着的一系列不合理社会福利,创造有利于农民工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实现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主体平等。
(二)学校方面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流动人口子女大都来自偏远的山区和农村,学习方法、学习基础、卫生习惯、语言基础、心理基础等与城市学生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这与他们处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处于社会弱势群体地位有关。因此,学校可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或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以便区别情况区别对待,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尊重,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的指导。
2.优化教育评价机制
传统考试评价方式过多的强化选拔功能,而成才不是以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它还包括德、美、体、劳、心等多个方面。因此,评价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多维度来确定多元标准,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体制,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表现出他们的最佳水平。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参与到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当中,以此尽可能地做到对被评价者准确客观的评价,相信在这样的评价制度下,学校和教师会更加积极地去关心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
(三)家庭方面
1.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提升家长的文化素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部门、学校,特别是流动人口所在的社区单位,应该积极利用家长的空闲时间,宣传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长的责任意识和对义务教育权利的认识,利用学校以及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举办各种时间短、实践性强的家长培训班或经验座谈会,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按科学规律教育孩子,让家长有能力、有信心参与到子女的教育中去。
2.增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了解,搭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平台
学校要调用各种策略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要让家长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校方单一的活动,成功教育必须建立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配合的基础之上,学校要和家长之间建立家校合作关系。我们可学习国外的经验,建立教师——父母协会,平时还可以通过电话、建议箱、家校联系夹等方式促进家长参与孩子的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铁明.论中国教育需求趋势与巨大市场空间[J].教育科学研究.2004,11.
[2] 王涤.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04,4.
[3] 李雅儒,孙文营,阳志平.北京市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上)[4].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