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

唐慧君 彭拥军  2009-02-17

[摘要]高等教育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农村职业地位的提升等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一方面成为农村人口流动、农村职业地位提升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动因;但另一方面,由于受城乡之间的天然差异和制度性障碍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大众化也给农村社会流动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农村;人口流动

Abstract:The influence on countryside by higher education is mainly shown in such aspects as rural people flowing to city ,the rural occupation status being improved,and so on.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has become the active factors for rural people flowing to city, improving rural occupation status and developing rural foundation education, etc. But on the other hand,affected by the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difference and system obstacl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has some disadvantageous effects on rural people's fluxion.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massification; countryside; people's fluxion

高等教育大众化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深刻变革,也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便是其中之一。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状况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表现形式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数量的扩张。据统计,1995年我国全口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全口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统计了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生、成人高校本专科生、军事院校本专科生、学历文凭考试本专科生、电大注册视听生(折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生(折合)等在学人数]

为72%,1999年达到105%,2000年增加到125%[1],2003年迅速增加到17%[2],2005年已达到21%[3]。我国已越过高等教育大众化15%的最低标准,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其次是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除了精英教育阶段的传统大学之外,许多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如各种民办大学、成人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高等教育随之出现了形式和层次的多样化,各种职业教育、非学历教育、远程网络教育、在职培训等,都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再次是入学途径、入学标准多样化,高等教育开始真正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受过不同类型中等教育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以及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动因分析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必然的方向[4]。我国高等教育近几年来取得了如此大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外部拉动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技进步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脑力劳动在人们工作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许多知识密集型行业以及影响着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几乎完全依靠科技生存和发展,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人无法胜任这些工作,高等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渴求高层次教育所形成的内部推动力。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加速,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日益受到重视,人们渴求知识、完善自我的愿望十分强烈,从而激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表现为知识和技能的竞争。掌握更多、更先进的技能成为个人谋求高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的职业的先决条件,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职业竞争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也就日益重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激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渴求。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人口流动的积极影响

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但标志着高等教育自身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反映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在知识和科技引领的现代社会中,个人走向职业领域需要通过教育这个中介环节,因此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实现着社会职业预演分配的作用,它对个人的社会流动将产生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1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提供“存量”

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行为(不排斥高等教育消费行为的特征)对个体的社会升迁有着积极影响,个体社会地位的高低、经济收入的多少与其受教育程度的直接相关。正如美国学者Deng 和 Treimans 所指出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5]教育选拔机制是导致社会经济分化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机制。美国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远非一种消费行为,在此意义上,上学不仅仅是为了得到满足或效用。相反,公共和个人用于教育的费用,意在获取生产性‘存量’。这种‘存量’包含在人体中,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6]这种“包含在人体中”并在“将来能提供各种服务”的“存量”就是人们进行教育投资时所期望能通过接受教育获取一份高收入、高地位的理想职业所必须的能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能资本。高等教育在我国同样也提供了一种地位升迁的“存量”,这种“存量”的作用在农村社会更为显著。农村人通过接受教育跳出“农门”成为城镇人口,这种流动远远不止是地理意义上的社会流动,它包含着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事实上,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一旦进入高等学校,一般都会自然获得代际向上流动的机会。他们毕业后大多数都能走出农村,留在城市获取一份有相对较高职业声望和经济收入的职业,有的甚至还能够逐渐步入社会领导阶层。正如伊凡•伊里奇所说,“学校是公认的通向权力、通向合法生产和通向进一步学习的光明大道”[7]。

2高等教育大众化拉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最终提高农村人口向上流动的能力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招生数一直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1999年高中升学率[高中升学率为普通高校招生数(含电大普通班)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之比]达到了63.8%,2000年为73.2%,2001年为78.8%,此后几年中,国家开始控制增长速度,但2002年至2004年三年的增长率仍然分别达到了83.5%、83.4%和82.5%[8]。高等教育的这一增长势头极大地拉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1980年我国高校、高中、初中在校生比例为3.6∶24.7∶100,2000年则达到了8.9∶36.1∶100[9]。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拉动作用增加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总量,为农村人口实现有效流动提供了最起码的保障。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招生规模不断加大,各种层次类型的高校日益涌现,对接受过基础教育的生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尤其是各类职业教育学院的涌现,从专业设置、学费收取等各方面来讲,更加适合农村学生的需要。第二,多层次、高升学率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让希望通过接受教育“走出农村”的人们有了更多形式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迅速增多,这必将促使农村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基础教育以便能进一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3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利于农村职业地位的向上流动

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农村受教育人口的增加,必将会不同程度地带动农村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尽管城乡之间教育不平等在进一步加剧,但随着大学生向农村回流,农村技术人才增多,这最终将会提升农村的职业地位,尤其是在今后高等教育能够培养满足农村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拓通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道路后,这种作用将越来越明显。正如马丁•特罗所指出:大学生从事某项工作能够提高这项工作的地位以及他们应用技巧和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同时,最终提高了这一行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10],并最终提高这一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有数据表明,1998年我国大部分毕业生都回生源所在地就业,其中中部地区回生源地比例为50.4%,西部地区高达74.3%[9]。大批回生源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对于推动当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高校毕业生回乡工作,他们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先进技术用于传统工作中,改善传统工作的方式,提高传统工作的技术含量,从而逐渐提高整个行业的层次;第二,农村城镇化过程也是农村产业结构部分调整的过程,城镇化一方面提高了农村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大量新生的知识分子进入乡镇有利于农村社会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三产业转化;第三,知识分子与农村社会经济增长的有效结合,将激发进一步的教育需求,促进高等教育与农村职业的良性互动。

4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这些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大多数是出于能在城市谋求到一份较好的职业以改善其家庭生活状况、提升自身经济地位的愿望,但由于大部分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和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在城市主要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城市建筑行业的基地工作、较低层次的餐饮服务业等。这些行业社会地位低、报酬不高,与这些农村人口的最初愿望形成了强烈反差。于是,这一现状激发了他们及其子女接受教育的强烈愿望。

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正好能满足这一社会需要,为广大农村人口提供了学习生存技能、竞争能力的良好条件,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开阔视野,增强差别意识,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最终逐渐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三、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

由于城乡之间存在很多人为的或自然的差异,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促进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突显着许多问题。

1高等教育收费减少了农村贫困生的入学机会,最终给农村人口流动带来不利影响

1997年我国逐步实行了高等教育全面并轨收费制度, 1999年全国各高校全部实行按专业收费。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但其所引发的诸多消极影响也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教育收费所引起的教育公平问题。目前我国社会还存在着明显的贫富不均,农村和老、少、边地区贫困现象仍然十分严重。2000年我国人均纯收入1 000元以下的贫困户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4.2%[11]。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对于这样的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有些学生不得不为此放弃继续升学的机会。

在教育事业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尽管社会、政府都给教育以大力扶持,比如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助金、实施贷款制度等,这些助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但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我们若从贫困生个人的心理角度去分析,或许能发现更多深层次的问题。贫困生在接受助学贷款时可能会有一种矛盾心理,他们要考虑机会成本、负债投资的回报率,自身的负债承受能力、偿还能力,本人及其家人目前的生活状况等问题,他们要经过复杂的心理斗争后才能最终决定是接受助学贷款进入高校学习,还是提前进入社会寻求一份职业为家庭承担一部分经济责任。此外,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所实行的教育收费制度对农村人口流动的不利影响主要还有以下两点:首先,学校、专业竞争的不平等性。高等教育按专业收费使得经济困难的农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选择一般的师范院校和农、林等收费相对较低的冷门专业,这种在入校之初由于某些主、客观原因就形成的教育分流必将限制他们毕业后的社会流动。其次,学习竞争的不平等性。部分贫困生通过获得助学贷款等形式进入了高校,但由于贫困仍然存在,他们不得不通过勤工助学来赚取生活费。这样就减少他们的学习时间,他们在学习上要和其他同学有一样的成绩就必须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这给他们的身心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

2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凭筛选功能,阻碍文凭促进社会合理流动作用的发挥

本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与社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多样化需求相伴随的,文凭作为一种社会筛选的符号在正常情况下能使人力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但如果文凭的发放超过了社会结构的吸纳水平,就会出现人才与岗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出现教育过度性失业、教育回报下降甚至负回报等现象,教育投资成为风险性投资,甚至造成文凭贬值、出现“文凭疾病”等现象[12]。

由于财富和权力等因素的渗透使我国的文凭体系实际上存在着双轨甚至多轨形式,严重扭曲了文凭的筛选功能。尽管各种渠道所获取的文凭并没有相等的含金量,但由于我国个人教育回报受市场调节和政府再分配两种机制的影响,教育回报首先不是与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直接相关,而是与单位的性质、级别以及单位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寡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具有业绩色彩的文凭,与其说是知识与能力的代理指标,还不如说它已经变相地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以此区分文凭持有者与没有文凭者)。这种不公平现象必将异化文凭的真正作用,阻碍社会流动所需要的公平环境,最终阻碍农村人口通过高等教育实现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向上流动。

3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教育竞争更加复杂而激烈,给农村人口的流动带来新问题

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随,高等教育入学开放性逐步增强,高等教育本身的多样性更加明显,高等教育竞争内涵和实质也随之发生变化。精英教育阶段的竞争表现为入学机会的竞争,大众化阶段的竞争则演变为就读学校与专业的竞争,即所谓的结构性竞争。这种结构性竞争最终会导致教育分流,表现为校际分流和校内分流。校际分流中,大部分来自城市的、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高质量的名牌大学,而农村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因为较多地考虑了家庭经济问题以及自信心不够等原因而只能进入一般高校。校内分流中,即使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进入同一所高校,农村学生更倾向于学习那种收费较低的、毕业后易于谋求一份安稳职业的冷门专业。这都将给农村人口的向上流动带来不利影响。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