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浅析
邓小生 2009-07-30
[论文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城镇化 基础产业 保障制度 措施 对策
[论文摘要]阐述当前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萍乡市位于江西省西部,东与本省宜春市、南与吉安市、西与湖南省株洲市、北与湖南省浏阳市接壤。全市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丘陵、山地和平原各占土地面积的66.4%、27.3%、6.3%。现辖芦溪、莲花、上栗三县和安源、湘东两区及萍乡市经济开发区。至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181.09万人,非农业人口55.74万人,农业人口125.35万人。
一、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萍乡市现辖3县3区,总面积38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2476公顷,水田46294公顷,旱地6182公顷,由于多种原因,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到2005年,耕地面积仅有51000公顷,比前三年减少了2.8%。由于山多地少,耕地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产业化逐步完善,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了土地,使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萍乡市农业人口125.35万人,占总人口的69.22%。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约63.46万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28.69万人,在外务工4.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已变成了各地各级政府稳定当地社会的重大问题。
二、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
目前萍乡市的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为主。2005年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在乡镇企业及市内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占31.2%,在市外就业人数占68.8%。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呈“候鸟式”流动和“迁徙式”流动两个特点,“候鸟式”流动即平时在外务工,习惯于春节前后、农忙季节回到农村,“迁徙式”流动即常年外出务工。同时农民工流动就业形式已由过去的个体流动为主逐渐演变成现今的家庭式流动和个体流动并存 。
农民工的输入地主要是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些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跨省流动农村劳动力主要去的省份为广东、江苏、北京、福建、浙江、上海,上述6省市吸纳了我市82%的全部跨省流动就业农村劳动力。
由于受文化程度限制,农民工一般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制衣、建筑、电子加工、家具制造、手工业、木工、制鞋、玩具加工等职业,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采掘业11%,批发和零售业10%,住宿和餐饮业9%。
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据统计,2004年我市农民工年平均务工收入为6971元,比2003年高出982元,20012004年平均增长率达9%,年平均寄带回现金3911元。这些收入为萍乡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稳定注入了活力。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
城镇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几个方面:(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2)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降低,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镇的第二、第三产业。(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式。(4)文化非农化过程,即由农村文明转变为城镇文明,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非农化。在这四层含义中,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将农业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城镇化的核心所在。
(一)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
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和范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依靠外出务工的同时,还可以依靠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大趋势。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实现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实现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依靠城镇的吸引力和农村的推力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转移农村过剩人口、缓解人口与土地的承载矛盾。
(二)城镇的发展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生产要素
在农村城镇化初级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为第二、第三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服务,此时第二、第三产业的工资就保持在农业边际生产率的低水平上,同时第二、第三产业投资的利润率便保持在高水平上,从而第二、第三产业的规模就会不断扩大,社会经济持续良好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就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逐步进入中期阶段。直到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毕,进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工资水平超过第一产业的边际生产率,农村城镇化进入稳定阶段。
四、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萍乡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就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萍乡市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8亩,特别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出外务工就业为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繁重。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处于盲目、自发阶段
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自发外出和通过家庭成员、亲戚或同村村民带出或经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外出这三种途径。外出务工人员大都呈散兵游勇,各自为阵,缺乏有效引导,难以形成合力。
3.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由于教育基础问题,农村劳动力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市场经济意识弱,转移难度大。据资料统计,萍乡外出务工人员小学文化程度12%,初中文化程度占42%,高中文化程度占3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达54%。从接受技能培训情况来看,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10.7%,未接受任何培训的占89.3%。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滞后
大部分有外出务工愿望的农民工由于家住较偏避的乡村,信息较为闭塞,获取务工信息的途径较少,大部分是通过在外务工的亲友获得用工信息,而通过公共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较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开始对农民工免费服务,但提供的岗位类型、服务模式又往往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还有一些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和一些非法从事职业中介的人利用农民工缺乏辨别能力而又求职心切的心理,以虚假信息骗取农民工钱财,这些不仅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影响了他们对职业介绍服务机构的信任。 (二)萍乡市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职能雷同
城镇职能就是由城镇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基本因素的主要职能所决定的。由于萍乡市小城镇职能的雷同,导致城镇之间的恶性竞争,全市城镇发展难以同步发展壮大。
2.缺乏主导产业
城镇主导产业是一座城镇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产业,它决定了城镇的发展。由于萍乡市小城镇主导产业发育缓慢,导致经济集聚功能差,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3.城镇建成区的集中度较小
城镇的集中度反映了城镇土地利用率。萍乡市小城镇集中度小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加大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降低了城镇土地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使城镇空间资源浪费严重。
4.道路交通系统欠发达
交通运输条件关系到第二、三产业的生产运行效益。萍乡市地形属丘陵地带,平原面积偏少,致使交通不便,对外联络相对较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较弱,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城镇也不发达。
五、对策措施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以增强入城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农民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要求有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因此文化技能素质的高低成了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为了增强入城农民的竞争力,促进更多的农民转移。首先,抓好农村劳动力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其次,根据市场和劳动者就业需要,建立有关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增强农民生产和谋职的能力。
(二)消除城里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心理歧视,使农民工对所工作的城市有认同感
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减少消极面的宣传和误导,以逐步树立起尊重、爱护进城农民的心态,让进城农民获得更广泛的社会承认与理解,减少市民与进城农民的对立与矛盾。同时要把歧视农民,特别是不公正对待农民的行为及时地披露出来,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保护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从而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建立入城农民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使农民获得稳定转移
由于城乡分割制度的存在,入城农民在城市碰到了个人在文化生活、房屋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不能实现职业和身份的真正转移。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快速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优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重点建设。重点培育城镇发展的基础产业,推进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布局,促进小城镇发展。积极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小城镇,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拓展农民就业范围。
[1]2002-2005年萍乡统计年鉴.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
[3]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1.
[4]阮芳.外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浙江绍兴为例.科技创业月刊. 2006(10).
[5]赵洪宝,李晓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对策思考.前沿. 2005(06).
[6]姚晓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障碍及对策.甘肃社会科学. 2004(04).
[7]李彦超,陈玉召.浅析规模化经营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经济研究导刊.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