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高校教育方式转变的分析和建议
吕爽 2013-01-09
【论文关键词】中国高校教育方式主动式教育创新式教育课堂式教育转变
【论文摘 要】近些年来,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呈上升趋势,但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校教育方式依然沿袭着旧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现今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迫切的需要对中国高校教育方式进行转变,促进大学生在学校中真正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今国内各家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不单单看重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更重要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自主研发、自主创新、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之上,高校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学生个人兴趣,来进行课程设置和教授方式的转变,应该把理论实践结合到一起,只有这样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加符合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培养。[1]针对目前中国高校教育方式的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和建议。 1.被动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式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执行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需求,对传统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地挑战。现在,很多大学培养的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锻炼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社会适应期延长,就业困难。传统教学中忽视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是我国教学质量不高、障碍人才成长的根源。[2] 现今,高校在学生课程方面安排设置了种类繁多的科目,有些课程甚至与专业学科毫无关系。中国高校教育是学分、学时的双修模式,有些学生只为单纯的学分去学习,这样导致学生被动去接受教育,丧失了对课程本身的兴趣,很难在受教育当中学到应学到的知识。另外,学校的课程多半为理论课程,很难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到工作中运用极少,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理论知识,往往自己去学一些其他方面的课程,这样学校的被动教育很难让学生接受,学生更难从中受益。对于以后要进入社会的学生而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过硬的技能,会使他们既能胜任当前职位的需要,又能为今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今后职业发展方向定制相关有用且更为实际的课程,可让学生对本专业深入了解后,填写专业兴趣课程申报,根据申报人数多的课程进行老师选拔、课程设置,为学生开设他们感兴趣的课程。 2.接受式教育转变为创新式教育 传统的教育基本上是“接受式”教育,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被动的接受,机械的训练,死记硬背而已,他们只是在继承,没有探究,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学生“接受式”学习的方式必须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化,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去亲身经历和体验一番。 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设计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的课题,给学生多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索的精神。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实践和交流的机会,将课本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连接,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潜力的发掘。[3]现今,中国多数高校实行的还是统一式教育模式,让所有学生接受统一模板、统一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大致相同,没有任何自我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需要更多创新人才,而高校应该负起这个培养人才的责任,在大学期间应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如果因个人自主研发、创业导致正常课程,应给予相关帮助、扶植,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创新当中,学校应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只有把这种接受教育转变为创新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大不相同,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彰显自己的能力,也能让学生自我发挥,安心的做研发、创新,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