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理论渊源论析
张雪娟,张爱丽 2012-01-24
: 20世纪70年代,美国课程理论家将研究的目光投放在了课程的政治性研究方面,他们认为“课程是有政治性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美国课程研究所诉求的政治只是属于微观的政治,而不是政党之争,或者暴力革命的政治,说得更明白些,它是广义上知识分子空间里的政治。课程研究者反对将研究寓于纯粹的学术目的,而是致力于将研究与政治学诉求联系起来。持“课程具有政治性”观点的课程理论家们话语的主题主要有再生产、对应、意识形态、霸权、隐形课程等。当我们去考察这些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理论渊源时,就会发现这一学术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尤其是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如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和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理论研究的影响尤为深刻。
一对葛兰西的霸权(Hegemony)理论的借用
葛兰西(Antonlo Gramsci,1891-1937)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狱中札记》中提出的关于“霸权”的理论,在西方引起巨大的反响,而“霸权”是从马克思、恩格斯那借用来的术语,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为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是建立在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基础上的。根据东、西方社会的结构差别,葛兰西提出了“市民社会”这一概念。市民社会涵盖的内容包括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活动领域。由于东、西方是市民社会的结构差别,他认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是争夺文化霸权,即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领导权和合法地位。因而葛兰西指出:“只有那个力图‘消灭’与它敌对的集团或者使这些集团服从自己,不惜使用武力并且同时以联盟的或亲近的集团的领导者的身份出现的社会集团,才是他的敌对的集团的统治者。社会集团可以而且甚至应该在夺取到国家政权之先就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这就是夺取政权本身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尔后这个集团取得政权,即使很坚固地掌握着它,成了统治者,同时也应淡是一个‘领导’的集团”。考察其“霸权”概念有两个基本含义:首先,和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霸权”含义一致,即指一个统治的过程,通过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其次,霸权也指在再生产阶级关系时运用暴力和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最终确立元产阶级的文化霸权。要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和文化教育。
葛兰西“霸权”这一概念在课程的政治研究领域中得到了普遍运使用,当人们在提出课程中的某一带有政治性的观点时,“霸权”无疑成了比较合适的论证工具,这对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的研究和政治性课程话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阿普尔、吉鲁等激进的教育家们所使用的霸权的概念时,不仅指出了被统治阶级群体的文化从学校中被排挤出去这一事实,还指出了阶级文化作为学校知识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甚至指出了处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如何被强加给所有学生的。
二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sociaI Crjtj-cal Theory)理论的追寻
坚持政治取向的课程理论家们在使用“意识形态”、“再生产”这些词汇时,经常也会使用另外一个词汇一“批判性”,这个词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通过对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追寻,旨在对社会本质做理论说明,并建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即教育是一个再生产的场所。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Seh001)是由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成员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是当代西方世界最大的新马克思主义流派,也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能代表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思想家和理论家有:马克斯·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1893-1973)、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1903-1969)、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1898--1979)、爱利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1929-)、阿尔弗莱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1931-)等。法兰克福学派代表着一种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出发,对现代发达工业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批判的文化哲学理论。其基本范畴包括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批判等。
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建立在20世纪关于意识形态的争论基础上的,是从人的存在的角度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认为马克思的早期意识形态观——“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是梦幻和颠倒的反映”最具批判性和揭露性;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对人的行为通过教育、大众传媒、社会示范等方式进行操控,科学技术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人本精神和主体意识才是意识形态的对立面;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虚假意识,是扼杀人个性的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对技术理性的批判源于近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背景下的文化危机: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正在悄悄地走向异化,开始成为制约人的统治力量,人从自然的主人沦为技术的奴隶。对此,法兰克福学派思想家们的批判可以从下面的三部作品展示出来,即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于1947年发表的《启蒙辩证法》一书、马尔库塞于1964年发表的《单向度的人》一书和哈贝马斯于1968年发行的长篇论文——《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经济现象、政治统治现象。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异化力量对人具有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创造性的丧失、个性的虚假、对公众的欺骗和操控等。
法兰克福学派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的视角对性格结构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把大众文化看作是心理控制的工具,通过培养大众遵守社会规则的心理,把它逐渐变成个体的自我规范,并强调要把个体自由从物质压迫和阶级情境中拯救出来,寄希望于人性的自我觉醒。
三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Ideology)理论的探究
“意识形态”一词在政治取向的课程理论家那里一直被看作是第一重要的概念。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革命家、哲学家、经济学家托拉西(D Tracy,1754--1836)首先建立了“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它的原创性意义是指“观念的科学”(Science ofideas)。他认为,系统观念的建立,能形成促进社会进步的知识。以后,意识形态这个词汇一直被人们当成到19、20世纪,它被限定为否定性的概念,即意识形态是虚贬义词,含有社会统治的消极意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政治、宗教、社会思想以及法律等这些反映一定集团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之后,许多资产阶级学者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与科学格格不入。”而西方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hhusser,1918--1990),沿用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在其论文《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提出了“人生来就是意识形态的动物”这一独到的见解,创立了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
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意识形态是一种实体,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意识形态仅仅是一种想象,是个体与实际状况的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关系最终取决于他们与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想象关系,可以说,这种想象关系本身就具有物质的存在;其次,作为表象的意识形态,是人类体验自身同其生存条件关系的体验方式。阿尔都塞说:“因为意识形态所反映的不是人类同自己生存条件的关系,而是他们体验这种关系的方式;这就等于说,既存在真实的关系,又存在‘体验的’和‘想象’的关系”;再次,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的无意识结构。阿尔都塞利用精神分析学说作为自己的武器,深入研究了意识形态构成自我无意识的机制问题。意识形态通过教育等途径进入个体,使个体成了一个有见解能行动的主体。然而真正的主体却是意识形态,因为它始终支配着人的观念。
基于课程理论家们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不断探究,使其成为了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理论基础之一。首先,阿尔都塞“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直接成为当代美国政治性课程话语的重要主题之一,这是有助于政治取向的课程学者提出论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其次,一般来说,与统治阶级有关的意识形态都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它通过学校环境传播和强化态度、价值观,通过课程来选择和确认知识和技能;第三,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就是相对于科学和镇压性国家机器这两个方面而言的。他认为制度、习俗起着使工人阶级屈服、顺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