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为什么我们不应批判郭敬明?论产品文化

余鸿钧  2013-07-11

是不是不错的产品就会有产品文化呢?不是。产品文化必须满足“酷”的条件,特别优秀的,不寻常的,必须要满足这些,通常有以下几方面可以共同构成“酷”产品的结构:比如产品功能,瓦特的蒸汽机在今天是老古董了,但是当年刚面世时,它就是酷的,就如苹果手机刚面世的时候那么酷一样,如今的苹果手机销量在下滑,为什么?渐渐于大众化了,苹果的乔布斯式的独特产品文化在渐渐湮灭;比如产品属性,如手工制品,在工业化的今天,手工制品很另类,但是每一件手工制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手工太师椅,这种对传统木制工艺的追求,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手工定制文化,成本高但是体现了有几十年工艺的老匠人的水平,不是谁都可以获得。独特的异于常人的方式,形成了产品文化,比如我常去的一家面馆,以“一锅汤、一碗面”作为它的一个产品特质与同行区分,这也是它的产品文化,很吸引我这种爱吃面食的人,当然是不是这么干的,我很怀疑,但是这种产品文化的包装是有效的,对于消费者的怀疑,也是对产品文化的推敲,如果这家面馆是欺骗人的,它是做不大的,为什么?产品文化不应该是欺骗的包装,而是须真真切切的去做到,否则当顾客不再信任的时候,也是产品文化崩塌的时候,就比如达芬奇家居,纯进口的产品文化坚持吸引着一帮喜欢异域产品的人士,但是忽悠,早晚砸自己的脚。独特的闪光点,构成产品文化。

大众产品是没有产品文化的,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为什么说这类产品没有产品文化呢?因为当大众的消费需求有了进一步提升的时候,就会抛弃这类产品,就如为什么富人一般不愿意会去消费低价的普通汽车一样,代步不是汽车文化,顶级的智能化配置,对机械化品质的最苛刻的追求,顶级的引擎动力,这些才是值得人留恋的汽车产品文化,大众化满足基本需求的东西,无疑是累的,无论是汽车行业还是服装行业,这些处于满足最基本需求的企业,都是日子过的最累的,因为他的产品文化还没有建立起来。到这里就会明白做有文化的产品的重要性了,产品文化真的可以挣钱。

作家郭敬明的物质欲值得批判吗?

关于产品文化再举一个例子,作家郭敬明最近随着《小时代》电影的上映,网民对《小时代》电影中推崇的奢华物质欲进行了抨击,为什么会抨击呢?抨击的是郭敬明的物质主义对社会风气的影响,一盏吊灯就要几十万,一个地摊就要十几万,对于普通产品而言,不可想象,但是为什么这类产品会被追求?做工到工艺的完美极致,一个雕刻精美的水晶,从这个水晶的最原始的发现到工艺加工一直到艺术化处理,本身就值得去阐述,对于这类产品的经历本身就很“酷”,抛开电影的教育意义,郭敬明对物质的追求,本身没错,也是值得去欣赏的,对于这类很“酷”的产品的追求的本身,就应该是对生活有追求的。这也是产品文化的一部分,即他应该卖给什么一群人?这群人并且是跟产品文化推崇的文化是有一致的。为什么德国的汽车在全世界都大行其道被推崇呢?德国人的严谨成了德国系汽车的一部分了,美好的东西是全人类所推崇的。因此对于有理由的对物质的追求,不仅不应该批判,还应该值得欣赏,我们这个民族缺乏对苛刻工艺的坚持。

特斯拉汽车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谁更值得期待?

特斯拉汽车和比亚迪汽车,是全世界电动汽车的代表,但是两家走的道路有所不同,比亚迪是从低端往高端走,电动汽车的民用首先就是从出租车和电动公交开始,而特斯拉是从电动跑车开始,这是一个不同,另外的不同就是对于电动汽车的电力来源的不同,特斯拉是利用太阳能完全自建电站,更关键的是充电免费,比亚迪是在走跟国家电网公司合作建充电站的方式有偿提供给用户,这是另外的一个不同,还有一个差异在于二者对于产品零部件的获取的不同,比亚迪已经是一个整车厂商了,而特斯拉以外部供应零部件为主,这个并非是大的差异,要说明的是从这里开始了智能化汽车的差异,就如苹果自己并不生产手机硬件一样,对于二者历史的研究,大家觉得哪个企业的产品文化更酷呢?我觉得是特斯拉。比亚迪更稳健,但是比亚迪还需要一个让人感觉很酷的产品文化,比亚迪的历程一切都走的很传统,除了电动汽车这个概念以外,其他尚让人缺乏很酷的感受。长远来说,这是要命的。目前不应该唱衰比亚迪,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有梦想的企业,但是在产品文化上,需要调整思路,给市场一些兴奋点。斯特拉一个并非专业的汽车公司可以做到,比亚迪也应该可以做的更好。大街上到处都是比亚迪的电动出租车,你还有欲望去买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吗?代步无可厚非,但你一定会想着去替换它。因此比亚迪推出全新子品牌专做电动汽车,是必然,否则一直这样下去,会过的很辛苦。

产品文化,并非很虚的东西,就是你给予客户的特质印象,并且是很酷的可以让人趋之若鹜的品性。并且不会让人轻易拥有。最后要提醒的就是,要做到,更要传播出去,雷锋不写日记,没人知道他干了这么多好事。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