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试析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李保全  2012-06-20

论文摘要:网络文化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形式的文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释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正确引导网络文化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引导;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不断普及,使得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强大文化新形式动力的同时,也对探索并创造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网络文化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一)网络文化

1、网络文化基本内涵

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是指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文化产品,它是人类的传统文化在网络时代这个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呈现出的带有现代网络气息的演化物,它是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延伸,而且也是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具体展现。

2、网络文化的基本特点

在信息化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拥有了和其他文化类型不一样的鲜明特点,即非真实性、开放性、即时性。

(1)非真实性。网络文化同传统的文化媒介载体不同,它是在互联网的非真实空间里进行自由发展,可以突破原本客观存在的地域限制,实现现实与虚拟的交流。

(2)开放性。互联网的发展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载体,各种信息之间的交流几乎不再有传统的地域因素限制,信息之间的开放性更强。

(3)即时性。网络文化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灵活性,使得网络文化时时处处都可以被不同的人所接受,使得网络文化有了很强的即时性。

(二)我国网络文化目前发展的基本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全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85亿,2011年年底将超过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6.2%。

从总体上而言,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是良好的,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网络文化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必然表现出很多带有不成熟性的特点:

1、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冲突。由于网络文化来得太迅速的缘故,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应对、衔接和包容,产生了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导致了当今网络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状况。

2、网络文化的工具性和操作主义特征明显。网络文化的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特征过多地侵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使得当今我国文化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

3、网络文化产品的庸俗化特征显现。大量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的网络文化产品充斥在网络中,使得我国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先进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网络文化同样如此,先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网络文化,不仅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而且也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一)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

1、网络文化活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提高了各个经济主体之间交流的便捷性

网络文化凭借其先进的硬件设置和高速的互联网媒介,打破了原有地域因素的限制,能够实现各经济主体之间实时性的交流与互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而言,网络文化无异像一对翅膀一样,市场经济必将借助这对翅膀而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

2、网络文化开辟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形式,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有了更好的传达渠道

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有助于政府在制定相关路线、方针、政策时,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好的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另一方面,更加健全的意见反映渠道,进一步保障了我国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

3、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添了强大的动力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网络文化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覆盖面广、传播层次多样化等优点,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从而加速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 4、网络文化成为引导社会发展新的航向标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的独特优势,大力开创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局面,使网络文化成为正确引导社会发展新的航向标。

(二)网络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引发的虚拟经济犯罪问题

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即虚拟性,使得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相互之间可以超越地域因素的限制,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但与此同时,正是这种虚拟性使得经济主体之间交流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从而导致在网络条件下的虚拟经济犯罪率也居高不下。

2、网络文化引发的价值观问题

目前掌握网络核心技术的往往是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凭借着比较先进的网络科技,对那些处在不发达状态的国家实施文化侵略,把他们的带有霸权主义色彩的价值观强加给这些国家。

3、网络文化引发的消极世界观问题

网络文化把前沿的时代信息带给人们的同时,也附带夹杂进很多与我国所倡导的主流世界观背道而驰的消极世界观信息。

4、网络文化引发的道德丧失问题

在网络社会中,由于网络主体的存在具有虚拟性,使得网络主体的各种行为往往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直接导致了网络道德的丧失,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大力发展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网络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始终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科学理论。我们要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网络文化,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一基本方针不改变,贯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的政策。

(二)努力加强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软件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产业化经营

要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硬件部分的开发,加大对信息技术产品的创新力度,加强相关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积极开展网络技术和网络治理等方面的交流,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产业经营模式。

(三)积极加强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为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证

要加快网络相关立法的步伐,推进网络文化管理法制化进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推进网络文化管理法制化进程,要抓紧对网络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进行立法,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其他国家网络文化管理的有益经验,制定新的网络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网络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网民文明上网

加强我国公民的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在内的多层次的道德环境;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不文明的网络道德行为进行处罚,达到进一步规范上网道德的目的。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