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州民居建筑中传统文化特征
朱文元 2010-04-12
论文关键词:民居 传统文化特征 文化架构 形态表述
论文摘要:通过对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及其特定的时空与群体意义的剖析,对中国文化架构的特质加以归纳并进而引申对传统徽州民居形态特征及其文化表现进行 了分析,指出徽州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缩影特例,对其建筑形式及内涵文化特征的把握应站在传统文化的本质层面。
1 传统文化的架构
1.1 “天人合一”——终极价值 (层次)的追求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精神,“天人合一”的根本在于:1)人与 自然(天地万物)本质同一、主客一体。2)人与 自然的同一为终极追求,所谓“与天和者,此之谓天乐”。3)“知行合一”“体用合一”“道器同源”,实践的过程 、方法与目的同一。它不仅构成中国文化鲜明的自然主义特征,而且演绎为与西方主客对立的基督教社会本质相异的文化体系和形态表现。
1.2 “仁”——群体情感(层 次)的体现
中国文化的另一重要特色就是将人们对群体情感的天然需求纳入了血缘纽带之中加以强化,从而使“仁”成为中国文化架构的重要层次和有力支点。《孟子》:“仁之实 ,事亲也,”《论语》:“弟子人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仁”是亲情对普遍人际、情感的转化和推衍。由于家庭一直被视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仁”的强化对文化建构而言便具有了特殊意义。可以想见文化约定的违反常常意味着“数典忘祖”和“无情无义”“不孝不仁”,这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情与伦理并举的特征。
1.3 “礼”——共约生存(存在)方式(层次)的遵循
“礼”可以被视为以上两个层次存在于具体时空及群体中的结果 ,是具体行为共约的操作原则。古代社会有大礼三百小礼三干之说,从嘉、宾、吉、凶、军礼到起居,日用无不包容其 中。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奉本》写道:“礼者,继天地,体阴阳而慎主客、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礼因此具有两方面含义 :1)“礼”是人与 自然关系的准则。《礼记 ·礼器》中写道“礼是符合自然运行的时序 ,也契合于山川I大地的环境形势。”是有关人类生存的基本经验和原则。2)“礼”是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稳定社会结构关系,促成群体凝聚,避免人际冲突的基础。所谓“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差内外远近新旧之级者也”。
2 徽州民居形态的表述
2.1 自然主义精神
2.1.1 自然形态的融合
(晋)陶渊明《归田园居》诗 :“方宅十余亩、草房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村颠。”(明)文震亨在《长物志·室庐》开篇称:“居山水间者为上 ,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侪纵不能栖岩止谷,追倚园之踪;而混迹廛市,要须门庭雅洁,室庐清靓。”徽州民居与山水林木共 生,天然材料的利用,雕饰以植物山水为内容,不仅表现了主体对自然的阳光、空气、水等天地万物的容纳,更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形态相融合的诗意追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廉卷疏星庭户悄,小窗风动月微明”。
2.1.2 自然图式的书写
徽州民居形态的构成既是对 自然图式的写仿和体现,同时也成为主体认知终极世界的途径,方法和表现。
1)求整体。a.整体形态布局合于自然的方位图式,有强烈的 中心、边缘和方位意识。b.徽州民居注重整体形态的特征与风格的体现。C.徽州民居中单体建筑的意义相对于群体而存在,单体形态不追求绝对表现 ,如绝对高度、体量等。
2)重流动序列。徽州民居群体建筑 中,单体建筑的意义存在 于整个群体序列体验的过程中,这是对运动变化(时间)关注的结果。
3)贵和谐。注意内、外、主次、大小等性质相异的形态之间的 过渡转化。“和”是事物长久存在的基础。
4)守虚静。叔本华认为传统审美的关键在于“以距离和纯净使欲望自失,从而获得一种趋然静观的优美与崇高”。对古代 中国而言,“虚”即“虚以待物”“静”即“静心”。《管子 ·心术》最早提出,只有保持主体的修养才能正确认识客体。“虚静”既是达及客体的途径也是形态表现的自身。
a.封闭院落:墙壁围合院落,“虚”外,“静”内。《一家言》“人能以治墙壁之一念 ,治其身心,则无往而不利矣”。b.多层次:通过多重院落、照壁、屏f-I(风)、隔断以及行进序列中有意识的转折变化,极力设定,扩张主体与外部世界的距离。距离越远越“静”主体“离”客体越远,其对外所显示的修养也越高,文化人格也越高。C.徽州民居追求朴拙,雅静的形态表现。《一家言》:“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 ,不贵纤巧烂熳。”
5)执“中”用。a.民间对“中介”形态的偏爱。比如既非内又非外的院、廊常成为 日常生活最集中之地。“灰”调的中性色常成为徽州民居首选饰色。b.“文”与“质”相符,《论语》孔子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徽州民居形态应合于自然之性(理),装饰与功能(使用)及结构相符,形态的表现合于个体的社会位序,“名正言顺”。
6)泛神崇拜和风水图式 的遵循。a.徽州民居社 区内神台(龛)、神庙广泛存在。b.徽州民居 中单体建筑的布局、高低、色彩、体量大小等形态特征深受风水图式的影响。
2.2 “仁”—— 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构成有序的人情
“仁”的存在使得中国人的主体行为常表现为“情”大于理。
1)徽州民居内单体建筑的规模、色彩、位置均显示出伦理的特征。
2)祠堂、家庙、祖宗牌位的设立是徽州民居内外的重要构成部分。
3)徽州民居形态尊重人的尺度。
4)徽州民居形态,对外常 以形态的谦和、含蓄表现,而与邻里 、群体建筑相配合。
2.3 “礼”——作为时空与群体存在的共约方式(原则)
2.3.1 适“中”于自然时序和条件
苟子说:“曷为中?曰:礼义是也。”《一家言》中关于窗棂,栏杆制作是徽州 民居营造 中合于 自然规律的一种体现。“总其大纲,则有二语 ,宜简不宜繁;宜 自然不宜雕斫。凡事物之理简斯可继,繁,则难久,顺其性者必坚,戕其体者易坏。木之为器,凡合榫使就者,皆顺其性为之者也”。此外 民间广为流传的约定俗成的营造方法以及官方颁布的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则例》都是有关一定时期内生产力水平条件下所共约的营造原则 ,亦为一种生存原则 ,具有时空特征。 2.3.2 适“中”于社会结构关系
1)徽州民居内,单体建筑的位置布局与建筑群体“中心”(中轴线)的关系,深受“礼”的影响,体现了宗法制度。
2)徽州民居建筑的形式是社会结构关系的体现。《明史·志第四十四》:“洪武二十六年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惟楼居重檐不禁。公侯前厅七间,两厦、九架。
中堂七问五架。后堂七 问七架。门三间五架,用全漆及兽面锡环。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有瓦兽、梁栋、斗拱、檐椽青碧绘饰。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梁栋饰以土黄。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品官房舍门窗户牖不得用漆。庶民房舍不过三间 、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历史上 自《周礼》以降各代均对房舍规模,彩饰等有明确规定。其实质在于强调社会位序结构 ,确认一种财富的享有和分配秩序,也是抑制过分渲染财富造成“不安”的手段,与政治统治相关。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其实质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
3 结语
1)将人类与生俱有的对 自然和血缘亲情的追求作为中国文化的终极价值和群体情感的构成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特色,且应被视为文化超稳定存在的重要因素。它们构成了个体 自觉且长久地遵循文化约定。获得群体凝聚(力)的形而上的保障。文化的违背常常意味着父母亲情和人之生存意义及能力丧失。对于中国文化体系而言,另一重要特色就是作为底层的群体共约生存方式及原则层次的存在,不仅为个体遵循文化约定提供了直接的功利支撑而且原则的实践成为达及终极的途径。如此,形而上与形而下互为依托共同构筑了一个稳定的文化系统。
2)“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方法论的结果,是使得中国文化构成的 3个层次成为达及终极的3个途径,同时也成为徽州民居表述文化的 3个途径。a.及“礼”即“仁”,即“道”。所谓“一 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矣!”。归“仁”即归“道”“礼”的达到则是后两个层次的满足。b.及“仁”即“道”。所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C.及“道”即“仁”,即“礼”。合于天道则合于“礼”“仁”。主体始于自然平常的生活、亲情,当其至道又归于自然平常之中。这 3个层次既为徽州民居形态表述文化的 3个途径 ,也是徽州民居形态对于社会构成 中人多层次存在的适应与满足的结果。
3)《长物志》序言:“夫标榜标林壑,品题酒茗,收藏位置图史;杯铛之属,于世为闲事,于身为长物,而品人者于此观韵焉。”“知行合一”“道器同源”,徽州民居形态营造不仅是为遮蔽风雨,同时常常也成为主体认知本体世界达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实践途径和表现。这或许是中国徽州民居所独有的文化意识。
[1] 张工文.传统学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维反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 陈纲伦.道与中国传统建筑[J].建筑学报,1998(6):53—56.
[3]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世界名人论 中国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4] 张晓冬 ,朱晓炜.中国当代 室内设计 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J].山西建筑,2007,33(1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