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信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张曙光 2006-01-20
一 什么是债信文化
债信文化是一种自由交易、借债还钱、损害赔偿的理念、传统和行为规范,用以支配和调节着人们之间的信用关系和信用行为。它形成于商业社会或市场社会,并随着商业的发达和市场的进化而发展,与契约文化、商业文化是同一种文化形态的不同表达和不同称谓。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债信文化是建立在个人经济自由权利,特别是私人产权得以明确界定,并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支持社会劳动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减少人们相互交往的风险和成本,形成一种可以扩展的合作秩序。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债信文化不只是在乡土社会的狭小范围和熟人之间存在,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和全球范围以及陌生人之间发展。它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交往能力和秉性,不仅具有普适的性质,而且具有规范性内涵。
作为个人的一般思想,债信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缓慢地演变的,它要经受时间的检验,并且是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演化的,因而,这种演化不仅是边际性的,而且是路径依赖的。
作为一种共享的价值和一套规则体系,债信文化体现在一系列的制度规则上,成为调节人们信用行为的机制。其中,有些制度规则可能是明晰的和正式的,但更多地是隐含的和非正式的,有的甚至要靠符号来支撑,它渗透在人们的血液里,融化在日常的习惯中,通过经验和实践而习得,并通过自发的遵从而发挥作用。
二 为什么提出和讨论债信文化
中国是一个缺少债信文化的国度,又是一个急待建立和发展债信文化的国度。尽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有人无信义,无以立足;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以及仁、义、礼、智、信,温、廉、恭、俭、让之类的箴言,但这充其量只存在于乡土社区和乡亲熟人之间。因而,中国人往往在乡土社会是君子,而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有可能变成小人。尽管近代以来,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也曾经出现过高风险的金融业,晋商票号的繁荣,其银票曾广泛流通,西至圣彼得堡,东达神户,其信用之好,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上海、江浙一带民营资本的发展,也曾造就了近代商业社会和市场制度的萌芽。但是,由于范围狭小,时间短暂,再加上环境的变故,它们不仅没有成长壮大,反而凋谢和枯萎了。
如果说在传统文化中,还存有债信文化的某些要素,那么,建国后几十年的折腾,连传统中那一点点信用也丢掉了。首先是对私人产权的大规模的侵犯,特别是作为政府的一种持续的制度性行为,其结果是公有产权的广泛普及和私人产权的几近消灭;其次是对民间信用的取缔和剿杀,以至在其鼎盛时期,个人的金融决策及其与金融机构的关系除了简单的现金储蓄以外,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金融交易,个人之间也很少发生信用往来和金融交易;还有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对于种种失信行为的褒扬和对诚信行为的批判。于是,形成了一些与债信文化相悖的理念和传统,出现了很多背信弃义、食言悔诺的行为,如,借债不还,欠钱有利、有理,债权人怕债务人,逃废债;杀熟;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及贪污腐败等等。甚至一些官员从银行贷款为政府搞建设,当银行提请其还贷时,竟然十分诧异,不知道这里还有借债还钱一说。这样一来,信用成为当前最稀缺的东西,我们的社会几乎成为一种债信文化的沙漠。
这种情况并不奇怪,计划经济是一种统制经济和命令经济,仅仅依靠行政层次和行政命令,整个社会和经济就能够有效地运行,既不需要在人们之间建立什么信用关系,也不需要发展什么信用交易,债信文化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或者说,只要有政府信用和命令文化就足够了,民间信用和债信文化都是多余的。现在,我们正在告别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虽然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政府信用,但却无法依靠政府的命令来维系和调节,而必须以发达的民间信用为基础,靠自发遵从的债信文化和契约文化来维系的。鉴于信用基础的式微和债信文化的缺失,因此,发展民间信用,建设债信文化就是当务之急。
市场经济需要有发达的金融体系和金融交易,而后者是靠信用支撑的,其本质就是信用,因为,信用一旦能够转让和交易,就产生了金融,金融的发展与信用的发达和债信文化的繁荣是相表里的。不仅如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健全和有效的金融体系是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发达的债信文化是金融体系健全和有效的本源。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和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生活就会陷于混乱状态。这是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从近代以来的情况看,所谓经济危机,其实就是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国建立和发展市场制度,其核心就是如何建立和发展信用制度和债信文化,防止和避免金融危机和信用危机。
三 开放民间金融和民间信用:债信文化形成的必由之路
当前中国的现实是既缺乏债信文化又急需债信文化,而债信文化的形成又是人们在信用活动和金融实践中耳闻目染、逐渐习得和不断积累的过程。因而,建设和发展债信文化,首先有一个解除政府管制,让人们放开手脚,积极参与和发展信用交易和金融活动的问题。我们目前的误区也在这里。由于信用基础的脆弱,债信文化的缺失,金融风险的积累和威胁,因而,风险防范成为主要任务,而金融发展和信用扩展成为次要的事情。不仅如此,防范风险成为抑制民间金融的代名词。于是,一方面收紧个人的信用往来和金融交易,另一方面,不允许民间金融和民间信用的发展。其实,一个人如果不与他人和金融机构发生信用交易和债权债务关系,没有任何信用记录,那么,他对信用和金融的理解和认识,要么是空白,要么是肤浅的,债信文化就不可能成为人们的一般思想和观念。同样,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发达的信用交易和错纵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这个国家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债信文化的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然而,要发展信用交易,培育债信文化,是需要扎扎实实做些具体工作的。这里,我们想以助学贷款和民间金融为例,稍作分析。
目前,助学贷款的发放率大约在10-30%之间,据说是因为学生的信用差,还款率低,银行的损失和风险比较大。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把发放助学贷款与建立学生的个人信用档案和信用记录结合起来,用个人信用档案代替以前的人事档案,这一问题也许不难解决。这样做的好处主要不在于提高助学贷款的还款率,而在于通过自己的实践,向学生灌输一种诚信守约的理念,确立一种借债还钱的思想,使之从一进入社会起,就懂得爱护自己的信用,积累自己的信用。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学生的信用差,而在于国有商业银行没有激励去从事这件事。一是因为助学贷款数量小,交易成本高;二是因为建立个人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有外部性,成本要自己负担,收益是他人的和社会的。因此,与其在贷款利率上实行优惠政策,不如在建立信用记录上实施鼓励办法,或者将二者结合起来。不仅如此,既然建立了信用档案和信用记录,就要运用它,让它发挥作用,成为促进债信文化形成的工具。
民间金融活动和民间信用交易是培育债信文化教育的大学校。在这里,债权人和债务人平等对峙,相互竞争,讨价还价,缔约践约,自由交易、借债还钱、损害赔偿的理念和传统就会逐渐在人们的心中扎根、发芽、生长,诚信守约就会成为人们普遍的行为准则。然而,我们至今仍然不承认民间金融的合法存在,甚至随意关闭民间信用机构。其实,民间信用的问题与其说是它本身固有的,不如说是政府视为非法,围剿和取缔的结果。因为,在一个天天面临制裁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比正常情况下要严重得多,由此引起的道德风险,特别是逆向选择的问题更大。既然社会存在着巨大的融资需求,而国有金融又满足不了,实行管制的结果,实际上是造成了一个巨大的获利空间,管制得越严,获利的空间越大,地下金融和高利贷就越活跃,假冒伪劣就越盛行,市场秩序就越混乱,社会信用和社会道德的破坏就越厉害。我们目前就陷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不能自拔。因此,要要建立市场经济信用基础,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债信文化,放开民间信用和民间金融是必由之路。否则,就是叶公好龙,自欺欺人。 四 放弃隐含担保:清除债信文化教育形成的障碍
阻碍信用基础和债信文化形成的不仅在于政府对民间信用和民间金融的严格管制,而且在于国家信用和国有金融本身的缺陷。其集中表现为企业的软约束和政府的隐含担保。这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控制者和经营者不是企业家和银行家,而是政府官员,由于可以就企业的财务与政府重新谈判,因而,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与其说是一种信用行为,不如说是一种投机行为,企业对于银行的债务,要么是千年不赖,千年不还,要么是假破产,真逃债。这不仅无助于信用制度的建立,而且在破坏人们心目中借债还钱的理念。与此相适应,政府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隐含担保,更是进一步瓦解和破坏整个社会的信用基础。债转股就是最好的例证。
债转股和股转债如果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和市场选择,那么,就是企业为应对市场变化和市场风险而进行的资本结构的调整,影响的只是企业本身的绩效,但如果是政府行为和政府决策,其影响就是另一种情形。对于企业来说是减债减负,遵循的是歧视性的规则和优汰劣胜的规则,企业还会继续不顾还款能力借债,也会千方百计地逃废债;对于银行来说,是剥离不良资产,改善资产质量,自然会继续不问资质债信放贷;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为了尽快地将手中的股权脱手变现,于是热衷于PT和ST公司的重组,阻碍其下市和退出。这样一来,激励和培育的不是诚信行为和债信文化,而是寻租行为和寻租文化。因而才有如下的结果出现,债转股剥离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没有减少,仍然高达25%以上;1998年政府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充实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使之达到8%的国际标准,但是,经过几年的运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实率又下降到5.7%,其中农行下降到1.4%。这一结果所传达的信息及其所造成的心理影响,也许比其本身更严重。
消除政府对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隐含担保,涉及到整个经济体制特别是国有经济根本变革,彻底改变目前以国有产权为主、政府垄断和为国有企业服务为特征的金融结构。当然,这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但这一方向必须明确而坚定,这方面的工作需要抓紧。
总之,债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和互动过程,需要的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地积累,方能有所成就,而不能在相反方向上使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