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佚名 2013-04-19
()【核心提示】在数字信息时代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网络文化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对文化软实力的模式和构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转型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能只把网络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子构建,而要充分重视其全局性的渗透、融合作用以及时代性的突出地位,通过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加速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高效、科学发展。
在当前全球网络化、信息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浪潮中,网络媒介和网络文化日益占据社会文化的主流地位,网络文化竞争的重要性和综合效应在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竞争中日益凸显。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在于,网络作为一种文化介质和文化场域对社会文化各领域具有广泛的融入性、辐射性和关联性,从而使得网络时代的文化范型具有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诸多构成形态与影响效力。
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构成
其一,网络文化不仅是文化本身的问题,它关涉到网络文化时代的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社会的“多位一体”综合发展,在新型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提升中,关系到文化与经济、社会、政治等的多元综合发展。
其二,网络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并不仅在于它是文化发展中的子构建,而是对文化各部分都具有广泛的融合与承载、体现。例如,就公认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传媒和文化传播、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等文化软实力构件而言,网络文化以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的强势融入,使得它们发生了表现、运作、途径等多方面的转变与提升。
其三,网络文化具有广泛的受众参与性、传播互动性、信息便捷性和公众影响力,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的强势文化媒体和文化介质。
其四,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网络日益成为西方国家和霸权势力对他国进行信息侵扰,文化侵蚀,社会组织、经济扩张的主要战场和手段,网络秩序、网络安全、网络实力的构建处于国际竞争和对抗、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文化建设和管理中的重点和焦点。
综上,网络文化软实力是在网络文化平台和网络信息空间中,通过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而体现的文化软实力。它可以增强国家或地区的网络文化竞争力、控制力、吸引力、影响力等,使得国家或地区在文化竞争和文化发展中取得优势,并进一步推动其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实力的发酵和提升。
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六个维度
根据网络文化本身的特性及其在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和功能,网络文化软实力主要包含和体现于如下维度:网络文化生产力、网络文化传播力、网络文化服务力、网络文化创新力、网络文化安全力、网络文化感召力。它们构成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成为网络文化软实力目标层得以实现的主要支撑,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构建起着重要的发酵和推动作用。
其一,网络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性标度,网络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于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产范式和文化生产力承载。学者鲍宗豪指出,“网络文化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正在成为未来社会生产方式的重要部分,并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生产方式的表现是:生产主体使用的劳动工具从物品形态向电子形态转变,劳动对象由实物变为虚拟,人和自然空间的关系变为人和数字空间的关系,生产力占有的劳动资料从实物变为电子网络。”网络时代带来了新的以网络文化为基础和承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如网络出版、网络视频、网络广告等诸多领域。网络文化产业成为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内容生产的主要增长极之一,体现出超越其他文化生产领域的发展态势,也将成为未来文化生产力推进和增长的重要构成。
其二,网络文化传播力。文化的传播能力和辐射能力是增强文化互动和交流、增强文化内容输出并发挥其影响力、感召力的不可或缺的维度。诚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在信息化时代,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网络媒介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崛起,对文化传播的方式与效果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化,一是数字网络传播成为媒介传播中具有广泛受众与覆盖度的主流媒介传播方式;二是网络传播产生着深入而多方位的社会文化效果,对相关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具有强效关联后果;三是网络媒介以其强大的“媒介融合”效能对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其他媒介形态形成多媒介、全媒体的整合,甚至成为一种“媒介的媒介”;四是全球化的互联网体系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全球化、传播全球化也带来现实的挑战和要求。网络传播以其对文化传播的重大影响乃至重构,影响着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与模式,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新兴关键要素。
其三,网络文化服务力。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文化学习中所需的各种文化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丰富性、优质性,关系到公共文化软环境对各种文化信息需求的满足能力、服务能力,关系到文化环境体系的吸引力和对文化再生产的保障力。我国在当前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的完备,而文化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为文化服务力和文化信息保障力的提升提供了跨越发展的良好契机。许多主要国家或地区都高度重视新兴网络文化在信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新世纪以来欧洲委员会启动的eContent、eContentplus(2005—2008)等项目,旨在让欧洲范围内的数字内容变得更易于获得和使用。互联网的崛起、网络服务基础环境的完善、各种基于数字应用的文化服务,有效改善了公众获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效率,也为文化服务力的提升提供着具有战略性、未来性的发展路径。
其四,网络文化创新力。文化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战略,而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及其强效的内在活力,不断推动着文化表现载体、文化表达形式、文化内容形态、文化媒介、文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创新,成为网络信息时代文化实践创新的主要来源和场域之一。移动互联网、数字模拟、网络互动、网络多媒体等网络文化技术的发展带动和催生着新兴网络文化内容和产品的不断创新;而网络文化的网众参与和群体性文化书写也极大地释放着文化主体的创造力。在我国强调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双轮融合战略背景下,网络文化与文化形态、文化介质、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成为推进文化创新的有力抓手。
其五,网络文化安全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文化信息的控制能力、对文化安全的维护能力。这其中,主权国家对其文化信息流、文化内容的有效引控是其文化安全和文化自主权的基本保障之一。网络文化是国际国内各种力量进行信息干预、舆论操控、社会动员、文化侵蚀的新空间和主要战场,“网络帝国主义”、“带宽殖民主义”等现象和机制为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安全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其六,网络文化感召力。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其是否拥有强有力的感召力,并进而产生如约瑟夫·奈对“软力量”所界定的“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所愿的能力”。当前,网络文化产品和数字内容成为文化接受和文化消费中日益重要的对象,优秀的网络文化创作和文化精品、文化经典成为文化软实力构建和发散中必需的文化承载,例如韩国在其“文化立国”战略中对数字网络化的文化内容的重视。我国的文化战略也必须把网络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作为塑造民族精神家园、加强文化价值的传承发扬、提升文化认同度的重要构成,在网络文化中实现从文化经济、文化工业维度向文化品质、文化价值维度的转变和提升,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魅力和世界影响力的网络内容中心。
在数字信息时代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网络文化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对文化软实力的模式和构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和转型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能只把网络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子构建,而要充分重视其全局性的渗透、融合作用以及时代性的突出地位,通过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加速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高效、科学发展。(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徐翔 编选: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本文系2011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网络传播与城市文化研究”(2011D002035000002)的部分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