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文化工业视角下的网络歌曲解读

谢诗敏 苏洁  2012-06-13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歌曲的迅速发展已成为近年来流行乐坛的一大特点。网络歌曲流行的背后是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力量的扩张和技术理性的操纵,因此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角度分析网络歌曲的生存形态,揭示其导致的问题,从而促使这一新事物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文化工业网络歌曲经济效益

网络歌曲的含义

当前网络歌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已成为近年来流行乐坛的一大特点。网络歌曲就是指互联网网民制作或演绎并且率先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并得以流传的歌曲。它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网友的原创,比如《爱情买卖》等一些歌曲;二是指翻唱,即网友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去演唱或者演绎已经很流行的歌曲,比如后舍男生,他们用独特、夸张、古灵精怪的表演手法重新演绎流行歌曲;三是改唱,一些恶搞的歌曲就属于此类。比如刘若英的歌《知道不知道》就被恶搞成了贼版的《知道不知道》,其中歌词是这样的:“那天的贼是否都已料到,所以脚步才轻巧,以免偷不到……”网络歌曲制作门槛低,传播快捷迅速,在为流行乐坛注入一股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呈现出歌曲创作模式化、格调低下等问题。

文化工业视角下的网络歌曲生存形态

文化工业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的总称,它是以建立在科学技术上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为前提的,其文化创作目的与创作手段与工业生产方式类似。它是一种标准化的、复制性的、大批量的生产,其目的是创造消费使用价值,经济效益是其运作杠杆。文化工业寄生于大众传播技术和娱乐生活,使文化领域都染上了商品的特征。文化工业理论认为,艺术这种人的自由的创造物,在发达社会中,却由于工业化、市场化经济力量的扩张和技术理性的不断操纵,已经沦为了一种商品和消费品,成为供人们消遣和娱乐的东西,而且这种艺术品呈现出标准化、批量化、齐一性的特点。这也就为考察处于文化工业时代的网络歌曲的流行提供了一个视角,在此视角下,网络歌曲的生存状态呈现出以下特征:

网络歌曲的商品化。“音乐商品是将音乐这种抽象的精神产品通过进行社会传播加以物化,使之具有交换的价值,即通过音乐与音乐载体的融合,使之成为参与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①网络歌曲就是这样一种音乐商品,它想获得广大听众的喜欢,提高歌曲的传唱度,就必须了解听众的需求,迎合他们的口味,制作出一些大众化、生活化、通俗易懂的歌曲,才能使歌曲具有交换价值。人们乐意去听,从而能够在市场上实现交换,最终获得收益。如被冠以“网络神曲”名号的《爱情买卖》就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爱情买卖》的彩铃下载量已超过7000万次,而一首彩铃的下载费用是2元,其利润相当可观”。②演唱者慕容晓晓,原本是个藉藉无名的新人,但随着歌曲的火爆势头,她的身价也扶摇直上,出场费由以前的几百元上升到了几万元。但是如果单纯地从歌曲的市场占有率来考虑并制作歌曲,大量地制作一些旋律简单、歌词肤浅的歌曲,会很容易把“商品销售量”——专辑的发行量作为判断这首歌是否流行的唯一标准,也忽视了歌曲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网络歌曲对技术的天然依赖性。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强调,“文化工业”的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而网络歌曲的流行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正是互联网的产生和飞速发展才直接促进了网络歌曲的出现和发展。

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便捷,也给网络歌曲创作者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只要有一台电脑和麦克风,再到网上下载一个音乐编辑软件,就可以制作自己的歌曲,而且还可以马上将自己的歌曲上传到网络上,供网友收听。如果歌曲很受人喜欢,一曲成名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比如雪村,他可谓网络歌曲的鼻祖,当年正是因为戴军把《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传到了网上,这才让他一夜成名。当然,互联网不仅给创作者提供了表现自己歌曲的机会,同时网络歌曲几乎不需要什么代价和成本就可以听到,再加上鲜活的动漫设计,自然比传统的发片渠道更容易受人们欢迎。

网络歌曲的伪个性。网络歌曲看上去好像是个人自由的表达。如《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不要再来伤害我》等,从歌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失恋情绪。因此,最初这种歌曲的流行可以说是一种对个人表达的喜爱。然而,网络歌曲并不是单纯地实现一种自我的表达,它也要获得经济效益,它就会主动地去遵循市场的导向,以先前成功的网络歌曲作为创作的模板。当很多这种类似歌曲流行时,它实际上应该是种集体的模仿,而非个性化的存在。词作者要想使自己的歌曲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就不可避免地会循着套路去创作,因此,一些悲伤、独白式的歌曲在社会上开始广为传唱。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大规模生产各种复制品,它促进和反复宣传某个成功的作品,使风靡一时的歌曲可以周而复始地出现。网络歌曲的流行,也正是切合了这一文化工业的特质。“文化工业”信奉的信念就是:大众社会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

网络歌曲的低俗化倾向。网络歌曲的制作门槛低,歌曲的创作也并不是都可以称得上是佳作,不少黑色、灰色甚至是黄色的词曲大量涌现。如《那一夜》中的歌词“那一夜,你没有拒绝我!那一夜,我伤害了你……”包含很强烈的性暗示成分。魏明伦曾经在“两会”上狠批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他断言,年轻人的欣赏观正由“美”逐“臭”,由“蝴蝶化”变为“苍蝇化”!虽然这种看法有些偏激,但确实指出了网络歌曲存在的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决定着娱乐商品的生产,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要,成了一种支配人的闲暇时间与幸福的力量”③。文化工业给人们提供娱乐和消遣,而并不提供思想和对现实的真实性认识,使得人们在松弛的心境中,心安理得地接受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一些低俗、恶搞的网络歌曲,它用一种很夸张、调侃的词语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特别是一些泄愤的歌曲,表面上看似是一种自由的表达,但实际上,人们在对它津津乐道的同时,却把它只看做是一种娱乐手段。这样的发泄实质上是享乐,巧妙地消解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从而逃避对现实不合理之处的反抗或者接受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也是在消磨个人反省自身和社会的时间和自由。人们在这种歌曲中得到的只是一时的发泄,没有能力去思索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方式,它是用一种貌似的自由代替了不自由。

网络歌曲流行导致的问题

歌曲制作简陋,作品青黄不接,造成听众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下降。哈贝马斯曾指出,文化工业为了俯就公众,首先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文化商品的内容,从心理上增强各个阶层民众的获取能力;其次,降低产品的价格,使公众在经济上有条件消费。在这样一个躁动的社会,音乐的审美性质被物欲的膨胀大大冲淡了。网络歌曲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意识形态,使得人们在金钱神话的驱动下制造着一种虚假的生活。因此,在这种生活中,我们很难说人们的审美水平会得到提高,相反,人们的鉴赏能力还有可能下降。

网络歌曲的演唱者大多数都是业余爱好者,有些网络歌手不想长远发展,只想趁势捞上一把,如果歌曲创作者只是一味地去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作品本身质量的好坏,那么也就会影响网络歌曲的长足发展。不少网络歌曲就像方便面一样,吃着味道不错,但是吃过了又能给身体留下什么营养呢?又能有多少让人回味的东西呢?

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位网络歌手多为一曲成名,唱来唱去只有一首歌,没有后续作品跟上,长此以往很容易成为昙花一现的歌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还有就是技术含量不高。由于网络歌曲制作非常简陋,有些歌曲内容非常肤浅、格调庸俗,夸张取代了真实,搞笑胜过于幽默,表象打败了内涵,并且它的结构简单,旋律反复,机械敲打,就像刻板的公式一样,长期接受这种歌曲,会瓦解听众的独立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处于一种被动依附的状态,也就降低了个人对音乐品质的要求,最终被这种文化产品催眠,沦落到被操纵和利用的地位。而且网络歌曲的流行是借助于一系列的科学技术来传播,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后果是人的理性变为了工具化的思维。电子复制技术的繁荣所造就的音乐商品的大量产生,这种复制方式不仅仅是物质的复制,也是消费方式的复制,在廉价的复制中,精神价值遭到了贬值,人们的审美能力日益下降。

对传统音乐审美情感和行为产生冲击。音乐是最具情感色彩的艺术,它揭示的是人的心灵,反映的是人的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歌曲,从总体上来说,歌曲中的情感是奔放、热情、开朗和积极的。90年代后,流行歌曲中的审美情感有了较大的变化,从总体上来看,呈现出了一种伤感化的倾向。如今网络歌曲的出现则更加促进了人们情感由积极到消极的变化,就像是一剂催化剂,刺激着人们这种情绪的蔓延。

流行的网络歌曲则几乎全都呈现出一种伤感化的悲愁,情感非常明快的歌曲则是少之又少。而那些悲情歌曲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年轻人最强烈的情感——爱情。这之中有爱而不得的哀怨,也有被爱而不爱的无奈……比如《一万个理由》、《不要再来伤害我》、《香水有毒》等等。从明朗、积极的一面发展到悲悯伤怀、感伤的一面,长期听这样的歌不可避免会促进这种消极情绪的滋生蔓延。网络歌曲积极寻求歌曲的商业利润,因此人们在审美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人们更多地把网络歌曲作为一种商品来消费,于是对于音乐的欣赏与审美也由传统的精神享受演化为消费行为。以往人们对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但现在却是用快感消费代替了审美与鉴赏。

容易造就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指出,“大众传播媒介消灭了思想的丰富性和人的多样性,发达工业社会创造了把个人融进现存生产和消费体系的虚假需求。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塑造出人们新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这一切又再生产出现存的体系并且力图消除否定、批判和对立,结果是思想和行为的单面性”④。他认为文化工业的危害性在于文化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标准化”、“齐一化”导致人的异化,消费主义的流行泯灭了人的个性。按照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文化极有可能使人也变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单调平庸的文化把人也推向单调平庸。发达的工业社会使得大众变成单向度的人,即缺乏批判性和否定性思维的人,就是对现存制度和不合理现象麻木,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再生产中去的人。

网络歌曲的流行使人们忽视了精神层面的愉悦,抑制了听众的主观创造能力。阿多诺指出,在音乐语汇上的简单化、机械性节奏重复使自律的音乐作品无法反抗社会的总体化压制,相反却与之同流合污,是一种文化顺从主义。它使得人们只是单纯地去接受这种文化形式,而失去了对它的批判性的思考。过多纷繁芜杂的网络歌曲,会让受众失去判断力和辨析力,成为“单向度的人”,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和发展。

结语

网络歌曲的流行是一种全民性的娱乐,它的魅力就在于富有欣赏性、自娱性和参与性。然而这样一种音乐形式的出现,用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的视角来考察它,发现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不利于网络歌曲的长远发展。在黄金泥沙俱泻的网络世界里,更需要人们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网络歌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注释:

①吴文澣:《文化工业时代的音乐商品化批判》,《郑州大学学报》,2006(5)。

②赵振宗:《网络歌曲〈爱情买卖〉街知巷闻,创作团队无收益》,《法制晚报》,2010-09-03。

③薛民、方晶刚:《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复旦大学学报》,1996(3)。

④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