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的思考与对策
卢文英 2010-12-12
论文关键词: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市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具体实现方法,从组织保津措施,加强宣传力度,处理好硬件和软件关系,强化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工程。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利用覆盖全国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文化共享工程”自正式实施以来,广西已建成两个省级中心和193个市、县(乡镇)分中心。这批“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立,正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梧州市现辖(万秀、碟山、长洲)3个城区;(苍梧、藤县、蒙山)3个县和代管(岑溪)1个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7平方公里,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种类丰富,整个地区虽然由于长期经费不足,各个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普遍比较匾乏,但文献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据不完全统计约为160万册)。如果建立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梧州市分中心,就能有效地、更好地整合梧州市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西江文化,打响历史文化品牌,加强基层先进文化建设,促进商贸旅游,为实现梧州市经济和社会提速发展服务。
1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必要性
(1)一个地方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必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梧州市所辖三个县(市)公共图书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各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普遍不足,年购书费加起来不足40万元,这对于人口近293万的梧州(地区)来说实在太少,供求矛盾相当突出,存在藏书量少,新书少,老化严重的问题,无法满足读者的检索、阅读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梧州市辖县(市)几个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市馆藏书48万册,四个县、(市)馆藏书累计约42万册),如果再加上学校(其中梧州学院图书馆藏书63万册)、基层图书馆的藏书就更丰富了。而且有些馆某一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比如苍梧县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市图书馆的古籍、梧州学院图书馆专业学科类藏书等等,互补性强,如果能够有效的整合,合理地利用,就等于拥有了一个藏书丰富的大图书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这对梧州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依托公共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将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送到广大读者的身边,填补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促进梧州市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扭转网络文化信息匾乏的状况,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梧州社会,提高市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积极的作用。
(3)“文化共享工程”是以数字技术组织,以网络形式发布的文化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数字资源和信息人才,它是图书馆信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建立在图书馆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已不局限于一个馆,而是多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是为图书馆提供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抓手,有具体的项目可以操作,有效地解决图书馆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使图书馆文献信息获得和服务的能力大大提高,可以极大的改变我市各级图书馆提供文化服务能力欠缺,运转困难,功能落后的状态,使我市图书馆真正成为本地文化资源建设中心,管理服务中心,技术支持中心,对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可行性
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年来各个图书馆在自动化建设方面的不断投入,探索和努力,加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使得构建梧州市“共享工程”分中心的机缘日益成熟。(1)梧州市所辖县(市)公共图书馆都已拥有一定的计算机设备,建立了馆内局域网,接人了互联网,并培养了一定的计算机管理和操作人员。其中市图书馆馆馆域主干通讯能力达到100兆,馆域网工作站总数24台。(2)各公共图书馆都建立和正在建立符合标准的机读目录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其中梧州市图书馆已完成馆藏期刊、藏书书目数据库,苍梧县图书馆已完成少儿图书书目数据库的建立,并且包括苍梧、藤县等多个公共图书馆都采用相同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一丹诚图书馆管理系统,这为共享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书目数据基础。(3)宽带网的发展和普及使我们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在馆际间转送数字文献资料,实现资源共享。(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将使我们获得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补充本地资源的不足,并可获得资金以改善设施。通过参加“文化共享工程”以获得政府财政资金、设备扶持改善软硬件设施,是梧州市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5)全自治区193个市、县分中心的建立,发展实践给我们带来很好的经验和启示,完全可以在低投人的情况下分阶段建立起有效的地区性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3建立“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具体实现方法
“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可分为资源利用中心和资源利用提供中心。我们可以根据资金投入的多少,分阶段进行中心的建设。
(1)参照第三次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国家文化部确定的,是政府行为,有利于以此为依据进行经费申请)建立电子阅览室。为读者用户提供查阅“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和互联网信息的场所。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教育事业单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收藏文献类型不断多样化,除传统的纸质型图书报刊外,还有大量的数字型文献资料,这些数字信息资源必需通过计算机等设备进行阅读,这就要求图书馆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场地,这就是电子阅览室。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内除可上网查询互联网上的信息外,还提供图书馆自建的书目题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电子图书、电影、戏剧、讲座和音乐等多媒体信息资源以及图书馆购置的电子资源和数据库。而这些资源是无偿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分中心的建设首先以公益性的方式为市民提供网上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改善读书环境。
(2)做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网站,实现书目数据资源集中检索。目前梧州市图书馆已建立了馆藏期刊、图书书目数据库,电子文献题录数据库,苍梧县图书馆、藤县图书馆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之中,只要把这些数据汇总集中到市图书馆的网站上,即可实现联合检索,任一成员馆的任何读者都能随时通过上网来检索各馆的书目数据。为梧州市所辖县(市)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检索手段,然后通过不断完善网站建设,数字资源建设,逐步丰富网上资源。
(3)明确资源建设方向,加强资源建设,实现具有基本信息资源发布功能的文化共享工程平台。“文化共享工程”的核心是数字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资源,“文化共享工程”将成为无源之水。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桂江、得江、西江交汇于此,号称“中国骑楼博物城”和“世界人造宝石之都”。文化信息资源丰富,独具特色,古建筑、水文化、骑楼文化、宝石文化等等这些为我们参与“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提供了极有利的基础条件。通过重点建设突出梧州市文化特色的数据资源,使“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一方主力,使梧州市图书馆的自建资源真正成为广西文化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4“文化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
4 .1组织保障措施
“文化共享工程”既是一项文化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政府工程。有效的组织保障是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关键条件。在2005年2月28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视电话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代表财政部发言中明确指出:“共享工程是公益性的文化工程,其向社会提供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符合公共财政的支持方向,支持共享工程建设财政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我们要用好、用足党和政府为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政策和要求,由市文化局牵头尽快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积极争取经费,按照“一会一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组织落实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
4.2加强宣传力度
在我国,近二十年来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取得的瞩目成就不仅体现在建设了一批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日益发挥作用的共享网络,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宣传倡导,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观念已深人人心。但是也有一些部门领导、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认同共建共享思想,但在实际行动中却表现消极,指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因此,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建设意义的宣传十分必要。要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形成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良好局面。
4.3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过程中,我们最多关注的是系统中一些硬件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平台,而对整个系统配套的人力因素和管理体制容易轻视忽略,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许多预定的目标和功能无法实现,因此对于一个共享网络工程来说,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相配套的保障系统正常运转的软件建设,比如参与系统管理和保持系统运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法规标堆等也必须跟上。
4.4强化队伍建设
参与“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对图书馆的发展,对馆员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与网络化建设紧密相关,在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过程中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专业,具备较强业务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从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着力,通过业务培训、参观学习,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资源建设,网络维护的技术骨干队伍,为“文化共享工程”分中心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