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基层实线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为例
范跃华 2010-12-12
〔论文关键词〕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
〔论文摘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启这7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例,论述了基层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办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于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为文化共享工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通过工程服务网络,以互联网、卫星、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光盘、移动播放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文化共享工程是新形势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共享工程的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乡乡建有基层服务点,努力实现“村村通”。
1文化共享工程的特点
1.1海量资源
目前,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总量已经超过69TBo 28个省级分中心已接入电子政务外网,日均资源传输量最高可达到100GB,实现了大量音视频资源的传输下载。根据文化共享工程的规划,到2010年,信息资源总量达到100TB,其中国家中心要建设20TB,将形成以国家中心为主各省级分中心共同建设的资源建设体系。
1.2传输手段多样
经过几年的发展,文化共享工程的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渠道、不同手段的传输方法。互联网、电视网、卫星网等等,针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传输方法。
1.3资源丰富多彩
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分为十几个类目,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影视艺术、文化曲艺等等。这些信息资源贴近百姓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文化共享工程在霸州的开展
霸州市是文化部2006年确定的全国中西部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00个试点县市之一。目前,霸州市共有共享工程支中心一个,乡镇基层网点巧个,村基层服务点41个,已初步形了成以市馆为主干、以乡镇为节点、以各社区村街网点为基点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并且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专报制度,各基层网点每月将本网点的工作内容、意见建议等上报霸州市文化共享支中心,再由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上报廊坊市中心。
霸州市文化共享体系建立以来,支中心以及各基层网点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与设备为全市农民提供了的丰富多彩文化生活,尤其是电影与戏曲节目,农林科技节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党的温馨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强有力地推动霸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霸州市文化共享工作的突出表现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扬与鼓励,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及省中心的领导曾多次来霸州参观指导工作。
3文化共享工程在基层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文化共享工程一步步开展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结合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的工作,笔者简单提出了基层工作中巫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间题的思路。 3.1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与共享问题
目前,由于很多地区的文化共享工程的传输模式是卫星传输,国家通过卫星向各层级网点传输信息资源,所以导致各地的信息资源是一样的。卫星方式的优点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卫星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其广播式的资源传输与服务方式,不因服务网点的增多而增加网络带宽的负载,这就使得基层网点越多,卫星模式的性价比越高,而且卫星模式不受地面网络线路的限制,在网络建设薄弱的偏远地区越发体现该模式的优越性。但是,作为一种单向广播方式,它缺少互动性,在实际利用中我们不得不考虑针对性的问题。例如,霸州市南孟镇的某村有种植大棚韭菜的农户,而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中并无这方面的资料。这时最好的选择是由市级支中心甚至是县级来补充资源,把农户需要的资源送到基层点。在文化共享工程今后的工作中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加大对市县级支中心的投入,充分利用支中心的资源,辐射支中心本地各基层网点。在加大对市县级中心投人的同时,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文化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某地需要什么信息,先在平台上发布需求,若其他地区已经建设了相关的数字资源,两地之间就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传递、共享相关资源,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节省了资金。
3.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要与当地情况相结合
在前几批次建设的共享工程各基层网点中,网点的的设备主要包括服务器、卫星天线、投影仪、幕布、音响等。这其中的服务器与卫星天线属于较难维修的设备,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专门的工具来维修与调试。而目前基层网点的人员一般只具备使用的能力,维修对基层网点的工作人员来说较为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共享工程基层点的建设应该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以方便实用为原则,综合各种共享手段的优劣,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使文化共享工程真正成为当地人民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比如霸州,作为一个比邻京津的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基础设施完整,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传输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而不必依赖卫星传输,这样也不会有转星、高频头损坏等一些复杂的问题出现,也方便基层工作的开展。霸州地区下一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的工作即将开展,接下来即将覆盖基层点将采用IPTV十电视网的方式,同时结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是一条适合霸州地区建设文化共享共亨的路,是结合了3年来本地区工作经验及学习全国其他文化共享工程先进地区经验所得到的成果。
3. 3文化共享工程的人员素质问题
文化共享工程主要面对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目的是打破这些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农村地区与城镇的“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而广大农村地区,懂电脑、会操作的人员有限,经常出现有些地方有设备、无人会操作的现象。因此,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巩固技术队伍基础,结合工程的现状,因地制宜、分级组织培训,开展技术交流是促进文化共享工程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亚需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针对基层网点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各级中心应该采取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来提高基层网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与方法。培训授课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形式,其直接性和反馈性可以使受培训人员更好的掌握关于共享工程的相关技术知识。2007年9月20日,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会议在霸州市文化共享工程支中心举行,来自全市各个基层点的30多人参加了培训,支中心的技术人员向受训人员做了有关共享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检测及排除等技术讲解,每个参训人员都要实际操作,遇到问题立即解决,确保受训人员真正掌握相关技术。
发放技术手册也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可以作为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各级中心把关于共享设备的常见问题和故障及其解决方法印刷成册,分发给各基层网点,通过自学使基层人员掌握相关技术。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支中心派技术人员深人基层网点实地解决问题,从而保证共享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继续发展,乡村基层网点要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共建共享。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文本,又好又快地进行建设,使乡村基层服务点在建设社会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