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策略

陆荣苏  2012-07-15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出现了携妻离子、告别父母异地务工的社会现象。老人或亲戚不得不担负起抚养孙儿的社会重任,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主要监护人常年在外,孩子在校的思想品德表现无人过问等,成了各地农村基础教育的盲点,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性教育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个人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管理方式人文关注教育策略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出现了携妻离子、告别父母异地务工的社会现象。老人或亲戚不得不担负起抚养孙儿的社会重任,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主要监护人常年在外,孩子在校的思想品德表现无人过问等,成了各地农村基础教育的盲点,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性教育问题,如失学、辍学、犯罪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要管理好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有效的协作,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生良好品行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个人修养的高低关系到孩子的行为方式和道德素质。当然,一个孩子的成长光靠家庭、父母还不行,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影响。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其次,学校应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并主动与他们联系。当然,现代教育是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教育体系,“教育的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在中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不能把教育单一理解为学校教育,应把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这个整体中的相互作用。

二、给予留守儿童极大的人文关注

可开展“学校——我们共同温暖的家”主题班会活动,开展校内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教师应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睡等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要注意缓解学生在校的压力,教师时常深入到学生的中间去问寒问暖,对一些有疾病的同学及时给予关照,对有心事的同学及时予以疏导,稳定他们波动的情绪。要做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引进教育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二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三是提高教师待遇,强化敬业精神;四是扩大寄宿规模,改善寄宿条件,对有困难的留守儿童给予优惠或减免住宿费用。学校要引导学生走好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和任课老师一起对儿童显性或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促进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对家庭缺位、亲子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应进行亲子教育补偿,加强对留守儿童生活技能教育,增强其生活自立能力。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是一件好事,但遗憾的是人们在此问题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偏差,过分关注他们中个别人的个别问题,以偏概全,把“留守儿童”与“问题儿童”等同视之,这是社会对留守儿童的一种人身侮辱,久而久之,会使其中品行兼优的人修正“自我形象”,接受社会对其德行不良的评价,认同他人观点,确认即成现实,被迫与其他“问题儿童”为伍,实施恶劣问题行为,使问题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因此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应以学校的正面教育为主。我们要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要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要整合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共同完成对孩子们的教育与帮助,塑造其良好的人格。学校要教会“留守儿童”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实际上“留守”背后还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就留守儿童的父母而言,在外打工及背井离乡等种种精神上的痛苦与磨难,打工者在外乡所演绎的感人故事,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这些现实素材足够让孩子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对生活的认识,对于父子之情和母子之情的沟通都是一份有效的教材。从“留守儿童”角度来看,“留守”虽然给儿童带来了精神与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留守”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教育空间,如培养儿童的“自强、自律、自主”精神,养成孩子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性格。事实上,有很多孩子都能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