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史祥  2012-11-02

物理概念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概括化和抽象化的思维形式,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都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物理思维活动的结果,浓缩了前人的思维历程,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成为发展物理思维的出发点。

传统的物理教学在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方面占课堂比例较小,而是把大部分时间投机性地放在了习题训练上,这种重结果忽略过程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极为不利。而素质教育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核心体现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成为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创新型人才。因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更应是培养优化思维品质的过程。

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建立充满激情,主动参与其中,“在快乐中成功,在成功中快乐”,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众所周知,物理概念的学习过程一般而言是枯燥无味的,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机械性的,学生仅仅就是记住了概念,而没有将知识点真正掌握住,而教师也苦于无法让学生参与物理概念的学习中。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物理概念的教学由传统的“预成性”教学向“生成性”教学转变,教学过程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生长”到学生已有的认识上。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概念变化”,所谓概念变化,是指学生在新的学习中,不同程度地扩展、更改或重组头脑中的已有概念以适应科学概念,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也符合物理新课标中目标的设计不仅仅指向“结果性知识”,而更多地侧重于“生成性知识”以及“生成知识的方法”。

例如:在速度图像的学习中,把学生对位移图像的已有认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首先回顾位移图像的物理意义——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让学生自然总结速度图像的物理意义;再在回顾位移图像常见图线表示何种运动的基础上,适时提出问题:同样的图线在速度图像中应该代表什么运动、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分析,各抒己见,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到结论,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其次,应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灵活的学生在发现问题,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时,都有较大的应变性。往往在遇见困难的时候,善于将遇见的难题多次的反复的思考,多方面的寻找解决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可以为学生多设置一些学习障碍,创设一些学习情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入“迷宫”,让他们主动的去思考,主动的去探究,多动脑,多动手,拨开云雾寻求到问题的实质,“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又会激发学生不断的自觉的应用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物理教学最根本的目的。例如:在研究刹车陷阱类问题时,让学生先不小心犯错,当发现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出现负值时,引导学生去深思,去发现问题所在。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此时还可以拿出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进一步制造矛盾,通过不断地设疑置障,激发学生不断开动脑筋,提升思维能力。

再次,应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我们在遇到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又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既要知道事物的过程,还要知道事物的结果,这也是思维的深刻性要求我们在物理概念理解和物理规律揭示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的一种辩证思想。在概念学习过程中,运用深刻性的思想全面、整体、综合的去认识物理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后,才能采取相应针对性的方法去研究某一物理现象,并掌握它,从而能灵活的运用它。思维的深刻性在物理概念的学习中,会不断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挖细究,而学生也会对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牢固。例如:在平抛运动的学习中,很可能会造成平抛运动只能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的印象,适时例举相关问题点拨讨论探究,不仅增强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而且也加深了对运动的分解这一难点的理解。

最后,还应该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层面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现象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分析、讨论,形成一种结论。教师对结论再进行多侧面的分析,最后总结出概念。而学生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创新思维能力“量”的积累,以期最后实现创新思维能力“质”的提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