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刘俏丽 2012-07-11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位置比智力更重要。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利用中学物理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及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十分有效的。
一、利用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定义、定理、定律都是通过实验建立的。实验现象对人的感官有较大的刺激,实验过程能让学生有参与科学研究的体验,所以多数初中学生都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安排。实验活动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堂下开展;可以使用实验室配备的仪器,也可以自备自制实验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纸张和钢笔做惯性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平口玻璃杯和纸做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用眼药水瓶做物体浮沉实验,用木板和平面镜做潜望镜模型,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样的实验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通过联系日常生活生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压强时,首先出示一幅单杠的图片和一幅沙发的图片,问学生:“坐在哪里感觉比较舒服?”然后再拿出一个装有重物的背包让一个学生试背,一次用扁而宽的背带,一次用细绳做背带,让他告诉全班同学他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得到“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原则。
三、从创设教学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个合理、有效的物理情境引入课题,就有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开端。
在课堂上,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与物理知识有关的故事,让学生进入特定的人文情境,能使学生在感到有趣的同时领会研究物理的方法、思路。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运动》这章时,讲一个小故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一个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顺手一抓竟然抓到一颗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能抓到一颗飞行的子弹呢?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想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愿望,进行学习和探索,知道了原因,弄清了道理,学到了新知识,领会到了物理知识的奥秘,更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四、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事实证明,教师教学语言生动有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教师本人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用人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语言中运用比喻,往往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如,在热现象学习中,学生经常将温度“升高或降低”说成“增大或减小”,将“吸热或放热”说成“加热或减热”,似乎意思差不多,但这是不正确的。对此,可举例:张三是胖人,李四是瘦子,胖跟粗差不多,瘦与细差不多,能将张三说成粗人,将李四说成细人吗?这种有趣的比喻学生很容易接受。
五、授以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克服学习困难,较易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物理知识中有一些比较枯燥而难以记住的内容,可在阶段学习小结之后,收集或自编一些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提供给学生,以帮助他们轻松地进行理解记忆。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可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而力和运动的关系可总结为“动者无力匀动,静者无力永静;衡力等于无力,动静参照而定;动态变化必受力,受力未必是动因”。当然,这些帮助记忆的口诀都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
六、采用情绪激励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反复成功,就会促成学习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一些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及时抓住学生的成功之处给予鼓励。常用的激励语言如“思路正确!”“解法巧妙!”“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能不能更巧妙些?”等,可针对实际情况使用。
总之,我们要记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应为之而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