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

未知  2009-05-19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物理 激发兴趣 学生

什么叫兴趣?人们对某些事物或某些活动感到需要,因而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它,这种心理活动叫做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也就是说,兴趣是思维的前提和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其注意,并产生记忆。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强调学习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不能光从形式上追求,更重要的应从内容上去发掘,使兴趣的培养贯穿全部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激发学习兴趣。

一、重视“绪论”课教学,以需求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也一样。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的知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这节课主要讲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教师可以通过录像片、挂图,一些名人轶事及形势的发展、生产、社会的需求,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你所教的物理课上来。要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根本的是要使学生产生感到学习对他们有用。例如,上汽修专业和电子电器专业的物理课时,结合专业特点,讲讲物理知识与后续专业课的关系,明确物理课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电学和磁学基础知识,就不能学好后续专业课:《电工基础》、《汽车电路与维修》、《电子技术》等课程,就不能较好地用自已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这样晓之于理,学生就产生了紧迫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学好物理学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建立在正确求知欲基础上的兴趣,才能进而发展到建立在创新上的兴趣奠定基础。

二、以所得效应激发兴趣

好的学习动因,莫过于学生对所获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把课讲好,使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所得愈大,正反馈愈强,知识雪球也会愈滚愈大。反馈信息对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程教学是有目的性的行为,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掌握教学现状,不断找出现状与目标之间差距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作业是重要的反馈信息,要注意和重视每次作业的正反馈作用,学生可以从作业批改中提到收益。在作业批改中,对出现的错误,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当着学生面,让他弄清错误的原因所在,并改正;二是让学生重做一次,下次再评分。这样做,能够使学生较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对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不但打高分,而且给予“很好”“认真”等评语,并在班内公布姓名,展示他们的作业;对于作业进步大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鼓励。鼓励次数和学习取得成功的事例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正如古语所说“兴趣产生于知,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三、以求新心理激发兴趣

求新(喜欢学到以前不了解的东西),是正常人的心理。新异奇特的东西,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愉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掌握这一心理以新夺人。太熟悉的东西,引不起兴趣;完全陌生的东西,还是引不起兴趣,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删掉过时的旧信息,留下学生感兴趣的新信息,把教学内容变得“似曾相识而又陌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知识以新的形式、新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做到教师创造性的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例如,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中专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传统教法是用平抛演示仪做实验,由于球的运动速度非常快,学生观察不清楚,用教科书中提供的闪光照片分析,学生很难理解静止的画面。若插入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模拟动画这一实验过程,在实验后播放,让学生观察放慢速度后的两球运动情景,并运用特技手段,在画面上不断标出两个计时点间两个球的间距,学生就会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这样,使抽象的分析具体生动,能给学生一种全新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另外,把书本的知识,与生产的实践、发展联系起来,学生听起来感到充实、贴切、有新意,注意力也自然而然地集中,学习的兴趣也用所加强。作为教师应该注意收集一些生产第一线调查的资料,把生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本课程有机地联系、结合起来,使教学方法、手段有所更新。

四、以设疑手段激发兴趣

设置疑难,以疑启思。是启发式教育的重要方面,启发式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激发对疑难问题产生探讨的兴趣,诱发其思维。“设疑”是“激趣”的有效方法。心理学认为,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的教学艺术。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小羽毛和金属块在空中同时释放,它们的速度是否相同?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很快回答:金属块落得快。接着用牛顿管(管内真空)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牛顿管内的小羽毛和金属片下落得一样快;而不是金属片下落得快,小羽毛下落得慢?”引导学生思维,组织学生探究原因,通过定向质疑引导探索,由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使学生养成生疑、设疑、释疑,遇事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

五、以求异心理激发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造,就会焕发出浓厚的兴趣,产生自行学习的内驱力。创造性的构想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离不开创造性地思维方式。因此,物理教师应因势利导,在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那种标新立异或独树一帜的解决方法给予肯定,鼓励和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而不重复别人的老路,提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补充教材中缺乏的但又是生活中实用的、感兴趣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如怎样鉴别鸡蛋的生熟?怎样解决黑板反光问题?车部尾灯的反光原理等物理趣题穿插于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认真审慎地充实教材,才能把教材用活,真正把课讲活,这也是提高学科科学思维素质,开拓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六、以求成心理激发兴趣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专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一种严肃的劳动,是步入科学殿堂的阶梯。学生不能单找有兴趣的内容学,应该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有时候,学生对某些具体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并不直接感兴趣,一旦他们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事业的需要,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益。

“引人入胜”,胜就是要引导学生顺着“有趣、乐趣、志趣”这条环环相扣的“兴趣链”。要达到这个目标,作为教师的确要做到“学不厌,教不倦”,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兴趣,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充满强烈的兴趣,进而热爱自己的事业,迸发出强烈的志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邵长秦.物理(中专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密子宏.物理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苏越.教与学中的逻辑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