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黄公平 2012-10-12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物理概念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多年的物理教学中,我发现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中既不好教也不易学的内容。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常常听他们说“听的懂,不会做”,其症结之一就在于物理概念。在教师方面,往往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注意让学生多做练习,而不注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的现象。在学生方面,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练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其结果必然是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怎么还谈得上知识的灵活运用呢?事实上,能否使学生逐步领会某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达到教学要求,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一章节的学习,而且会影响其对整个物理学的学习。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
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概念教学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不同物理概念常常采用不同的办法来创设学习环境,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压强、摩擦、力等概念的教学时,我利用许多典型、、为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来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这样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要注意,列举事例要恰当典型,语言要简练生动,并且是学生确已熟知的。又如学习“大气压”时,我先将一只水杯装满水,再将一张薄纸片压在杯口,然后将水杯倒过来,他们惊奇得看到这张薄纸片竟将这杯水托了起来。这种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引起他们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起他们主动探索其中奥妙的积极性。再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使用模拟的模型和挂图;讲解天平时(由于讲台上示范用的天平太小,整体结构也比较复杂)我运用天平的投影片,从底座开始,逐步复合再逐步分解。
这样,通过各种事例,进行必要的实验,图表、电视、参观等方法,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并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二、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是形成概念的关键
概念的形成,并不是感性材料的堆积,而是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因此,在现实已有足够数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要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抽象,即引导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达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不能只提供形成的概念,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也不能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演绎。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形成概念的抽象概括方法比较简单。如建立机械运动、电压、压力这类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概念,只要有足够典型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又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就利于学生掌握。而密度、电阻、比热等这类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的物理概念(即物理量)的建立,是把被研究的事物的某一属性隔离出来加以研究,用另外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 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往往偏重于其量值的大小,而忽视了它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即用量度公式代替它的物理意义。例如,学生由密度公式 ρ=m/V 把密度理解为单位体积所含的质量,而掩盖了密度是物质的本质特性这一物理意义。因此,对这类物理概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量度公式,而且应从物理意义方面来加深理解。在概念教学中,我还常常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清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蒸发与沸腾、压力与重力、串联与并联等。
三、运用,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必须及时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具体的物理情境中去,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联系实际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意逐步教给学生正确运用概念去分析、处理、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勤于思考,逐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循序渐进的,物理概念教学也不例外,是有阶段性的。有的教师讲解概念时,一开始就企图讲深讲透,其结果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云,结果适得其反。例如,学生学了电阻后,可让学生讨论: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为1安,测得它的电阻为10欧。若给它通过2安的电流,其电阻为多大?有的学生认为电阻与电流成反比,是5欧。对此,启发学生:导体的电阻是否随着电流的改变而改变?让学生回到讨论电阻的定义去解决。这样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比和数学上的比不是完全一样的,物理量的比出了要服从数学规律外,还要符合物理规律。这样达到巩固、深化、灵活应用概念的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形成了清晰而准确的物理概念。
总之,要教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