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中需要学生如何自主
贺红曼 2012-09-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的前提与基础。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场所,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的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应给学生以下三方面的自主需要,以达到最终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
一、需要自主的学习气氛
自主学习气氛的具备需要三个基本要素:自主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自主的学习方法和手段;自主的学习过程与体验。
1. 学习内容要具体,任务要明确可行,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我能解决”的强烈愿望
学习内容和任务的确定,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区别对待,根据高中物理教材特点将其分为三类并处理如下:
一是科普探究型。例如,“静电与生活”,应提前布置任务:①什么是静电现象?②搜集静电防止和应用的实例。③你对静电防止和应用有哪些想法?通过简单实验来证实你的想法的可行性。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搜集并整理信息,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总结,同时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二是实验探究类。例如,“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内容安排上重在问题和任务的典型和明确,突出探究过程的展示与评价。
三是重温重要规律发现历程型。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发现的”,由于内容陌生且抽象,应搜集大量资料和历史事实进行整和,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重温历史中经历前人的认知过程。
2. 自主的学习方法和手段
自主的学习方法包括:提问,实验探究,习题训练,由现象或资料信息总结规律,小组讨论与合作,观察法等。自主的学习手段有:自我展示(展示自己的想法、观点、方案、作品),自我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认识做法和过程)等。这些方法手段的应用取决于自主学习内容和任务。
例如,“探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可让学生按“猜想—设计方案—合作自主探究验证—交流与评价”的程序进行,用到了提问﹑实验探究﹑小组讨论与合作﹑观察法﹑自我展示﹑自我评价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要总结得出那些内容适合那些方法和手段效果最好,并不断改善,使手段方法和内容的匹配更完美。同时注意方法手段与学生的结合,做到学生不同,内容不同,方法和手段不同。
3. 自主的学习过程与体验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有参与体验、学习苦与乐的强烈愿望,只有亲身经历,才会理解并掌握。教师主导和把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节奏与深浅,使整个过程有序有效进行。
教师要把握各个环节的自然衔接,突出重要环节,在核心问题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多方位来了解掌握,使学生的思维围绕中心问题和任务而不出现偏离,对学生自主探究中好的发现和表现及时肯定和鼓励,对学生提出的偏离主题的想法要巧妙化解和转移,及时发现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及时做合理处理。切忌一味自主而偏离主题使自主活动无效,切忌搞形式自主,切忌问题和内容太难,使自主陷入僵局。
二、需要自主的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实质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自身新旧认识的冲击与碰撞。 (1)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交流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包括学习主动性学习需要学习的程度等方面﹚以便教师有效而且高效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课后交流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的反思与评价,为以后教学积累经验。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以及对教学活动进行引导与调整:若问题的设置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兴趣,就及时更改;若探究活动陷入被动或偏离主题就要指正并提示引导;学生若表现出共性的畏难,就要问清并找出缘由,及时疏导与化解;学生若出现思维定势或新旧知识的冲突,就想法设法消除与强化,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同时根据题目和任务的难易程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参与解决,照顾所有学生的情绪等。教师首先要充当学生情感的调剂师,引导学生进行一切学习活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以“教师引导为主”变为“学生主动积极的配合为主”的转变,学生才会在课堂中真实流露自己的认识与观点,自主的表达情感,一种持续稳定、和谐自主的课堂气氛也会出现。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主要表现为:学习中的合作;认识过程的互补与共享;体会学习的困惑与快乐。教师应给学生尽可能多的互相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树立典型,带动这种交流持续健康的发展与升华。使这种交流由课内向课外,由教材向生活实际延伸,使情感交流成为一种自发的习惯,让学生由教师引着学变为自觉自主的发现并解决问题。
(3)学生自身新旧认识的冲击与碰撞贯穿于课堂始终。一般情况下,旧知识旧观点对新知识新观点的冲击较小,学生很快就接受新知识形成新观点。当错误认识和固有观点很长久和强化时,教师就要敏锐的感触到,并花长时间在课堂中进行纠正和处理,直到这种冲击消除,同时注意方法和技巧,如采用学生有切身体会的事例加以类比,设置简单实验进行验证等。
三、需要自主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是长期而艰难的,而自主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终端效果。可以说,自主学习习惯的获得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终极目标。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如何养成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呢?教师应把握以下三点:
(1)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恒心。学生由以往“教师教为主”向“自己学为主”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和做法,课堂中先一点点渗透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先接受这种转变;然后逐步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使学生适应并能配合;不要停留在几节效果不错的课上,要让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进行到底,就会初见效果。有一点成效时,师生最易出现松懈情绪,就有可能前功尽弃。所以,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大意,应更努力尽心准备和坚持;当学生课堂中自主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重点就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精益求精上,并让这种习惯向课外延伸。
(2)要克服一切惰性干扰与影响。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都或多或少存在惰性。当教师受家庭情绪及非教学活动的冲击和影响,对自主课堂教学的准备失去信心时,就会放弃或勉强应付,势必会影响扼杀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时教师要及时认识到自己的失责,尽快调整心态,消除负面情绪影响。当学生出现惰性和负面情绪冲击时,教师一要及时发现,二要找出原因,三要设法消除或削弱影响。发现和找原因比较容易,克服和削弱就比较难,教师要反复指正和引导,向同行学习和借鉴经验,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寻找科学有效的方法。
(3)总结和积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变的简短有效。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实际,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会有得与失,促使我们反思与总结,从而会积累大量的好方法和好经验,将其应用于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必然会事半功倍。
总之,教学中发现学生自主的需要,实践中给学生自主的需要,以创造自主的课堂气氛和进行自主的情感交流为依托,使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