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高中物理教学导课艺术浅谈

李成轶  2012-08-06

摘要:“万事开头难”,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导课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初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如果教师能够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那么后面的教学便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为,加强物理导课分析与研究,是实现物理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作者以高一物理为例,对导课的方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课现状对策

一、高一物理的学习现状及分析

高一物理以力学为基础,它的基础性决定了它被编排在高一阶段,可它的大难度却吓倒了一批批的初学者,如何减缓这个矛盾,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继续开动脑筋想办法。合适的课堂导入会让老师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不自觉中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降低走进物理课堂的门槛。

其次是分析学生,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接触物理已有两年的时间,在初中阶段,物理着重于从现象和结果上学习,而高中的学习更注重于过程与结果,他们在对物理的学习中缺乏目的性、导向性、趣味性。很多时候不是学生学不会,而是他从上课一开始的不明确性让他将自己的头脑都封闭了起来,不管你老师讲得再抑扬顿挫,对他来说都只是干巴巴的一个音,在耳边轰鸣却进不到他的脑子当中一个字。在新课改各科学习都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的背景下,我们教师显然无功而返,因为学生从一开始都不曾走过。

二、解决对策及意见

1.创设实验情境,将学生“骗”进课堂

比如学习《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时,可以开始告诉大家做一个杂技:水流星试验。学生的积极性会在上课的一开始,经他们的激情点燃。在试验小桶中注入水,然后把它转动起来,学生会发现水到达最高点时,却没有流下来。引出问题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来做,然后找学生说说试验成功的关键,由此学生很容易想到速度,自己将自己引入了课堂之中。结合学生之前的经验,明白了运动的相互关联性,引导学生分析物体的受力、寻找向心力的同时,解释水没有流下来的原因。在学生初步明白之时,播放过山车的视频,和坐过过山车的同学谈论感受,类比过山车中的人和水流星中的水类似,从而有效地将学生引入课堂。再对教科书上实例的分析进行适当的调整,当学生的热情到达高潮时分析拱桥,使学生具有学习的成就感,最后分析较难的火车弯道问题。

在此环节中,水要学生自己加,多让学生动手,多让学生感受,也可能会出现水洒的现象,此时要恰当利用,分析水洒的原因。

此方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体事物的情境,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把学生骗进课堂,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新课知识的探究。但骗要骗得真,绝不可做作、提前打招呼。

此导入的基本结构是: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铺设达标阶梯。 2.复习导入法

这是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和引出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一般又可分为复习提问型导入和知识回顾型导入两种。

(1)复习提问型。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一节时,可提出问题:人们是怎样知道天体质量的?太阳、行星的的质量不可能按常规直接用天平来称量,解决方案:可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计算出来,从而导入新课。

(2)知识回顾型。例如,在讲解生活中圆周运动拱桥时巧妙铺垫,将地球夸张成一个巨大的拱行桥,再讲解下章宇宙航行的时候,可以启用以前的铺垫,顺利导入新课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这种方法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欲与求知欲,从而精力集中地投入学习。

3.检查预习导入法

即教师通过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预习情况,引入本节内容。例如在教授“牛顿第三定律”一节中,教师先布置预习后,提出:“本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分别加以叙述。”这样易抓住重点,然后逐一讨论和讲解。除以上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外,还有讲故事导入法、使用电教媒体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等等。

4.随机应变法

比如有一次我在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时候,恰逢窗外下起了小雨,风刮着,使小雨成了一条斜线。很多同学不时地向外看,我就适时地抓住这个机会,问:如果没有风,雨滴将沿什么方向运动?同学很自然地说沿竖直方向。由此可有效地将他们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导入新课正是时机。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虽说是“随机应变”式的,但“机”的几率很小,我们不能刻意地去找“机”再“变”。相反,要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良机加以利用。

5.巧设悬念法

巧设悬念法指的是在导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