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浅谈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研究

侯跃伟  2009-07-13

[论文关键词] 甲状腺癌;诊断;并发症;手术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和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近4年我院收治的239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5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喉返神经损伤14例,2例永久性声嘶,12例出现低钙抽搐或肢端麻木,合并有糖尿病1例手术后出现甲状腺脓肿。结论:甲状腺癌的术后并发症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尽量避免双侧全切术,术中应常规行喉返神经探查术,术后病人应坚持终生服用甲状腺素片预防复发和转移。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主要是由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所组成的,其中前两种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高达75%以上。因而,甲状腺癌的早期确诊十分重要。但是,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多,而且临床表现各异,再加上常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生长缓慢,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所以临床诊断十分困难,而且其手术后容易有并发症。目前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也是手术治疗,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外,甲状腺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和残余癌也是目前普通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总的来说,甲状腺癌的预后与病理类型直接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未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很差。本文拟通过对我院手术治疗的239例甲状腺癌进行研究,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近4年入院甲状腺癌病例239例,均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其中乳头状癌19例,滤泡状癌26例,髓样癌12例,未分化癌16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共20例,男67例,女172例,年龄范围为12~71岁,平均51.2岁,病程为2 d~62年。 1.2手术结果和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5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23例,予以10%葡萄糖酸钙或钙片口服后症状消失。喉返神经损伤14例,半年后声音嘶哑症状消失,在出院前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2例随访后为永久性,12例出现低钙抽搐或手足麻木,合并有糖尿病的1例手术后出现甲状腺脓肿,予以切开引流后症状消失。 2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甲状腺癌手术由于手术范围较良性病变手术范围要大,其术后并发症也较常见。其术后并发症包括声嘶,低钙血症,饮水呛咳及其他少见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声嘶和低钙血症。下列几点有助于在手术过程中减少或避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损伤。 2.1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时要求常规全程显露喉返神经。本组239例手术病例术后声嘶共14例,同时要求术者对喉返神经的解剖知识相当熟悉,且能够及时发现喉返神经的变异情况如非返性喉返神经的出现。在解剖时尽量用纹式血管钳在气管食管沟内与气管方向平行分离,于下向上到喉返神经入喉处,能很好的暴露喉返神经。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只需在喉返神经主干前面解剖,不必游离喉返神经,不刻意解剖喉返神经的分支,不但不会引起喉返神经的损伤,反而容易找到喉返神经,避免喉返神经的损伤。如术中出现患者声音嘶哑,则须全程解剖显露喉返神经,以了解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如误扎,切断等,及时处理。

2.2预防血管的损伤 甲状旁腺血液供应主要来自甲状腺上、下动脉。甲状腺术后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大多为结扎了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远端,导致甲状旁腺血供不足,少数为切除了所有甲状旁腺所致。切除两侧甲状腺腺体时,要紧贴甲状腺被膜处并完整保留包膜外侧叶上、下端附近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术中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术中发现疑似甲状旁腺组织,应将其保留或移植到颈部肌肉上。 2.3手术范围 严格掌握手术切除范围指征,尽量避免大范围的切除术,尤其是双侧全切术。充分重视首次手术,因为首次手术后造成的瘢痕粘连导致再次手术术中解剖结构不清,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发现喉返神经切断或缺损,可行自体静脉桥接修复或直接吻合。此外,操作过程精细,避免操作粗暴,止血彻底,避免盲目钳夹或缝扎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亦不容忽视。 3结论及讨论 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和残余癌是目前普通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其不仅与术者的操作水平有关,也与甲状腺癌的误诊和手术范围,淋巴结清扫策略息息相关。总的来说,甲状腺癌的预后与病理类型直接相关,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未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很差,髓样癌最少见,预后介于两者之间。此外,甲状腺癌的预后还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因素有关,其余因素与甲状腺癌的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关系。同时,甲状腺癌的并发症与病理类型也有较大的关系,本文拟通过对我院手术治疗的239例甲状腺癌进行研究,分析了并发症的类型,旨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