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护理
王宛华 陈蕾 2012-02-10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颈部突然的过度活动或持续的不良体位以及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等各种原因导致颈椎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颈脊髓或颈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我科多采用手术治疗,在局麻下行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钛板内固定术,取得很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8.01—2010.12,我科共开展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钛板内固定术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9—70岁。术后随访6个月,疗效满意,有效率95%。
2 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认真为其做好入院宣教,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环境,协助做好术前检查,告知术前的注意事项,并让康复患者与其沟通,使患者在心理上充分了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处于接受手术和治疗的最佳状态。同时让家属了解整个康复的过程,配合医护人员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术前训练
2.2.1气管推移训练 经前路手术时要求患者仰卧位,手术操作时均要将气管推移过中线,因此,要指导患者在术前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前3天开始,每天3次,每次训练约10—15分钟,每次推移气管过中线,应维持30—60秒,放松气管回原位,休息30—60秒,再重复动作。
2.2.2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使用便器排大小便,以避免患者在卧床期间发生尿潴留和便秘。
2.2.3床上肢体功能锻炼 上下肢体的伸、屈、持重上举及手足活动,有利于增加心博出量,从而增强患者承受手术的耐受性。
2.3呼吸道准备 早期治疗呼吸道急慢性炎症,控制咳嗽、咳痰症状。嘱患者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劝吸烟患者戒烟,并嘱病室其他人员也不许吸烟,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和咳嗽运动,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痰液排出。
2.4围领选择 使用围领主要为限制颈部伸屈活动,能将头颈固定于中立位,术前选择一个型号合适的围领会相应减少病人术后外固定的痛苦。
佩戴围领需松紧高低适度。
3 术后护理
3.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常规给予心电监护,观察意识状态,一旦有异常变化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观察患者的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
3.2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回病房搬运时,必须保持脊柱水平,局部不能弯曲、不扭转,动作一致,有专人固定头颈部,保持患者自然中立位,避免颈部扭转、过曲、过伸。 颈部颈托外固定,翻身时由两位护士协同操作,防止颈部扭曲。上下床时应有家属协助。
3.3呼吸系统的观察与护理 对于上颈椎手术患者,术后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护理关键的要点。术后呼吸异常发生的原因有:①术中刺激脊髓而产生脊神经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②术中对咽喉、气管等部位的牵拉造成喉头水肿,喉头痉挛,术后可能出现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③术后颈部小血管破裂,急剧增大的血肿压迫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窒息。以上情况多发生于手术后24h内。对术中刺激脊髓或脊神经引起的水肿,可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术后常规行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续3—5d,20%甘露醇250ml,每日2次,连续3—5d;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续5天;术后24h内减少头部活动,加强颈部的固定,减少局部创伤反应性水肿。术后出血压迫气管,应及时予以局部减压,如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影响呼吸时,必须作呼吸道分泌物的处理,如吸痰。
3.4密切观察切口引流液和渗血情况 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防止扭曲,观察引流及渗血的量和色,一般术后24—48h拔管。
3.5饮食护理 术后6小时即可开始进食,病情平稳者可给予流质饮食。术后1—2天后可选择给半流食,逐渐过渡给予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多进纤维丰富的食物。每日饮水量3000ml,少食多餐,利于消化,防便秘。
3.6颈部固定 术后第一天带上围领,保持头颈部于中立位,患者在睡眠状态下会出现无意识活动,需配带围领或沙袋固定,一般需持续固定2—3个月。
4 康复护理
术后2小时开始给予翻身,每2小时一次,翻身时注意侧卧位时要佩戴颈围,平卧时可以不戴颈围,但颈部两侧给予沙袋固定。术后第一天,可以佩戴颈围,取坐位。术后第二天可以在第一天的基础上在床边站立15—30分钟,每天2次。在整个锻炼过程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适应能力,循序渐进,以病人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为度。
5 出院指导
术后颈围护颈3个月,3个月后复查X线片,如颈部融合良好,去除颈托外固定。不要使颈部固定在任何一种姿势过长,避免猛力转头动作。睡眠时注意调整枕高,平卧时不可过高使颈部过屈,侧卧时不可过低,枕高宜与一侧肩宽相平。乘坐高速行驶汽车时,不面对正前方或后方,与行驶方向垂直而坐。日常生活中注意主动加大头颈部活动范围,锻炼颈肌。加强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术后2个月进行项背肌的功能锻炼。谨防感冒,三个月、半年、一年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