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高媛媛 梁艳  2011-11-2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病因多为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及长期的体力劳动,男女之比各种文献统计多有不同,为(4~8)∶1至(10~30)∶1不等,国内统计约40 岁左右发病[1]。由于病后给患者造成工作、学习、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患者有迫切的治疗愿望。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开放式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且并发症较多。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创技术于20 世纪90 年代末应用到医学领域,成为21 世纪外科学发展的方向,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结果,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2]。我院2008~2011 年实行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5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5 例,男62 例,女33 例,年龄18~72 岁,平均48 岁。反复加重的一侧腰腿痛59 例,顽固性下腰背痛、一侧下肢酸、胀、麻伴间歇性跛行15 例,大小便障碍36 例。89%的患者有明显的压痛点,90%的患者直腿抬高实验阳性。

2 术前准备

2.1 评估全身情况

患者入院后全面了解病情,详细查体,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有无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下肢活动、感觉、反射情况及痛、触觉有无变化及范围,有无感觉过敏、有无卧床产生的并发症与药物过敏史等。配合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及化验标本的留取。

2.2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根据病情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术前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对于椎间盘镜的手术治疗是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必然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我们在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采取了不同的护理对策。①鼓励安慰患者,向患者耐心讲解有关知识,使之对疾病有充分的了解并明白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简要介绍手术方法并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突出新技术的优点及效果(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解除患者顾虑,稳定患者情绪。②介绍椎间盘后路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发展状况和我院目前的治疗水平,并介绍手术医生的情况,请已做过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增加对治疗的信心。③根据患者及家属的文化层次分别给予耐心讲解。④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尽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刺激。

2.3 手术体位及卧位排便训练

患者自入院起即要求练习手术体位,胸腹垫枕俯卧位,时程逐渐增加直至1 次能耐受3 h左右的俯卧,同时注意保暖以免着凉[3]。本组患者都进行了充分的体位训练,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既往吸烟者劝其戒烟,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前1 d开始练习床上卧位排尿、排便,对防止术后尿潴留、减少术后痛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耐心讲解,使患者主动配合。本组有3例患者因羞于在床上排便等原因未加以练习,发生尿潴留。

2.4 皮肤的准备

目的主要是预防感染。方法:一般在手术前1 d洗澡、更衣、备皮,肥皂水清除手术区域的污垢,注意不要剃伤皮肤,用2%碘酊涂擦,75%乙醇充分脱碘后用无菌巾包裹。次日手术前1~2 h再用2%碘酊涂擦,75%乙醇脱碘后用无菌巾包裹。

3 术后护理

3.1 体位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至少由1~2 名护士和1~2 名医生协助、指导,将患者妥善安置于硬板床上,先平卧2 h,以压迫创口达到止血的目的,2 h后可翻身,背部垫一软垫,翻身时需直线翻身,防止扭曲。若为硬膜外麻醉需平卧4~6 h后,方可枕枕头。

3.2 生命体征的监测

不能因为本手术创伤小而放松对生命体征的监测,麻醉后血管扩张,患者体位突然改变或搬动患者时,都可能引起生命体征的变化。因此,硬膜外麻醉术后,需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 min监测1 次心率、呼吸,每1 h监测1 次血压,并做好详细记录,直至循环系统稳定为止。监测期间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3 有效地止痛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患者均会感到切口疼痛。切口疼痛多发生在术后24 h内,一般持续2~3 d,由于疼痛患者不敢翻身,应主动关心患者,倾听患者主诉,采取分散及转移注意力的方式,针对患者的爱好、兴趣,播放一些患者喜欢的音乐曲目[4]。也可通过亲人的抚摸、安慰,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如以上效果不佳,可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如哌替啶等。

术后应注意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刺激,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3.4 保持引流管通畅

出血较多的切口置橡皮引流或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成角,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色、速度。若术后引流液呈鲜红色,可能有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若引流液为淡黄色且量多,可能为脑脊液漏,应解除负压吸引并将引流袋置于略低于切口的位置。倾倒引流液时注意遵循无菌原则,一般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

3.5 注意切口出血

注意切口的渗血量、色、性质等。若切口的渗血量较多,且生命体征波动明显,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更换敷料时严格注意无菌原则。如果发现出血,嘱患者减少腰部活动,及时采取对应治疗。若为脑脊液漏,则应抬高床尾,及时更换敷料,千万不能打开切口进行引流。 3.6 注意双下肢运动及感觉情况

麻醉清醒后,若疼痛加剧,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若为硬膜外麻醉,应掌握麻醉平面消失的情况,如果最后一次用药(利多卡因)4 h后感觉仍未恢复或运动感觉反射障碍,并呈进性加重,应考虑有截瘫的可能[5]。需通知医生及时处理,早期确诊。

3.7 注意术后尿潴留的处理

由于麻醉作用及术后切口疼痛,本组有3 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尽量不导尿,可应用诱导排尿法,若失败,可给予持续导尿,本手术的优点是:一般在手术后第二天可离床大、小便,手术后1 周即能恢复自由活动。

3.8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微创技术,对整个机体的干扰损害小,加上护理措施得当很少发生并发症。措施包括:①鼓励患者咳嗽及深呼吸,轻拍背部协助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肺不张;②尿潴留给予导尿的患者,用0.1%的苯扎溴铵擦洗尿道口,每日2 次,并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③卧床期间勤翻身,多按摩(骨隆突处),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压疮;④给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饮食,必要时,给通便剂,防止便秘;⑤预防术后粘连:术后48 h可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的功能锻炼,以减少瘢痕和粘连。

3.9 起床训练

指导患者采取合理的方法起床:①滚向一侧;②抬高床头;③将腿放于床的一侧;④用胳膊支撑自己起来;⑤在站起前,坐在床的一侧,把脚放在地上;⑥腿部肌肉收缩使自己由坐位到站位。按相反的顺序回到床上。

3.10 功能锻炼

在术后恢复期间,应注意进行背肌和腹肌的锻炼,增强脊柱稳定性,防止神经根粘连。具体方法如下:①仰卧屈膝位,收缩腹肌及臀肌,伸直髋关节,将臀部举起,保持5 min再放下;②仰卧屈膝位,屈曲一侧髋关节,以双手抱住膝部使大腿尽量靠近胸壁,两侧交替各持续3 min;③俯卧位,双手置后,紧缩双肩使头抬起,坚持2 s后放下;④坐直屈膝位,双足固定就不可移动,不可伸膝,在保持腰背肌张力平衡状态下,缓慢的仰卧并维持屈膝位;⑤站立位,收缩小腿后侧肌群,提起足跟5 s放下,足跟着地。以上动作可选择应用,每次重复10 次,同时作慢速深吸气运动;⑥倒着走。在以上训练中应不断调整以满足日益改善的肌力,逐步增加肌力负荷,才能保证肌力的不断增强[6]。

3.11 健康教育

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开放式手术减压为主)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容易被患者接受,但作为一项新技术又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护士作为健康指导者,应通过讲解、支持、鼓励、暗示、例证以及权威性的疏导,让患者真正感到被关怀,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 杨明玉,孙雪莹,崔松育,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与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5-376.

[2] 吕国华.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的问题和展望[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7(13):394.

[3] 蒋丽华,李纯志,陈杰.纤维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56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19-20.

[4]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62.

[5]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2.

[6] 仇瑶琴,李树贞,成鹏,等.运动疗法在下腰痛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55-56.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