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护理比较
史晓娟 刘建华 杨卫 2007-08-14
【关键词】 椎间盘镜;护理对比
【关键词】 椎间盘镜;护理对比
腰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ME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中. 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对椎间盘镜下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护理进行比较.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200212/200503同一术者共行L45和(或)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45例,其中椎间盘镜手术119例,全部病例均有典型的腰腿痛症状和神经定位体征,行各种保守治疗无效. 所有患者均常规摄腰椎正侧位片,并行CT或MRI检查证实有椎间盘突出、钙化或软骨板破裂. 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不同,分为单间隙单纯突出,中央型突出,双间隙突出,软骨板破裂或突出钙化共4组.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随机化原则分组,分别行开放手术和椎间盘镜手术,观察疗效. 剔除标准:年龄小于20岁或者大于60岁者,合并严重椎管狭窄需行半椎板切除或全椎板切除者,合并脊柱滑脱或腰椎不稳需行内固定手术者. 符合随机化原则入组的患者共175例,其中镜下手术92例,开放手术83例(表1).
表1175例入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类型(略)
1.2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均以常规手术方式和方法进行. 术后2 d拔除引流管后床上直推抬高功能锻炼,2~3 d后下地活动.
1.2.1手术前心理活动对比观察观察患者对不同手术方式的顾虑内容: ① 手术损伤是否较大;② 手术后出血是否很多;③ 手术后是否很痛;④ 手术后多长时间可以下床;⑤ 通过微创手术能否彻底摘除突出的椎间盘;⑥ 是否因髓核遗留导致症状不缓解;⑦ 手术后复发率是不是要高. 1.2.2手术后对比护理观察参数包括MED组与开放手术组的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疼痛指数(使用VAS疼痛评分法)、术后2 d首次直腿抬高度数、术后尿滁留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日数.
1.2.3近期疗效对比参考日本骨科协会(JOA)1956年制定的下腰椎功能评定标准制定临床随访结果评定标准.
表2JOA评分细目略
2结果
2.1术后护理观察
2.1.1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直腿抬高度数的对比观察结果与开放手术相比,椎间盘镜手术后平均引流量(mL)明显减少(32.3±14.5 vs 67.5±19.6, P<0.001),术后疼痛指数明显降低(3.1±1.6 vs 6.3±2.3, P<0.001),术后第2日直腿抬高的度数明显增加(61.3±4.5 vs 43.4±10.1, P<0.01).
2.1.2术后尿滁留对比观察椎间盘镜手术患者中92例患者有7例出现尿潴留(7.6%), 开放手术患者83例患者中15例患者出现尿潴留(18.1%).
2.1.3 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椎间盘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比较,无论是在术后住院日(4.1±0.9 vs 6.7±1.7, P<0.01),还是在抗菌素使用时间上(3.2±0.6 vs 5.6±1.2, P<0.01),都明显减少.
2.2手术后近期疗效对比手术后进行了3 mo~1 a的近期疗效随访,两组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椎间盘镜手术组有效率96.7%,开放手术组有效率94.8%,但是两组在术后腰痛指数上有明显差别,椎间盘镜组的患者腰疼指数0.9±0.7,开放手术组的患者腰疼指数2.4±0.9,说明椎间盘镜组术后产生腰疼的情况少.
3讨论
传统的开放手术,即椎板间隙开窗、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一种经典术式. 外科手术在去除病灶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创伤. 如何获得更好的疗效,使创伤“微创”化,成为现代外科追求的更高境界[1]. 而椎间盘镜下椎板间隙开窗、髓核摘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手术. 与传统的的开放手术相比较,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出血少、下床早、潜在并发症相应减少等优点[2-3]. 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引流量、术后直腿抬高等各项指标椎间盘镜手术的创伤均远远小于开放手术. 对于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患者有一个了解和接受的过程. 椎间盘镜手术这项新技术,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与开放手术造成的心理压力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开展此项新技术的早期,患者对该手术的了解较少,患者主要考虑的是它的疗效问题,而对于它创伤小的优点并不看重. 随着该项新技术的成熟,更多的患者主动选择椎间盘镜手术,心理问题相应减少.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护理人员应该在手术前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不能因为创伤小而轻视. 在手术前的病情宣教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讲解,把心理问题、心理恐惧调节到最低水平.
[1] 李娜,黄怀兰,刘亚男,等. 腹腔镜下超声刀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配合[J]. 中华护理杂志,2005,10(10):794-795.
[2] Isaace RE, Podichetty VK, Santiago P,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microendoscopyassiste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instrumentation[J]. Neurosurg Spine, 2005, 3(2):98-105.
[3] Schizasc C, Tsiridis E, Saksena J.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compared with standard microsurgical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uncontained or large contained disc herniations[J]. Neurosurgery, 2005, 57(4 Suppl):35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