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手术与非手术方法的分析
覃旭 柏庆堂 邹京晨 2008-07-08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治疗困难的外科急腹症,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的损害。随着抗生素及抑酶药的发展,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临床上也出现了较大的改观,综合分析1995年至2004年我院收治的24例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进一步讨论重症胰腺炎的更合理治疗选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34~65岁,平均43.6岁,非手术治疗20例,手术治疗4例。胆源性胰腺炎16例,其中伴梗阻性黄疸2例,暴饮暴食及大量饮酒的6例,其它原因2例。重症胰腺炎的诊断依据为:①血、尿淀粉酶升高(血24h升高);②彩超或CT见胰腺出现炎性改变,边缘液性暗区;③测腹腔渗液淀粉酶增高。 1.2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为主的治疗措施。①禁食、胃肠减压;②抗休克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③应用抑制胰腺分泌和降血酶的药物(善保定、施他宁、加贝脂等);④营养或肠造口营养支持;⑤应用抗菌素预防及控制感染;⑥加强重要功能的监护与支持。 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原则是清除已确认的坏死组织和胰周的坏死炎性组织,从而减少毒素的吸收和胰腺释放化学物质的刺激,充分引流胰腺分泌物和坏死脱落组织。放置引流管不应少于6~8条。广泛清除胰腺组织和胰床完全松动是不可取的,因为重症胰腺炎的病理特点是渐进性的,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大量清除胰腺组织及破坏胰腺的血运,均可加重胰腺的坏死及损伤正常的胰腺组织。我院近年对胰腺手术一般只行胰被膜切开减张,清除确诊的坏死组织,胰周充分引流,胆源性胰腺炎行胆囊切除、T型管引流。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的发病机理虽然众家说法不一,但未能完全阐明。同时,该病的发生伴有多器官的损害,故死亡率很高。以往治疗方法有较多分歧,对于重症胰腺炎而言,发病早期应为胰腺损伤,胰酶分泌入血,从而造成血管内活性物质增多。该病初期,胰腺主要以水肿、胰体增大、变硬、腺泡破裂和小血管出血。此期的主要治疗是:降低血中的胰酶和抑制胰腺的分泌。施他宁等药物应用于临床,很明显的降低了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该病的后期出现胰腺组织坏死及并发感染和多器官的损害。因此,我们在治疗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时,除应用抑酸药物外,还需胃肠减压、禁食一般不少于一周,吸氧、纠正休克、防止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支持、预防应用抗生素。因胰腺炎病人有一部份伴有糖尿病,故在补充热量时,一定要复查血、尿糖值,以免造成高血糖。本组非手术治疗只有一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均治愈。但患者在非手术治疗中,因病情恶化也需转 手术治疗。从本组资料看,出现以下情况的,应实行手术治疗:①术前诊断不详,难以排除其它因素所致急腹症;②经非手术治疗病情无好转,腹膜炎加重,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或多器官损害;③胆源性胰腺炎应早期治疗;④彩超或CT检查病灶区域变大或胰周、胰后渗液增多。
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方式,我院所行的方法是胰被膜切开,清除确认的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术后可行引流管交替灌注冲洗,胰腺被膜切开后虽不能完全阻止胰腺的继续坏死,但被膜切开后,胰腺减压,改善胰腺的血液循环,对胰腺坏死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并可行三造口,即胆囊、胃和空肠造口,从而保证胰腺休息,空肠造口为营养造口。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重症胰腺炎的早期非手术治疗优于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多次反复的做各项检查,如出现手术适应证,应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失去最佳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