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粟保元 唐平  2010-09-18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非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常见的主诉是急性或慢性的间歇性腰背痛及/或下肢疼痛。放射痛沿脊神经皮节分布。疼痛的性质为灼烧痛、刺痛、和触电感,有时伴有感觉异常。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除出现马尾综合症或进行性肌力下降外,决大多数可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局部异常应力,减轻神经根的炎症反应,缓解症状。近年来我院采取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56例患者中,男66例,女90例;年龄18~71岁。病程1~6个月者92例,0.5年~1年者45例,1年以上者19例;突出部位:L3-4间盘突出者12例,L4-5间盘突出者72例,L5S1间盘突出者43例,L4-5加L5S1间盘突出者29例;左侧82例,右侧65例,双侧9例,15例合并椎管狭窄。X线片示,脊柱侧弯127例,椎间盘隙变窄45例,生理曲度变直85例。CT片示,椎间盘突出5mm以上者72例,5mm以下者82例,突出部分游离到椎管内2例。全部病例均根据其症状,体征,X线检查、CT或MRI检查,诊断明确。

1.2 治疗方法

1.2.1 卧床休息:全部病例治疗期间卧硬板床休息2-4天,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饮食、大小便也不离床;对于影响行动的患者卧床休息的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两周。

1.2.2 脱水剂及止痛剂的应用:急性期可用20%甘露醇125ml静滴每天两次,0.9%NS250ml+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每天一次;对于疼痛不能忍受的患者常规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mg,口服每天两次,或其它NSAIDs,疼痛缓解即停用。

1.2.3 神经修复药物:对于有神经根疼痛症状的患者常规使用弥可保0.5mg,口服, 每天两次,或弥可保1.5mg静滴每天一次。

1.2.4 棘突旁药物注射: 5%当归注射液2ml,曲安奈德注射液1ml,维生素B120.1mg,2%利多卡因2ml,用10ml注射器抽吸上述药物备用。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者棘突旁找到相应压痛点,如无棘突旁压痛点,则在相应椎间盘突出平面,距棘突旁开2~3cm处为进针点。常规皮肤消毒,医者持针,针头向内倾斜50~100进针,深度3~4cm,当患者出现酸、麻、胀感为度,回抽无血,快速推注3~4ml,这时患者可出现腰及下肢酸胀、发热或轻度发麻为正常现象,通常一次即可。

1.2.5 中药治疗:内服中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羌活10g、防风12g、荆芥12g、丹参15g、当归15g、红花10g、黄芪20g、狗脊20g、玄胡15g、怀牛膝15g、甘草6g。若急性发作疼痛剧烈加云苓20g、枳壳6g、乳没各6g;若酸沉、下肢麻木者加天麻10g、地龙10g伸筋草10g、灵仙10g;若疼痛游走加川乌5g、川穹12g、全虫2g。外敷中药腰痛散加减,其药物组成:独活、苍术、丹参、当归、伸筋草、透骨草、木瓜、苏木、白芷、狗脊、川牛膝,共为粉末,每100g加醋50-100g,装入药袋,药袋放锅内蒸30分钟,取出放在腰部及患肢热敷,注意热敷温度,避免烫伤皮肤。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2周为一个疗程。

1.2.6 牵引:病人取俯卧位,分别将胸部、骨盆固定牵引床上,胸腹带和臀脚板上。根据病情、症状、体征等综合因素,设置牵引距离、旋转角、臀腿倾角(距离一般40-60mm、旋转角度≤15度、倾角≤15度),并将上述数据输入微机,即开始牵引,牵引后患者卧床2个小时,绝对卧床休息2-4天。

1.2.7 支具治疗及运动疗法:患者通过以上系统综合治疗后腰痛或腰腿痛症状明显缓解,可佩戴围腰或支具离床活动;同时可配合硬板床上三点支撑或五点支撑法训练腰背部及腹部肌肉力量。

2.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功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治疗结果:本组156例中,治愈87例,好转56例,无效13例。临床中,病程半年之内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病程超过半年者。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目前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椎间盘是脊柱运动节段的组成部分。它由外层纤维环,纤维软骨内层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出现裂隙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一般假设有以下原因:纤维环退变,椎间盘内脱水和破裂,以及由于生物力学改变后发生负荷过度等[1]。其它可能的损伤原因还包括,搬重物,扭转动作,重体力劳动以及职业司机和职业车手。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机制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对外层纤维环裸露的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神经根的直接致压,髓核组织外露引起的化学炎症级联反应等。目前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并不难,MRI是LDH的重要检查手段,具有无副作用、无射线暴露和无侵袭性的优点[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与外伤、劳损、退变有关,突出的间盘组织和椎间失稳可对神经根和硬膜囊形成直接的物理刺激或压迫。导致局部组织破坏及疼痛介质的释放刺激窦椎神经,而产生疼痛。传统观点认为,卧床可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缓解肌肉痉挛,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减少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疼痛症状。因此认为卧床休息是治疗急性腰背痛伴或不伴根性症状的首选治疗方法。脱水药物应用,可使神经根炎性肿胀及突出髓核的水向血浆内转移,使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或消除而到到治疗的目的;急性期应用止痛药物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增强信心,利于整体康复[2]。神经修复药物的作用在于改善由于神经根受压后导致的疼痛\麻木等根性症状;与此同时,对于急性期神经细胞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弥可保能通过血脑屏障,高浓度地转移进入神经细胞的细胞器,从而促进核酸、蛋白质和磷脂的合成,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组织。将药物直接注射于受累的周围组织及神经根部,利用组成药物的药理作用,起到抑制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及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促进神经根周围的局部组织水肿及无菌性炎症迅速消退,降低了神经内压力,达到阻断其恶性循环的目的,从而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通过中药内服活血舒筋、搜风通络,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辨症用药,进行整体调理;中药外蒸热敷法,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的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血肿和水肿的消散;温热能增加通透性,提高新陈代谢作用,对炎症及神经根水肿有良好的疗效[3]。牵引可直达突出椎间盘,即使椎间盘未能完成回纳,可使神经根和椎间孔的位置得到改善,神经根粘连得以剥离,小关节紊乱得以纠正,达到治疗目的。支具治疗的作用在于限制脊柱活动、改变腹内压、调节肌肉活动,产生热能。围腰或支具可有效限制腰椎,特别是下腰椎的活动范围,降低站立位时的盘内压,从而起到缓解腰痛的作用。运动疗法可以更快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和功能状况。

参 考 文 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三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1687-1689.

[2]李洪静,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0,(01):25.

[3]龚志刚,徐冉,李秀丽.通络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174.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