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胃癌急性穿孔25例手术治疗体会
徐进 2011-07-20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的体会。 方法:对25例胃癌急性穿孔的诊疗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结果:单纯穿孔修补、捷径术、姑息性胃大部切除和胃癌根治的生存期分别为7m、13m、17m和>24m。结论:胃癌急性穿孔存活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和手术方式。
【关键词】胃癌急性穿孔;手术体会
胃癌急性穿孔是胃癌进展到晚期的比较少见的并发症之一,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治疗棘手。
我院自2001年1月~2009年12月间共收治了25例胃癌穿孔患者,占同期胃癌病人的1.2%,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16例,女9例,男女比例1.78:1;患病年龄45~72岁,平均61.5岁;从发病到手术的时间为3.5~70小时,平均10.5小时;住院14~26天,平均住院17.5天。
1.2临床表现本组均有突发上腹部剧痛,继而波及全腹部,满腹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的表现;穿孔原因:饱腹后8例,外伤性2例,胃肠钡餐后2例,酗酒后3例,无明显诱因10例;术前已经确诊的6例;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3例,术前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22例,贫血、消瘦、黑便8例;腹平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14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4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糖尿病等慢性疾病7例。
1.3手术资料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穿孔部位均在癌灶中央,合并幽门部梗阻4例;癌灶位于胃小弯13例,胃窦部8例,胃大弯3例,胃底近贲门部1例;均为溃疡型浸润型癌,直径3~6cm,穿孔直径0.5~2cm;发现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肝转移2例,横结肠转移3例,胰腺转移1例,腹水癌细胞检查阳性11例;手术方式:单纯穿孔修补术5例,穿孔修补+捷径术4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1例,胃癌根治术4例,胃造口术1例(穿孔修补术中有3例施行二期根治术)。
1.4病理结果本组术后病理报告结果为:低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6例,高分化腺癌3例,未分化腺癌4例,粘液性腺癌3例。
2结果
全组25例有24例获得随访6~36个月。单纯穿孔修补术5例中有4例死亡,其中1例术后30小时死于中毒性休克,1例二期根治术于16个月死亡,平均生存期为7个月;穿孔修补+捷径术4例中有3例死亡,其中1例术后第5天死于MOSF,2例二期根治术中有1例于22个月死亡,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1例中失访1例,死亡7例,平均生存期为17个月;胃癌根治术4例中2例于第21和30个月死亡,其余2例健在。 3讨论[1]
2.1疾病特点胃癌急性穿孔是胃癌发展到相对晚期的结果,是进展期胃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曾有文献报道约占同期胃癌的1%[1];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胃癌细胞中多种蛋白酶及癌毒素作用,使胃壁的蛋白质及细胞被破坏,取而代之的癌组织比较脆弱造成胃壁稳固结构被严重损害,当出现胃内压增高或坚硬的内容物损伤病灶时可引起局部破溃。因其发病急、变化快、穿孔直径大、病理恶性程度高,临床诊治较棘手。
3.2早期确诊胃癌穿孔的症状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相似,均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鉴别很困难,本组术前只有6例确诊。应从以下方面提高警惕:①年龄大于45岁的男性;②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症状,近期疼痛性质和规律改变的,体重减轻和黑便者;③近期出现不明原因食欲减退、上腹隐痛、消瘦、黑便或上腹部包块;④左锁骨上窝触及无痛性、质硬的淋巴结肿大;⑤术前B超或CT发现上腹部包块和腹腔转移病灶;⑥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或咖啡样。术中发现溃疡直径较大、质硬、边缘不整,周围侵润粘连时应作快速病理活检。
3.3手术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治疗原则是急诊手术治疗,术中根据患者的体质和耐受力、腹腔污染状况、溃疡穿孔的性质综合决定手术方式。从本组资料来看,验证了姑息性手术明显短于根治术[2],故我们认为:①对患者耐受力较好、穿孔发生时间较短(<8h)、腹腔污染不严重者,应尽量行一期胃癌根治术;②对局部病灶等综合情况不符合根治条件的,应积极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③对患者一般情况较差、腹腔污染较重、病灶状况不理想者应以抢救生命为首要考虑,行穿孔修补术,尽量加行胃肠吻合、胃造瘘等捷径术;术后经综合处理,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积极施行二期根治术;并辅以化疗和支持治疗。近期出现不明原因食欲减退、上腹隐痛、消瘦、黑便或上腹部包块;④无论何种手术方式,应注意腹腔低渗灌洗,减少随胃内容物穿孔至腹腔的肿瘤细胞种植的机率,增加根治术后的存活期。
我们认为,对于胃癌急性穿孔病人,要掌握其疾病特点、综合分析、及早确诊、早期手术,尽量施行胃癌根治术;术后加强抗感染、营养支持、适当化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的关键。
[1]陈道达.胃癌急性穿孔的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8):471~472.
[2]孙可望,等. 胃癌急性穿孔的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7):479~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