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
张玉侠 2012-03-26
【摘要】目的总结近年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制定切实可行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本组5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54例,除了两例合并有脑栓塞后遗患者瘫痪术后未能下床扶拐行走出院外,其余患者均能扶拐行走出院,无一例出现假肢体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密切的术前、术后观察,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早期的正确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成功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术前术后护理老年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摔伤所致。我科2000年至2004年共收治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有针对性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获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8例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61岁—86岁。其中摔伤46例,车祸12例。其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16例,糖尿病高血压7例,慢性肺气肿4例,高血压、脑栓塞病史5例。非手术治疗4例,予皮牵引或骨牵引、消肿抗炎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54例,3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2护理对策
2.1牵引护理
外展型骨折或无移位以及老年体弱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一般予持续患肢牵引6周—8周,需手术治疗者为减轻疼痛,避免骨折错位损伤周围组织便于手术复位、减轻手术出血,术前先行牵引治疗5d—7d。牵引时,保持牵引绳于肢体轴线一致,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抬高下肢20°—30°,促进静脉血及淋巴回流。为保持有效牵引,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2.2术前准备
2.2.1心理护理
老年人体制差,尤其是有合并症患者,心理负担重,而且对术后行动的诸多限制感到不便,担心脱位等。对此,要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目的及效果,同时介绍成功病例,细心体贴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以消除疑虑、恐惧、惊慌和烦躁的心理,向其及其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3术后护理
2.3.1观察
术后予心电监护、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等,观察伤口辅料有无渗血,皮肤末梢血运,及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并记录。监测患肢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注意伤口和肢端血循环情况,在进行护理工作及使用变器时防止引流管被牵拉脱出。 及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3.2体位护理
术后置患肢外展30°中立位、软枕垫高20°—30°,两腿之间置一软枕相隔,以避免患肢内收、外旋造成髋关节脱位,合作欠佳患者常规予患肢踝套皮牵引,或患肢穿防外旋鞋,维持患肢中立位。
2.3.3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各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是挤压,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并记录;为了保持正确体位,防止脱位,一般于术晨留置尿管,按留置尿管常规护理,给予0.5%碘伏抹洗会阴2次/d,引流袋隔日更换1次,夹尿管1次/4h开放。鼓励患者多饮水,1500ml/2000ml/d,达到自然冲洗膀胱作用,一般3d—5d拔出尿管。
2.3.4皮肤护理
老年人外周血供差,牵引、术后长时间卧床等容易出现褥疮。应加强皮肤护理,予卧海绵床垫,骶尾布置水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教会患者自动翻身法,即患者以头枕部、双肘部和健侧足跟为支点,屈膝45°,抬起胸腰部及臀部、离开床面。按摩受压部位,温水擦浴每日1次—2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供。
2.3.5预防肺部感染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加上长期卧床,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
2.4功能锻炼
术后当天麻醉未消失,即可开始适当进行脚趾、踝关节前屈背伸被动活动、麻醉消失后进行股四头肌主动等长收缩活动功能锻炼,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机会,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术后第3天予CPM关节活动器协助患者经行患者功能锻炼,先从0°到30°角缓慢锻炼,逐渐加大角度,1周左右可达到功能位角度(90°),每日2次,每次60min。2周拆线后指导并协助患者扶拐下地,患者不负重行走锻炼,骨水泥型患者1个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非骨水泥型患者3个月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3结果
本组58例患者非手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54例,除了两例有脑栓塞后遗患者瘫痪术后未能下床扶拐行走出院外,其余患者均能扶拐行走出院,无一例出现假肢脱位、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参 考 文 献
[1]许学猛.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应注意的问题讨论[J].实用医学杂志,1997,3:145.
[2]刘洁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516.
[3]易祖玲,孙燕.11例伽玛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3.
[4]许杰,马若凡,丁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止措施[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3,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