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急见刊

关于早期康复护理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汪瑞霞  2012-02-10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颅内血肿微创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并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比较2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颅内血肿 微创手术 康复护理 预后

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其发生率为脑血管病的20,病死率达24~81。传统开颅手术,脑组织损伤大,脑水肿严重,脑死亡、致残率极高[1]。早期康复护理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有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8月—2011年5月行脑出血微创患者60例,并在头部CT或MRI检查证实基底节岀血13例占22%,破入脑室14例占23%,其他部位出血33例占55%。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7例,女3例;年龄42—84岁,平均60.46±10.48岁。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40-78岁,平均53.45±9.38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规术前护理 ①健康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取得理解,使之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②术前剃发,对神志清醒的患者交待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对烦躁不安的患者给予镇静剂,并观察呼吸及面色的改变。

1.2.2常规术后护理 血压观察:①血压明显高于基础血压,多见于首次血肿清除量不到1/3~1/2的患者;②患者血压骤降多见于术中血肿清除过快、过多等,所以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使其维持在160/100mmHg左右。体温观察:脑出血患者的80﹪~90﹪有发热现象,但应除外中枢热、吸收热和脱水热这三种情况,确定感染的存在与否,通常发生于呼吸道、泌尿道、口腔、穿刺部位和颅内等。呼吸的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吸痰,对于无自主呼吸的昏迷患者应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率的观察:及时心电监测。意识观察:如意识逐渐恢复表明颅内高压得到缓解,如意识状态恶化,可能会出现继续出血或血压升高或头部引流不畅等。术后引流的护理:穿刺针应与穿刺部位呈水平位,引流袋低于穿刺部位20cm。如引流管内有鲜红色血液引出,应考虑有再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做好开颅止血准备[2]。

饮食护理:对于术后意识不清者应给予静脉输液维持营养,神志清醒者,术后8小时可进少量流质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1.2.3早期运动康复护理 出血量相对较少,生命体征稳定者,术后24小时开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生命体征稳定后可以进行肢体康复运动。运动量由少至多,开始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各个关节,活动范围应小,动作要轻,以不出现疼痛为原则。逐步转变为床上主动运动,然后再由床上主动运动转为床下被动运动,进一步转变为床下主动运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跌伤,撞伤、运动过度。

1.2.4早期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对所有患者首先要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好口腔清洁,并用湿棉球对口腔粘膜进行按摩。对病情较轻、术后神智清醒的患者,给予咽刺激与空吞咽,使用棉签蘸少许水,轻轻刺激口唇、软腭、舌根及咽喉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反复训练,使之易于诱发吞咽及增强吞咽力度。对昏迷较重患者术后第二天先行插胃管鼻饲,待生命体征正常神智转清时,即行上述咽部刺激及空吞咽训练。 1.2.5早期语言康复训练 首先利用收音机放音乐及听新闻故事,以刺激语言听觉,然后配合实物或图像进行,采用手势、语言相结合,由单词发音到词组或句子,反复强化刺激,鼓励患者开口讲话,音量由小到大,同时多关心患者,鼓励激发患者的兴趣。

1.2.6做好患者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在协助患者全面恢复的同时,更应理解、关注和协助其家庭成员解决面临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困扰,以提高和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的身体、心理、社会整体功能,使之维持最佳的健康状态。

1.2.7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病须坚持长期规则治疗,保持血压接近正常水平,合理安排生活,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注意调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定期随访,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3评价指标 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术后4周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均减少,组间比较治疗组差异更显著。

3 讨论

本研究中,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配合早期的强化康复护理训练,可以起到协同和促进康复的作用。其机制主要为脑的可塑性,可以促进有关神经轴发芽,形成新的轴突,经过早期反复的康复训练,使突触建立接近正常的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新组合,从而有望促进脑功能恢复。因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早给予早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颅内血肿微创术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姜莉明.中风后遗症病人的中医护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7):674.

[2] 林书武,胡吉庆,于淑燕等.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8(4):307-310.

下载